最近,北京衛(wèi)視熱播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勾起了我的回憶。
劇中的主人公孫少平高中畢業(yè)后,不安于現(xiàn)狀,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雖然家里的光景在哥哥孫少安的操持下越來越好,但是,孫少平執(zhí)意要出去闖一闖,干一番自己的事業(yè),想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
是啊,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這也是我年少時的夢想,至今仍在為之奮斗的夢想。
迷 茫
小學畢業(yè),我沒有如愿考上重點中學,進了一所普通中學讀書,心情沮喪極了。望著那些平時成績不如我的同學都進了重點中學,我心里五味雜陳,既羨慕他們,同時又恨自己不爭氣,覺得自己的前途渺茫。爸爸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一天晚上,爸爸媽媽把我叫到客廳,說是要開一個家庭會議,議題是如何幫助工作陷入困境的媽媽。
當時,媽媽在一家外貿(mào)公司工作,因為各種原因,媽媽的業(yè)績不好,她為此感到苦惱,覺得自己從能力,到收入,到生活,似乎一年以來,甚至幾年來都沒什么改變。茫然之間,滿腔的豪情,曾經(jīng)信誓旦旦的目標,如雪山般崩塌……于是,她想跳槽,但未卜的前途卻使她更茫然……
爸爸開導她:“你看看我,早幾年,我在單位只是一個小角色。但是,我勤于鉆研,研究出了和公司產(chǎn)品相關聯(lián)的配套產(chǎn)品。這樣,單位的產(chǎn)品比以前賣得更好了。公司投資新的項目——生產(chǎn)我研究出來的產(chǎn)品。我被任命為該項目的負責人,并擁有一定份額的股份。我從默默無聞的小角色,成了公司舉足輕重的人物。”
聽到這里,我說:“媽媽做貿(mào)易工作,您搞科研,你倆的工作沒有可比性?!?/p>
媽媽也辯解道:“即便我也是搞研究的,我的腦瓜子哪有你那么聰明啊!”
爸爸笑了笑,耐心地解釋道:“我不是讓你去搞研究,你可以像我一樣,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公司就是一條河,你在這條河邊挑水。如果你總以為自己每天都是為別人挑水,就會應付了事,虛度光陰。比如,公司要求你今天完成10個老客戶的售后服務工作,上午你就完成了,你在糾結,下午我還可以聯(lián)系10個客戶,可是,我干嗎要多做呢?公司又不給我多發(fā)工資!你想一想,自己是否有類似的行為?”
媽媽說:“你的分析太有道理了,我真是這樣想的?。《?,我的同事也是這樣的,絕對不會多做一點事情?!?/p>
爸爸笑了笑,說:“你是不是該轉變一下觀念?你下午多做點,多開發(fā)一些客戶,多積累點客戶管理經(jīng)驗,提前完成明天的工作。這樣,老板也許會因為你的效率高而給你新的任務。或者,你可以學點其他的東西,為未來自己挖一口井積累資本?!?/p>
爸爸的一席話,讓媽媽茅塞頓開——要學會在河邊挖井。通俗地說,你可以利用別人給你的機會,給自己的未來挖一口井,這樣做,自己冒的風險很小。
啟 發(fā)
家庭會結束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爸爸媽媽用心良苦,他們開這個家庭會,貌似在幫助媽媽,實際上是在開導我。
于是,我纏著爸爸,讓他給我一些建議,因為我也想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爸爸沒說什么,而是給了我一本書。我翻開書,一個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從前,有兩個和尚,他們分別住在相鄰的兩座山上的廟里。這兩座山之間有一條小溪,溪水純凈而甜美。這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成為了好朋友。
時間在一天天地流逝。兩個和尚每天都去小溪邊挑水,不知不覺間五年過去了。
有一天,東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去挑水,西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也許睡過頭了?!彼麤]多想,挑了兩桶水回去了。
第二天、第三天,東邊那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
過了一個星期,西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見到他的朋友下山挑水。
一個月過去了,西邊這座山的和尚終于忍不住了,他心想:“我的朋友會不會生病了呢?我必須去他那兒看一看,萬一他遇到困難了,我也許還能幫上忙?!?/p>
于是,他便爬上了東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他來到廟里,看到他的老朋友正在廟里的空地上練習太極拳。
他好奇地問:“你已經(jīng)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能做到不喝水嗎?”
他的朋友微笑著說:“我不去山下挑水,不等于我就沒水喝??!”說完,他帶著前來看望他的西邊那座山的和尚來到廟的后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后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候我很忙,我也堅持挖井,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從未間斷過。如今,我挖出了這口井。我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p>
西邊那座山的和尚聽了,心想:“我怎么就沒想到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呢?”
然而,回到自己的廟里后,這個和尚很快就忘了挖井的念頭。時間過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這個和尚還是在挑水喝。
讀完這個故事,我明白了爸爸的用意——讓我適應新的環(huán)境,安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學習,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
從那以后,在這個學風不怎么好的中學,我“入鄉(xiāng)隨俗”,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安心學習。課余時,我報了校外的輔導班,努力學好各門功課,彌補自己的不足。我也像東邊那座山的和尚一樣,在“挑水”的同時,為自己挖了一口井。
初中畢業(yè),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周末的時候,別的小伙伴在玩兒,我卻去了少年宮學習鋼琴、圍棋、國際象棋,讓自己掌握一些在學校學不到的才藝。在通往大學的路上,我又為自己挖了一口井。
后來,我順利地考上了大學。在大學里,我學會了獨立思考,學會了取舍,為自己以后的生活挖了一口屬于自己的井。
比如,在中學時代,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大多習慣于問老師該怎么做;但在大學,老師不會給你明確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思考,去選擇。比如,某一天的同一時間,有兩個活動——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和世界著名交響樂團的演出,你該如何選擇呢?對于我來說,我會選擇去參加演講比賽,我認為參加演講比賽帶給我的收益會更多。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的問題又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其實,學會如何去思考問題,如何在兩難中取舍,的確能很好地鍛煉個人能力。
實 踐
工作后,我仍然記得爸爸的話,努力為自己挖一口井。
我工作得心應手,業(yè)余時間,我常常去書店買書,把自己的業(yè)余時間都用在讀書上。因為我懂得,人與人的不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你拿你能支配的時間來做什么。從這種意義來講,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就能夠成為什么樣的人。比如,我們單位的一個保安,他用全部業(yè)余時間學英語,最后他考上了某重點院校的外語系。我的一個朋友,他每天都圍繞作文教學這個專題閱讀一個小時,幾年之后,他成了國內(nèi)作文教學的專家。許多人常常抱怨命運不公平,世事不如意,但上天賦予我們最寶貴的東西——時間,是人人共有的。
我珍惜時間,利用業(yè)余時間讀書,目的就是要為自己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很多人之所以人生旅途不如意,或者早年春風得意,老來則風燭殘年,是因為一輩子都在挑水喝,不懂得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想一輩子挑水喝,還是想挖一口屬于自己的井呢?
[老師登臺]
徐磊,小學教師,河北省涿州市語文學科帶頭人。講課方法靈活多樣,上課有激情,注重思維拓展,深受學生歡迎。愛好文學,已出版多部個人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