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倩倩
摘 要: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關系馬克思主義政黨生死存亡的根本性問題,是共產黨人保持先進性的精神動力,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yè)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其實,注重對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一直以來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進入新世紀,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不斷發(fā)展變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對黨員的理想信念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黨員理想信念建設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課題、新考驗。
關鍵詞:共產黨員;理想信念;著力點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1-0204-03
習近平同志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1]這一論斷表明了理想信念教育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意義。因此,新形勢下加強并創(chuàng)新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黨的先進性和執(zhí)政能力的根本保證。
一、新形勢下加強和創(chuàng)新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一)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保持黨員先進性的本質要求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一個黨員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牢記自己的歷史責任,自覺投身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自己與他人和社會聯系在一起,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個黨員如果對黨的理想信念產生動搖,就會偏離真善美的軌道,就會忘記黨的宗旨,忘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奮斗目標,最終走向人民的對立面。因此,這需要黨組織必須不斷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使廣大黨員經受各種考驗,在紛繁多變的局面中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和堅定立場,永葆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tài),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
(二)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提高黨的執(zhí)政水平和戰(zhàn)斗力的必然選擇
鄧小平曾指出:“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真正優(yōu)勢。這個真理,有些同志已經不那么清楚了?!盵2]共產主義理論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受到了嚴重挑戰(zhàn),而且始終沒有間斷。歷經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廣大共產黨員,懷著對共產主義的無限忠誠和信念,頂住了來自國內外的壓力,高舉馬列主義旗幟,進行了前仆后繼、不屈不撓的斗爭,挽救中華民族于危亡之中。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一些黨員在理想和信念方面產生了動搖,有的對社會主義前途產生動搖;有的思想空虛,從封建迷信中尋求精神寄托;還有的私欲膨脹,拜金主義盛行。這些現象的存在給黨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必須加強對黨員特別是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方面教育,不斷提升黨的執(zhí)政水平和戰(zhàn)斗力。
(三)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需要
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帶領中國人民之所以能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共產黨人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梢哉f,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們黨取得偉大革命勝利和巨大建設成就的重要思想保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十八大報告提出了未來三十多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指出:“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睂崿F兩個“百年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當代呈現。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但現在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我國社會各個階層都從不同角度對執(zhí)政黨提出了更多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要求。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需要我們不斷奮斗,始終懷有對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
二、新時期加強和創(chuàng)新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著力點
(一)尊重人性
英國思想家休謨,曾在《人性論》中提到:“一切科學對于人性總是或多或少地有些關系,任何學科不論似乎與人性離得多遠,他們總是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途徑回到人性。”[3]這段話對于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有一定的啟發(fā)。理想信念作為人的高級精神追求,與人性緊密相連。
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加強人性修養(yǎng)和鍛煉。這里所說的人性有兩層意思:一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性,二是要提升自己的人性。
1.尊重他人的人性,也就是實行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說得通俗點就是要求把人當人看,尊重人的尊嚴和權利,在當前,就是我們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理念。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在加強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中,“抓好黨性教育這個核心”,“抓好道德建設這個基礎”,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是要突出人的主體地位,維護人的價值和尊嚴,在尊重人、理解人和關心人的基礎上充分滿足人的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作為領導干部要堅持以人為本就要以為民、務實為前提。所謂為民,即重民生、辦實事,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滿足人民群眾最基本、最緊迫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最終要落實在一件一件的實事上,所謂實事,可以是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惠及全社會的“大事”,也可以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家門口的“小事”。
2.提升自我人性。馬克思恩格斯曾說過:“任何人如果不同時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盵4]領導干部也是肉體之身,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家庭,有妻兒老小兄弟姐妹,也需要養(yǎng)家糊口;也生活在社會之中,也有師生、朋友、同學、戰(zhàn)友等各種社會關系,也需要社會交往。這就是說,領導干部也離不開個人利益,也必須解決個人利益問題。在極“左”思潮泛濫的年代,我們曾一度地漠視共產黨員的普通人性的一面,對黨員的要求可以用八個字概括:脫離實際,無限拔高。例如,當時的文藝作品里所塑造的都是“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但這樣的形象往往顯得不真實、不可信。關于個人利益問題,劉少奇指出:“黨員總還有一部分私人的問題需要自己來處理,并且也需要根據他的個性和特長來發(fā)展自己。因此允許黨員在不違背黨的利益的范圍內,去建立他個人的以至家庭的生活,去發(fā)展他個人的個性和特長。同時,黨在一切可能條件下還要幫助黨員根據黨的利益的要求,去發(fā)展他的個性和特長?!盵5]因此,就個體而言,尋求適合發(fā)展和發(fā)揮自身能力的人文環(huán)境,這是無可厚非的,它體現了個人的人生理想,這同人的本質、人的生存和人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因此,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應當尊重黨員的個性和人生理想,因為他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實的個體基礎。
(二)提升德性
對于黨員和領導干部來說,僅僅具備人性是遠遠不夠的,黨員和領導干部必須要有高尚的德性,要不斷升華自己的人性境界。德性,即人的道德品性,指人自然至誠之性。在中國,“德性”一詞出自《禮記·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文學?!泵珴蓶|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對廣大黨員提出了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德要求?,F在,有不少黨員理想信念動搖,往往是從道德品質的滑坡開始的。一些黨員干部墮落為腐敗分子,也常常是從思想道德這道防線失守開始的。在這種情況下,加強黨員的道德修養(yǎng),對于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和反腐倡廉,就顯得尤為重要。2013年6月,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好干部不會自然而然產生。成長為一個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yǎng)。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的積累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終生努力,終身學習。例如,學習焦裕祿精神。2009年,習近平在考察蘭考時指出:焦裕祿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yōu)秀共產黨員和優(yōu)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焦裕祿精神體現了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高尚的道德品質,體現了人性、德性和黨性的完美統(tǒng)一,體現了好人、好黨員、好干部的完美統(tǒng)一。他既是優(yōu)秀黨員、領導干部的好榜樣,也是道德的楷模、道德的標桿。
領導干部是公權力的擁有者和操作者,因此,樹立崇高的道德品質對于黨員領導干部更為重要。人的道德品質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通過后天的學習逐步形成的。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就要進行持續(xù)不斷的道德修養(yǎng)。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其個人道德品質修養(yǎng)的起點。黨員干部要不斷加強道德修養(yǎng),努力遵循共產主義道德原則,帶頭踐行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
(三)增強黨性
共產黨員僅僅具備做人的一般人性和基本道德是不夠的,他在根本上還必須具有無產階級的黨性。黨性是黨員的本質屬性。所謂黨性,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個政黨的性質,是一個政黨固有的本性。從狹義上講,是指政黨的固有本性在黨員個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具體特性,就是黨員所具有的政治人格。所以說,黨性,一方面體現在黨章規(guī)定的黨的指導思想、根本宗旨、奮斗綱領、路線政策、組織原則、工作方法、工作作風上;另一方面體現在廣大黨員的理想信念、思想觀點、道德品質以及學習、工作、生活等行動中,是黨的性質、目標、宗旨、作風、紀律、道德等各方面要素在黨員個人身上的綜合反映。一句話,黨性是共產黨員最真實人性和最高尚德性的集中體現。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過程,也就是堅定理想信念的過程。從近年來黨員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情況來看,許多腐敗分子盡管違紀違法的情節(jié)不同,但都是從喪失理想信念開始的。一些違法犯罪的領導干部“不信馬列信神靈”的現象,就很能說明問題。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程萍博士進行過一次名為“中國縣處級公務員素質調查和分析研究”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半數以上的縣處級公務員多少都存在相信“面相”、“周公解夢”、“星座預測”和“求簽”等4類迷信現象的情況,并且對“預測”的災難有恐懼心理,至少是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tài)度。緣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有學者指出,腐敗和迷信有著必然的因果關系,有了腐敗才會滋生迷信。黨員理想信仰的缺失,致使諸多黨員干部開始為一己私利奮斗而不是為了國家利益,于是便出現了腐敗行為。同時,官員也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理虧,希望能得到神靈的保佑,這就是現如今官員崇尚迷信的原因。習近平在出席中央黨校2010年秋季開學典禮的講話中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樹立和堅持明確的理想信念。如果沒有或喪失理想信念,就會迷失奮斗目標和前進方向,就會像一盤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會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睂γ恳晃还伯a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來說,“堅定信仰是最重要的黨性修養(yǎng),只有堅定信仰,才能實踐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才能在喧囂中穩(wěn)坐冷板凳、在紛雜中不迷失方向,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盵6]
人性、德性、黨性三者是相統(tǒng)一的,三者之間是緊密相連、互相促進的。黨性修養(yǎng)離不開德性的提升,德性的提升離不開人性的凈化和升華,只有將三者統(tǒng)一于教育之中,才能切實增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緊緊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英]休謨.人性論[M].關文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信仰的力量(理論卷)[M].北京:紅旗出版社,20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