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冬
2014年10月,33歲的金融才俊郎世瑋出版了《尋找遺失的美好》一書,引起關注。
很少有人知道,郎世瑋是知名經(jīng)濟學家郎咸平的兒子,年少時,曾因父母離異、覺得被父親拋棄,而對父親充滿了怨恨。直到多年后與父親重逢,他才明白,他的怨恨和叛逆,其實都是想呼喚父愛回歸??筛赣H的關注和愛從未遠離……
父親缺位,是兒子內(nèi)心深處的傷痛
2007年7月的一天,26歲的郎世瑋突然接到父親郎咸平的電話:“今天空閑,我想去你家里看看?!崩上唐焦ぷ鞣泵Γ谌珖鞯仫w來飛去,得知兒媳懷孕,一直沒來得及去探望。
但這次家庭聚會卻因為郎咸平批評郎世瑋不注意媳婦有孕在身開快車,郎世瑋直言父親沒資格在家庭問題上批評他而鬧得不歡而散。
1981年出生的郎世瑋,是郎咸平長子。郎世瑋13歲時,郎咸平從美國回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不久便與妻子離婚,郎世瑋和弟弟跟母親留在了美國。
年少的郎世瑋認為父親不要他了,深受打擊,甚至對自己的存在產(chǎn)生了懷疑。從此,他和一群“哥們兒”滿街游蕩、打架斗毆。1995年,14歲的郎世瑋因在學校將同學打傷,被校方給予嚴重處分。
郎咸平得知后,給兒子打電話:“郎世瑋,你要永遠記住,世界上最可悲的男人是沒出息!你要不好好讀書,下場只能用可悲來形容。”
沒有指責也沒有安慰,只是一個男人與另一個男人的對話,渴望父愛關注的郎世瑋沒等父親說完,就一氣之下掛了電話。
父親的話在心中刻下了太深的印痕,郎世瑋在家里待了一陣后,進入了賓夕法尼亞卡森隆軍事中學,畢業(yè)后,考入了倫斯勒理工學院,邊服兵役邊讀書。2001年,郎世瑋退伍了,同時,也拿到了大學文憑,成為美國高盛公司投資銀行系統(tǒng)分析員。
此時,郎咸平已回到內(nèi)地、執(zhí)教北京大學EMBA。2001年秋,郎世瑋也回國了。
因為心里有怨恨,郎世瑋不愿跟父親在一起,在北京和父親見了一面后,轉(zhuǎn)飛深圳,最后在寶鋼華寶信托找到了一份研究員的工作。在這里,郎世瑋認識了后來的妻子。
有了愛情的滋潤,郎世瑋才華漸露,先后擔任上海復星國際集團總經(jīng)理助理、德邦證券研究所所長……2007年,郎世瑋創(chuàng)辦了“珺翰國際貿(mào)易公司”,在隨后的幾年里建立了中國第一支私募對沖基金“郎基金”,出任上海高漢新豪資產(chǎn)管理總經(jīng)理、上海哲琿金融首席執(zhí)行官,一家上海律師事務所的高級顧問,成為上海灘知名的年輕企業(yè)家。
前嫌漸釋,冷漠的父親原來也溫情
一個月后,郎咸平稱有重要事情,約郎世瑋到上海老城區(qū)一家西餐廳見面。郎世瑋第一次聽到父親和母親的故事:
郎家祖籍山東濰坊,郎咸平的父親是國民黨部隊的高官,母親出身書香門第。那時,郎家住在臺北的一處眷村,郎咸平在臺中讀大學,每個周末都要從臺中坐公交車回臺北的家,周日再返回臺中。
郎世瑋的母親是公交車上漂亮的售票員,出生在臺北鄉(xiāng)下。郎咸平每次都能“碰巧”坐上這班公交車,坐的次數(shù)多了,兩個年輕人產(chǎn)生了愛情。郎咸平大學一畢業(yè),兩人就結(jié)婚了,很快便有了郎世瑋。
郎世瑋3歲時,郎咸平考上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一家人來到了美國。剛到美國時,郎咸平是個窮學生,沒有能力養(yǎng)家,為了補貼家用,郎世瑋的母親給人當過保姆、做過保潔員、還做過唐人街的縫紉黑工,一家人吃了不少苦頭。
1994年,郎咸平應聘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他希望一家人回到香港,可那時郎世瑋的母親剛好考上了紐約市聯(lián)邦郵政局,她非常珍惜這份工作,不愿隨郎咸平去香港。
就這樣,夫妻兩地分居,再加上家庭背景的差異導致的生活理念不同,在不斷爭吵中積累了太多負面的情緒,感情漸行漸遠,最終兩人離婚了……
第一次聽到父親以沉痛的心情講述自己的婚姻,并就離婚、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道歉,郎世瑋深受震動,一直以來,父親在他心中都是理性和強大的,他從來沒有想到父親還有如此溫情的一面。
2007年9月,郎世瑋的兒子出生。自己有了孩子,他開始重新審視父親,對父親的怨化成了憐。
2009年,再次離異后的郎咸平試探著跟兒子提出,想成個家。郎世瑋反問父親:“爸,你都離過兩次婚了。你為什么不能一次婚姻走到底?”
郎咸平一愣,一句話也沒說,但顯然,他已被兒子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此后,郎咸平?jīng)]有再提重新成家一事,多年來一直單身。父親的妥協(xié),讓郎世瑋很感動,原來,父親是在乎他的。
父子約定,尋找曾經(jīng)失去的美好
前嫌盡釋,父子倆的關系變得親密起來。郎咸平只要在上海,郎世瑋便邀請父親來到家里,他想好好盡孝,讓父親享受天倫之樂。
跟一心撲在事業(yè)上的父親不同,經(jīng)歷過父母離異的傷痛,郎世瑋非常顧家,從不把工作帶回家,從不愿為了事業(yè)犧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每到周末,他會放下所有工作,甚至關掉手機,專心陪伴妻子、兒子和女兒。
看著兒子一家幸福的生活,郎咸平感慨萬千,他第一次感受到家庭生活原來可以如此美妙。漸漸的,他樂此不疲地融入到這個家庭中。
仿佛為了彌補曾經(jīng)失落的愛,一向節(jié)儉的郎咸平很舍得給兒子一家買禮物,郎世瑋妻子有一大堆名牌包,都是郎咸平送的。孫子孫女那些好玩新奇的玩意兒,也是郎咸平從世界各地淘來的。在郎世瑋眼里一向不喜歡孩子的父親,竟興致盎然地給孫子孫女當馬騎,玩得不亦樂乎。
2012年6月,郎世瑋的兒子從幼兒園畢業(yè),郎世瑋參加了兒子的幼兒園畢業(yè)典禮。那天,看著兒子和小伙伴們又蹦又跳地在臺上表演,郎世瑋突然傷感起來,從小到大,自己的父親從來沒有參加過他的任何畢業(yè)典禮,也從來沒有感受過他今天的這種快樂。
典禮結(jié)束后,郎世瑋將手機拍的兒子照片發(fā)給父親,隨后給父親打電話:“爸,我準備讀博士,希望我博士畢業(yè)時,你能來參加我的畢業(yè)典禮?!?/p>
電話的另一端,郎咸平沉默半晌,說道:“我一定會去,到時,我們一起穿著博士袍合影,一起把我們遺失的美好,都找回來。”
2014年,郎世瑋考取了上海華東政法大學,攻讀法學博士,父子的約定,將在三年后實現(xiàn)。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