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偉偉
自徐州市推行“學講方式”以來,筆者一直在探討、摸索如何把“學講方式”與語文教學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下面圍繞“學講方式”中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兩個方面,談一談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愿學、樂學
教學實踐表明,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愛屋及烏”——他們也會愿意、樂意學習他們喜歡的老師所教的課程。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和諧師生關系的培養(yǎng),努力做到關愛學生,尊重學生。
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會讓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樂于表現(xiàn),勇于展示。教師幽默風趣的話語,適時恰當?shù)墓膭睿S富多樣的教學手段等等,都可讓語文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來。
2.提供自主學習的方法,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條件,讓學生能學、會學
自主學習,貴在獨立自主,這也是學生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主要采用設計“導學案”的形式指導自主學習。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課的“導學案”中,我設計了如下預習內容:1.搜集整理詠雪的古詩詞名句(至少5句);2.查閱資料,了解詩人;3.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4.預習過程中遇到哪些“障礙”(在書中標注或整理在課堂筆記上面)等。為了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我還采用了學習小組之間相互檢查、評分,課堂上展示交流預習成果的辦法。
3.自主設定學習的任務,學生做主學習的內容,讓學生試學、善學
“導學案”是教師給學生設定的學習任務,是一種“任務驅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初體驗”。但當學生基本了解了任務設定的原則、重點、流程之后,教師就應該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己做主設定學習的任務和內容。因為,不同的學生,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也有所不同,讓他們針對自己的能力水平,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任務,會讓他們產生自主學習的成就感和持久意愿。這個學期初,我便試著放手讓學生“自我導學”。先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綜合每位組員的導學內容,形成小組“導學案”;之后小組內成績接近的學生相互配合,設定自學任務。如在教學《斑羚飛渡》一課,優(yōu)生展示的自學任務主要圍繞小說的語言、主題質疑;中等生側重于故事情節(jié)的分析;后進生則偏向字詞、朗讀等基礎性的學習任務。課堂上,師生合作,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輕松地解決了各個層次的學習任務。
二、成立學習小組,分組合作學習
1.成立學習小組
為了盡可能地保證各個學習小組的“實力”均衡,我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等異質特征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每組6人,采用“圍坐式”。再根據(jù)組員的語文成績按分數(shù)編號,按照成績高低依次為1—6號。
2.配備展示工具
每組配備一塊小黑板,一個記分牌和一個三面體展示牌。其中,綠色一面意為“問題已解決”,黃色一面意為“仍有問題”,紅色一面意為“問題未解決”。
3.明確分工、職責
每組推選一名組長和副組長。組長負責匯總本組的討論交流成果,收發(fā)作業(yè);副組長負責本組的紀律維持、作業(yè)檢查等等。
三、制定科學的評價機制,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
科學的評價機制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提高學習效率。筆者在實施評價時力求做到適時、有效。1.評分項目包括主動答題、答題出色、作業(yè)完成、背誦默寫檢查、課堂違紀等等。2.學號不同所得分值不同:1、2號得1分,3、4號得2分,5、6號得3分。3.每周公布一次小組得分情況,每月評選出優(yōu)秀學習小組(前2名)并進行表彰。
以教學《我的老師》一課為例,筆者安排學生自讀課文,思考、討論以下問題,5分鐘后展示交流:“(1)課文記敘了關于蔡老師的哪幾件事?其中詳寫的有哪些?略寫的又有哪些?(2)這幾件小事在表情達意和寫作材料的安排上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學生讀完課文后,先獨立思考這些問題,然后組內交流,形成統(tǒng)一的答案后,由組長把討論的成果書寫在小黑板上,然后懸掛在小組后面的墻壁上。最后由率先完成的2個小組各推選一名代表全班展示交流。對于存在爭議或錯誤的地方,其他小組的成員可以糾正或補充。
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進度是有區(qū)別的,這樣,三面體的展示牌就起到了即時、直觀展示討論進度的作用,便于教師把握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況,此時,教師可以去亮“紅牌”或“黃牌”的學習小組了解他們遇到的困難,予以點撥或指導。
作者單位:江蘇邳州市港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