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麗麗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將使幼兒教育的方式和理念不可避免的發(fā)生改變,雖然當前幼兒教育的方式、內容、以及家長學校的配合等方面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但隨著新教育方式和教學思想的引入,這些問題正在逐漸的得到解決,幼兒教育的完善和提高必然將在未來得以實現。
關鍵詞:新課改;幼兒;教育理念;
前言:新課改要求教育學生全面、自主、有個性的發(fā)展,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體系中這一理念正在被全面的執(zhí)行和推廣。新的教學模式將以素質教育為主,樹立幼兒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為了讓孩子能夠適應新的教育模式,幼兒教育理念的改變勢在必行。
當前為了應對應試教育,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幼兒教育脫離了幼兒的范疇,家長和老師拔苗助長的行為使得幼兒教育出現了各種問題。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有三點。
在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的當下,幼兒教育的教學內容已經遠遠超出幼兒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范疇,一些幼兒園為了打好義務教育的基礎甚至將教學內容提高到了小學水平。這樣做就算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壓抑了孩子身心的自然發(fā)展。而且幼兒好奇心旺盛,提出一些看似幼稚和奇怪的問題是幼兒的特點,也是他們進步和走向成熟不可或缺一步,然而有些教師為了教學需要,不許孩子提出與教育內容不相關的問題,這樣做不僅會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同時也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對孩子的性格發(fā)展將產生十分消極的影響[1]。
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想法和特點,然而一部分幼兒教師為了統(tǒng)一的教學管理,不重視孩子之間的差異性,不贊同他們的獨特個性,習慣性的以標準化的規(guī)范要求孩子去適應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這種教育方法不但磨滅了孩子們的天性,還有可能扼殺了孩子們發(fā)現自身天賦的可能。
(三)家校教育脫節(jié)問題
家長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幼兒的發(fā)展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在有一些家長將孩子放在幼兒園之后就聽之任之,將孩子的教育管理任務完全交給學校,這種在幼兒階段家庭教育的缺失、與學校教育的脫節(jié)很可能給幼兒帶來負面情緒,甚至是心理問題。
幼兒階段不僅是孩子們人生的開始,還是他們各種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開始形成的重要階段[2]。孩子們在這一階段的可塑性非常強,如果在幼兒階段很好的塑造孩子們的品質和習慣,對他們以后的成長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幼兒教師和學校在確定教學內容和目標時,應將對幼兒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放在首要地位,把知識的傳授放在次要地位,讓孩子能夠輕松快樂的成長和學習。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構成了幼兒教育完整體系,二者同樣的不可或缺、同樣無可取代。當有家長不重視幼兒的家庭教育時,幼兒園應用平等、合作的態(tài)度積極與家長溝通,讓他們明白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爭取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引導他們認真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這一過程中家長要不斷的學習和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彌補孩子曾經因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受到的影響,為孩子建造完整的教育體系。
對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而言興趣是最重要的,學習和玩耍在他們心中沒有分別。新課改理念強調以新的、差異式的教學方式突出趣味性,教師和學校應該提高對趣味性教學的重視程度,貼近孩子的天性,科學的引導孩子們的興趣方向,使他們對學習內容的體驗像是一種游戲,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動力[3]。
幼兒的內心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他們通常對教師十分依賴,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多給孩子以正面的反饋,不論孩子做什么事,提什么問題,多以積極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給予他們肯定與鼓勵,這樣有助于塑造他們的自信心,有助于孩子性格的發(fā)展。
新課改中要求師生間應該平等交流、融洽關系。在這一要求下,教師應學會和嘗試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活動中與孩子彼此合作、相互討論、共同學習。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以好朋友、好玩伴的身份與孩子們一起游戲和交流,切身體會每個孩子的品質和性格,讓孩子們理解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理解,并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幫助孩子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結論:近年來,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同時眼光也擴大到了包括幼兒教育,義務教育的各個教育階段。由于現在家長對幼兒學齡前教育的品質越來越看重,在新課改下幼兒教育方法也在不斷的完善和改進。各種新的教學策略被應用到幼兒教育里,為幼兒教育的發(fā)展增磚添瓦,雖然當前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個別問題,但相信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體系在不久的未來將會逐漸走向成熟,走向陽光。
參考文獻:
[1]王蕾. 新課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2]黃珍. 文化學比較視角下的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3]田遠飛. 新課改背景下我國高中政治課教學評價實踐與課程目標的背離與契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