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沈陽
內容摘要:農村小學教育受到經濟條件、地域條件的制約,教學設備、器材、資料等各個方面都比較短缺,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成為了目前農村小學教人員所面臨的共同課堂,本文針對農村小學高段作文教學進行幾點分析。
關鍵詞:小學 農村 高段作文
一.指導學生結合自然,聯系生活
為了能夠順應課程改革的要求,小學寫作教學也必須要求新,求變,但是也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管如何變化,都不能夠脫離生活實際這條主線,小學階段的寫作類型以記敘文為主,記敘文的特點就是真情實感,學生寫作要符合邏輯,要融入情感,不能夠架空在生活實際之上,要打穩(wěn)根基?;谶@個根本之上,教師可以運用生活體驗法、情境創(chuàng)建法,開展作文教學,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提問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妙,只有親自體驗,才能夠寫出真情實感,同學們的思維得到了釋放,思路會更加開闊,對于寫作也會更急熱愛。
比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同進行課外活動,活動中教師帶領學生觀賞花朵和蜜蜂,然后回到課堂上教師將蜜蜂采蜜的過程,用說明文、或者是記敘文的方式描繪出來,再讀給學生們聽,讓學生了解如何進行文章閱讀賞析、了解寫作的脈絡,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利用牛羊或者是各種植物的觀賞和寫作,進行作文以及閱讀的聯系。這樣的教學方式充分的利用了地區(qū)的資源,打破了以往枯燥的教學模式,也有效的提供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興趣。
二.指導學生舉一反三,釋放情感
寫作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情感的注入,在作文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情感這個角度入手,通過小組合作、朗讀比賽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讓他們能夠從寫作中獲得樂趣,并了解到情感的重要性,針對這個方面積極進行引導和幫助,在日常的教學中幫助學生進行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聯想能力。
例如,在《我的家鄉(xiāng)》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舉一反三,先進行《我的校園》這個題目的描寫,學生們對于自己的學校都非常熟悉,能夠寫內容也會更多,教師要求學生認真感受和思考,將自己對學校印象最深刻的內容作為重點寫作段落,融入真實感受,這樣的文章會更具感染力。最后教師通過朗讀比賽的形勢,讓學生們將自己的文章朗讀出來,以投票為準,哪個同學票數最多,哪個同學就會得到獎勵,即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指導學生記錄生活,重視積累
小學階段學寫日記也是寫作教學的一部分,學生們通過寫日記,記錄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記錄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是提升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雖然寫作教學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但是記錄日記這個教學內容,應該給予保留。教師鼓勵學生寫日記,定期進行評閱,中肯的評價,而不是簡單的一個“閱”字就應付過去,學生在日記這個小天地里和教師交流,感受到課堂之外教師給與他們的鼓勵和關懷,對于學習和寫作的信心會更強,久而久之也會養(yǎng)成“記錄”的好習慣,他們不僅會記錄自己的心情,也會將好的文字和自己的體會統(tǒng)統(tǒng)記錄下來,這樣積少成多,學生的詞匯量會不斷增加,寫作能力也會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農村大部分的家庭中都會種植蔬菜,在自家的院子里,到了秋天,很多果實都會成熟,那么教師就布置學生以《我家的菜園》為主題記錄日記,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將蔬菜的種類,顏色描寫出來,教師進行審閱,給予建議,基于講清事實的基礎上,幫助學生使用形容詞,修辭手法,這種描寫事物的作文在小學階段是重點教學內容,學生通過自己觀察,記錄,其思維能力、駕馭語言的能力都會得到提升。相比較之下,城市學生在課堂上簡單的觀察一個盆栽,幾只昆蟲,或者是借助多媒體課件觀察大自然,農村學生直接進入到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還可以親口嘗,親手摘的樂趣,是多么具有優(yōu)勢。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做個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搜集與學生寫作相關的素材,積極學習,首先豐富自我,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然后才能夠帶領學生去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和藝術,將這些變成文字,融入情感,成為文章。寫作關鍵的兩點是真實和情感,立足于生活實際,并融入了學生情感的寫作,無疑是成功的。農村擁有很多城市里無法擁有的自然資源和寫作素材,教師應該善加利用,充分發(fā)揮農村教學優(yōu)勢,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黎莉.淺探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策略[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3年12期
[2]王艷君.抓住創(chuàng)新思維主線,提高學生寫作水平[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年05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唐店尚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