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聽說《我們15個》是在去年12月,當時該節(jié)目宣傳文案“領導,我想請一年假錄檔節(jié)目”正在微信朋友圈熱傳。初聽節(jié)目架構,驚嘆于其近乎瘋狂創(chuàng)意的同時,筆者也對它最終呈現(xiàn)效果持好奇觀望態(tài)度,坐等節(jié)目的播出。
就在等待過程中,我們得到了親臨平頂之上探班的機會。6月22日,山雨微冷,我們一行幾人跳進一輛老式吉普,向《我們15個》的錄制基地進發(fā)。道路順著“之”字形山路向上蜿蜒,崎嶇泥濘,峰回路轉。
經過一路節(jié)奏均勻地顛簸,我們來到了位于山上森林腹地的平頂之上。穿過兩個質感古樸的歐式莊園大門,眼前浮現(xiàn)出一副荒野農場的景象:一塊四個足球場大小的“平頂”向周邊鋪展,兩個池塘在一大片草場中被開墾。坐西向東,一座400平米見方的做舊木質倉庫緣山而建,位于倉庫東北角的牛棚里,兩頭黑白花奶牛與六只雞和諧地相處。平頂周圍,層巒疊嶂,云氣氤氳。
順著斑駁陸離的石板路,我們來到了15個人居住的倉庫。雖說是居所,其實里面沒什么東西,環(huán)視一周,旮旯角落里,只零星擺放著恰如出土文物的廢棄農具。不過,對“一無所有”的平頂居民來說,這些塵封已久的蓑笠、簸箕,未來或許將大有用武之地。據(jù)《我們15個》基建負責人張磊介紹,這個倉庫并沒有做區(qū)隔和空間的設計,未來的一切都靠15個人的智慧來完善。
倉庫北側,一灣清溪從山上順流而下,汩汩作響,在不遠處的小池塘里匯聚。張磊透露,工作人員在倉庫后面挖了一個水塘,趕上下雨天這塊凹地里會有積水,通過山體的滲透和地面的引流,積水就會流到下面的小池塘里,這將是15個平頂居民未來一年的飲用水源。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池塘的存在,也為群山環(huán)繞的平頂之上平添了幾分靈動,山與水相映成趣,韻味無窮。
荒山之上,通電也是一件大工程?;ńM通過白色電纜,將電從山下引上來。為了保證拍攝的美觀,這些像血管一樣交叉錯雜的光纖和電纜,被埋在了剛剛鋪種的植被下面,每當有線路出現(xiàn)問題,工作人員就不得不把植被重新挖開進行修理,程序很是繁瑣。
隱匿于草場和倉庫的120臺遠程固定攝像頭,掩映在球體路燈罩內。倉庫內外,兩個360°無死角攝像頭,給觀眾提供了全知全能視角。這些設備將平頂之上的半開放式空間變成了一座天然的攝影棚。6月23日,從全國十萬報名者中選出的15位居民正式入住這里。15人,365天,總共5000元,他們將在資源匱乏的條件下,互助探索,尋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我們15個》呈現(xiàn)的節(jié)目內容是充滿想象力的生活實驗,而對節(jié)目制作來說,本身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媒體實驗。在平頂之上的外圍,節(jié)目組全新搭建了一座形似土家吊腳樓半干欄式建筑的制作區(qū),因處在半山腰,南北落差近十米,懸空部分通過十多個鋼筋混凝土方樁支撐。與15個居民生活的倉庫反差極大,同處在荒野中的制作區(qū),內部裝修非?,F(xiàn)代,科技感十足,整個節(jié)目的后期制作全部在此完成。
歷時七個月,《我們15個》工作人員將這塊長滿野草的山頭,變成了如今這般巨大空曠的露天演播室,期間克服了運輸、地質、集成等很多不為人知的困難。首先,將所有基建、生活用品運送到山上,就是一個耗時耗力的問題;因為山頂都是石頭,無論是建房還是立燈桿,都需要打樁保持穩(wěn)定;由于雨多潮濕,室外遮蔽攝像機的燈罩常常因為溫度變化起霧,工作人員只好在15個人休息了之后,悄悄去擦拭。節(jié)目錄制前,工作人員已經解決了眾多千頭萬緒的問題,此后一年中,還有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等著他們去面對。
離開平頂時,驟雨初霽。遠處群山交錯間云氣升騰,宛如仙境?;赝胙诘哪举|大門,筆者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這句詩詞。曾和大家討論過這15個人拋家舍業(yè)來到這塊荒郊野嶺生活一年,究竟圖什么。有人說他們想出名,借此機會提高知名度,也有人說這些人看破紅塵,出來遁世。在筆者看來,這些理由或許都存在,但只存在于極少部分,大多數(shù)人還是為了回歸初心,遠離塵囂,讓生活清零從頭出發(fā),看看自我價值真正的邊界在哪,同時也為其他人的生活搭建一個有益的范本。在這里,他們所做的就是要倡導和定義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而這歸根結底,則是源自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就像是心中一道不滅的光。
(戴碩)
網友說
“這是一個電視實驗,一個社會學實驗,一個人性實驗。既測試這15個人,也測試觀眾反應?!?/p>
“認為人游泳比魚游泳重要。這塊池塘被我承包了。守著一片池塘,除了洗澡,還是洗澡?;钏|多好,池塘深淺又適中,養(yǎng)魚種蓮藕都是不錯的選擇,然并卵,他們什么都沒有做?!?/p>
“沒有基本的生活經歷,學歷再高也等于零。《我們15個》集齊設計師、藝術家、農民工、兵哥哥、戶外達人、時尚達人、手工藝人、資深生活體驗者……都說一種思想加一種思想能上升到一種思想高度,然而事實并不見得,天天不是買電磁爐就是買馬桶,粗茶淡飯忍兩天,沒有危機緊迫感,干活扎堆不出活,一盤散沙坐吃山空,還能笑得跟地瓜秧烤火似的也是種境界!只是你們這樣,讓農民伯伯們情何以堪!”
“實驗性質的設定固然吊足了觀眾的胃口,過于松散的結構和不夠明確的任務,也令人摸不著頭腦?!?/p>
“深夜里打開《我們15個》,從看到聽,聆聽蛙鳴蟲叫感受自然原生態(tài),有種返璞歸真的滿足感,這何嘗不是伴隨入眠的最好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