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秋平
【中圖分類號】B849
任何需要花費時間和精神的事情都會給心理造成壓力。而壓力則是由于我們常常要思考或是顧慮這些需要而引起的, 因為在此過程中我們花費了時間, 而思考這些需要常常還會引起心理憂傷。盡管大多數的偶發(fā)事件對一個人的人生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可是無論是積極人生還是消極人生,只要是偶發(fā)事件并對其有所期待都會給心理造成壓力。壓力既是心理的問題又是生理的問題。
壓力的心理成分包括焦慮、快速思維、期盼、恐懼、強迫性計劃、沮喪、憂慮、認知上對期望的描述、對自我及涉及人生偶發(fā)事件的評價、對由這種偶發(fā)事件所產生的潛在結果的估計以及對生活中一些偶發(fā)事件(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其價值的評估,如此等等。
壓力的生理成分則包括心理覺醒、睡眠攪動、疲勞、腸胃凌亂、頭痛、注意力集中問題、表情極為敏感和憤怒、興奮、患病可能性大大增加、生產率降低等。這些壓力的癥狀所產生的后果及表情則常因個體及產生壓力的事情的不同而有差別。壓力的這種心理及生理成分要相互影響和互相作用才會產生額外的壓力。
壓力的處理訓練常常是由心理學家根據團體訓練計劃而提出的。盡管有些計劃是報告性的,但是有些人為了有效減少壓力,然后也對生活做了一些必要的調整,可是卻看不到有太大的幫助。當經歷了生活中的巨大壓力之后,一些個體常常需要尋求醫(yī)學治療,而且可能還要輔以藥物治療才能抑制那些癥狀。對于因壓力而引發(fā)的健康問題在進行心理治療的同時還要接受醫(yī)學治療。當壓力引發(fā)健康問題時,這種方法是很有幫助的,而且有時還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卻不能消除壓力產生的種種根源,同時也無助于我們更有效地處理生活中所出現的壓力。
心理學家可以結合一些放松性的技能訓練、認知上的治療技術以及傳統(tǒng)上的心理治療來幫助一些個體使其更有效地調節(jié)自己的生活,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生活壓力。掌握放松性的機能使我們懂得了如何監(jiān)控和支配心理上所出現的覺醒標準。當焦慮引發(fā)心理覺醒時,這種情況尤其需要專門指導。認知療法這種技能對我們重新檢測生活中所出現的緊張刺激的價值通常是很有幫助的,同時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控制因緊張而產生壓力的偶發(fā)事情之結果。傳統(tǒng)的心理治療使我們能區(qū)分人生目標的優(yōu)先次序并讓我們去做些具有針對性的個人調整,這些對我們更有效地應對生活中出現的壓力卻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可能有必要學會如何將自己的需要與他人進行溝通,如何處理和釋放我們的憤怒以及如何解決人與人之間的一些矛盾沖突。這種綜合性的利用心理學來處理壓力的方法會使生活管理發(fā)生重要的變化并會使壓力癥狀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