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號大老爺
《一代宗師》里面,葉問最著名的一句話是:“功夫,一橫一豎?!币粰M一豎的概念,其實是北方的形意拳(逆徒馬三打的那種)提得比較多。
電影里借金樓賬房(劉洵)口中道出,形意拳乃是“脫槍為拳”。據(jù)說是戰(zhàn)場上遺留下來的,在武器管制、槍術沒落后,用拳法的形式模擬出來,就成了形意拳的前身。槍是戰(zhàn)場用的長槍,也就是“大槍”,不是普通武術套路里那種耍來耍去的花槍。大槍硬而重,端槍前進的姿勢就演變?yōu)楹髞淼男我饣緲豆Α叭w式”。
形意最基本的拳式只有五種:劈崩鉆炮橫,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稱為“五行拳”。按照大槍起源說,把自己的上肢乃至整個身體化成一柄槍,打擊對方要害,那么劈拳就是劈槍,崩拳就是直刺。當然,脫槍為拳也只是形意拳起源的說法之一,真實情況肯定沒這么單純。
不過既然拳法即是槍法,一橫一豎也就很好解釋了——古代戰(zhàn)場上人山人海,兩槍對抗一般都是直來直去,尤其是馬戰(zhàn)。沒有太多橫檔闊掃的技法,因為生死就在那一扎之間。兩人對扎不能硬對硬,否則兩敗俱傷;須得自己的槍桿觸及對方槍桿時,在那個接觸點上,用一個橫向的勁把對方的槍桿旋著滑出去,或是用勁崩、彈開。
因為杠桿原理,槍桿處施加這一點橫勁,對方的槍尖就會偏離很遠傷不到你了,這是“一橫”;你將對方鋒刃避開后,對方自然現(xiàn)出破綻,這時候你的槍尖也送到了,這是“一豎”。
大槍對抗講“貼桿直入”,一去不回頭。那么形意拳也就一樣了,對方用拳打來,你的手臂接觸到他手臂時,要用橫勁對他的發(fā)力進行阻礙,這叫以橫破直。與普通的直拳相比,它的優(yōu)勢在于能用單手同時做出防守和反擊的動作,“連消帶打”,而直拳是扔出去就不管了。所以形意講“起橫不見橫”,其實是在說處處都要動用橫勁,但不能過于刻意,信手拈來即是。還說“起如鋼銼,收如鉤桿”,意思是出手要如鋼銼般將對方銼住,回收帶有鉤帶的意味,這都有微妙的橫勁在里面。
一橫一豎的秘密,也不只是在形意拳里才能用了,它是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葉問用詠春拳破賬房先生的半步崩拳(就是扎槍),也是以橫破直。三姐、宮二的八卦掌,是閃到對方進攻位的橫向,也就是薄弱位置,同時進攻。
說到宮二,她的八卦起手勢很詭異,也是因為要練出橫勁。內(nèi)家拳要有意識地訓練“腰胯分離”,胯走豎的時候,腰以上偏要走橫,這樣腰才能活,所謂的“柔化”“四兩撥千斤”等效果才能實現(xiàn)。這里幾乎就觸及內(nèi)家拳的核心了,丁連山說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咱們就此打住。
(轉自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