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青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不久,一批開眼看世界的人士在其著作中紛紛提出了在我國修建鐵路的建議。但由于當時正處于大清朝的統(tǒng)治之下,力量強大的清政府頑固派不僅公然反對,而且紛紛對一些開明人士暗下殺手。
1880年12月的一天,洋務派代表李鴻章再次冒險向清廷上奏修建鐵路的奏折,立即遭到了頑固派的反對。在頑固派官員的同聲反對之下,清廷正式下旨:不從修建鐵路之請。
失敗后的李鴻章深知,要想讓中國的鐵路事業(yè)步入正軌,最核心的問題是要爭取到清廷的最高當權者慈禧太后的支持。而要爭取慈禧太后的支持,必須利用其作為女人的特點,讓她有親自接觸火車和鐵路的機會。
為了向“老佛爺”宣傳鐵路,李鴻章想盡辦法。1887年3月,李鴻章奉命進京護衛(wèi)太后?;噬霞懒甑臅r候,他突然想到了一個討好慈禧太后的“主意”。他找到機會向慈禧報告稱:“有洋商誠意報效朝廷,自愿出資在頤和園內修建一條‘游玩鐵路,供太后、皇上乘坐?!?/p>
有洋商敬獻,慈禧自然歡喜不已。但哪里去找“誠意報效”的洋商呢?
李鴻章先讓身邊最得力的干將周馥找到了法國商人愛禮。不料此人“不識抬舉”,想著趁給皇家辦事的機會大撈一把,要價很高,并提出“頗多要求”,最終沒談成。接著李鴻章又找到了另一位法國商人——新盛公司的德威尼。此人很知趣,說他以能夠承辦“上用之物”為榮寵,一定“不惜工本,不計價值,力求精致”。李鴻章很高興,向他訂購了“洋輪座車”6輛、丹特機車1臺、軌道7里。同年12月,這套設備從海路運到天津,下運河裝船運抵通州,進入昆明湖,交海軍衙門驗收。沿途護送官員及搬運役夫達數(shù)千人。
14個月后,1888年5月20日,鐵路在頤和園內建成試車,慈禧太后乘車游覽頤和園的湖光山色,親身感受了火車的種種好處。愜意之余,也經(jīng)常在勤政殿議政,散朝后,領著光緒帝、后、嬪妃及王公大臣乘火車到北海鏡清齋用午膳。
鐵路的建成,一時成為奇聞,不僅讓慈禧太后和清廷大臣們大開了眼界,也讓慈禧太后由此喜歡上了這個洋玩意兒。
1889年初,慈禧太后下發(fā)懿旨,明令海軍衙門會同軍機大臣妥議修建鐵路事宜。同年8月,又正式委派李鴻章、張之洞會同海軍衙門主持修路大計,并加派直隸按察使周馥、清河道潘駿德隨同辦理。歷經(jīng)磨難,“鐵路”這個外來的新事物終于在神州大地上全面開花結果了。
李鴻章把鐵路修建在皇宮大內,用慈禧太后做“代言”,這的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正是這個讓人意想不到的代言,不僅讓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和王公大臣們大開眼界,也贏得了最高當局對鐵路的支持。
生活中,面對困難,我們不僅要學會思考,而且要善于溝通,讓“關鍵”人物替你出手,用“關鍵”人物的影響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編輯/尤雅
(E-mail:youy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