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新
公共關系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和改善人類關系”,國家外交則屬于公共關系的一種具體形式,國家外交的基本功能則是“建立與改善國家之間人的關系”
5月14日,莫迪來了。這是莫迪自就任印度總理一年之內的首度訪華,也是其在家鄉(xiāng)接待習近平主席出訪之后的一次回訪中國之行。
中國對這次外交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對整個行程的精心策劃足以證明這一點。
“唐式外交”則是讓人眼前一亮地拉開了莫迪“中國穿越之旅”的序幕。
所謂“唐式外交”,就是著唐代服裝,沿用唐代禮儀,營造唐代氛圍。在這里則專指中國接待莫迪總理熱情的外在表現(xiàn)以及策劃團隊的創(chuàng)意體現(xiàn)。
參觀秦朝的兵馬俑,走進大興善寺,登上大雁塔,在穿著唐代服裝官員“落吊橋、開城門、迎貴賓”的聲引下,莫迪總理在陜西省長婁勤儉、西安市長董軍的陪同下正式步入有著十三朝古都之稱的“長安城”。
之所以采用了“唐式外交”,不僅體現(xiàn)了中印兩國的歷史淵源,也體現(xiàn)了中印兩國的友誼從此開啟了新的篇章。
莫迪與古吉拉特邦 ,習主席與西安城。兩位發(fā)展中大國的領導人在一年之內通過散步外交、家鄉(xiāng)之約把兩國之友情演繹成了手足情深的兄弟之情。
之所以采用了“唐式外交”,不僅以盛世的大唐之風寓意當今中國之繁榮穩(wěn)定,也體現(xiàn)了中印文化交相輝映的源遠流長。
長安、玄奘取經、絲綢之路。
西安、龍象之約、一帶一路。
外交并不是枯燥的、呆板的、嚴肅的代名詞。莫迪訪華,中國正在打造一個新型的充滿創(chuàng)新與活力、活潑與契合、創(chuàng)意與默契的外交模式。而“唐式外交”則是這種轉型的顯著標志。
5月15日,李克強總理在北京接待到訪的莫迪總理。兩人一起參加了在天壇公園舉行的“太極瑜伽相會”活動。難得的是兩國總理在活動期間竟然肩并肩、頭相靠、面帶微笑地完成了一次永久留念的自拍照,并有@莫迪總理通過新媒體——微博及時曬出了“萌萌噠”。
通過官方公布的莫迪中國行日程表可以看到,莫迪在中國3天近60個小時的出訪,共出席各種活動不下20項。在如此高密度的行程安排下,莫迪總理還不忘與微博粉絲互動,足以表現(xiàn)出了他的興致和收獲。
5月4日新浪開通了名為@莫迪總理的微博,首發(fā)了“你好中國!期待通過微博與中國朋友們互動”的預熱文字。
5月14日正式到訪中國,并且于14:32—14:36四分鐘之內發(fā)送微博內容多達5條。
5月16日22:25發(fā)布“中國再見!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的熱情款待。我會永遠記得這次訪問。未來這些年我們應該共同努力進一步加強印中關系?!?/p>
自拍、開微博、與網(wǎng)友互動,@莫迪總理從開通微博到結束中國訪問,共吸粉157665人(動態(tài)數(shù)字)。這也是活力外交、科技外交、即時外交、情感外交的又一佐證。
此次莫迪中國之行不僅增強了與中國關系的密切程度,同時也取得了務實、高效的外交成果。在“中國—印度經貿論壇”上,中印企業(yè)簽署了多達20余項合作協(xié)議,總金額高達220億美元,合作內容涉及能源、貿易、金融與工業(yè)園區(qū)等領域。精神與經濟的雙豐收,向世界傳遞著龍象之約的圓滿與未來前景的美好。
公共關系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和改善人類關系”,國家外交則屬于公共關系的一種具體形式,國家外交的基本功能則是“建立與改善國家之間人的關系”。
此次“唐式外交”,不僅向世人傳遞了中國與印度友好交往并持續(xù)發(fā)展的信息,更是深化了雙方國與國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人民與人民之間的關系協(xié)調與親近,同時在世界范圍內樹立了中國創(chuàng)新外交、自信外交、實力外交、文化外交的多融合的大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