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鳳霞
【摘要】英語聽力是聽懂以英語語言為媒介所進行的口頭交際活動的能力。聽是語言交際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最初的感知環(huán)節(jié)。根據(jù)美國的一項調查,正常人在醒著的時候,70%的時間用于各種形式的交際活動,其中11%用于寫,15%用于讀,32%用于說,而至少42%用于聽。(王守元2003)根據(jù)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語言的輸入是語言習得最基本的條件,聽力作為一種輸入型技能在學生的語言習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無疑,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聽力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英語 聽力 薄弱原因
一、高中學生英語聽力薄弱原因
通過調查分析,學生在聽力測試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心理恐懼聽力。聽不懂。感覺聽力里面的語速過快。理解模糊,不能做出正確的推理。為什么出現(xiàn)了如此多的問題呢?筆者認為所有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造成的:
1.學生自身因素。
(1)語音原因。聽力主要依靠聲音去確定詞的意思。因此,元音的長短,輔音的清濁都對聽力內容的判斷有直接影響。另外,我們在聽生活英語(如影視作品)中還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英語方言。比如英國音、美國音、澳大利亞英語、美國黑人英語、印度英語等。這些不同民族的不同發(fā)音方式對我們的聽力理解可能會造成一定的障礙。發(fā)音不準。由于沒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很多學生對英語國際音標發(fā)音掌握不好,在聽的過程中,分辨不出聽到的是哪個詞。
(2)詞匯原因。詞匯量掌握偏小,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比較懶惰,不去記憶,對英語中常用詞組、習慣用語不熟悉,對生僻詞、俚語不理解。這里說的詞匯是一個比較大的范疇。除了平時根本沒有遇見過的詞外,還包括習語(idiom)、口語(colloquialism)、諺語(proverb)、短語(phrase)、俚語(slang)等方面。這幾個方面的詞匯,常常是單詞都認識,但是意思不了解。
(3)文化原因。聽不懂英語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文化知識面狹窄,不懂得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學英語語言不但要學習這種文字,同時也更應該注重了解或掌握英語賴以存在的英美獨特的文化背景,例如:Christmas、Thanksgiving Day、April Fool,以及英美國家的政治制度、經(jīng)濟狀況、軍事技術、生活方式、歷史事件等。大家所抱怨的字字句句都懂,但是仍然搞不懂說話者意圖的問題就屬于此類。它的涉及面很廣,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方面的知識可通過大量了解英美文化來得到增強。
(4)記憶原因。很多學習英語的同學講,“考聽力時我都聽懂了,可等到作選擇的時候,卻好像有一半都記不清了?!痹蚴俏覀冊诼牭臅r候,大部分注意力在理解方面,加上沒有及時對所提細節(jié)作筆記,自然便會聽了后面忘了前面,而聽力測試的重點往往就在細節(jié)的辨認上。因此,考生不僅要聽懂錄音中的語言信息,還應通過一些有效途徑在短時內強記重要信息,如年代、人物、事件、地點、價格、門牌號等。一個人即使記憶力再好,要記清如此多的細節(jié)也不容易,那么只有靠記筆記來幫忙。有的考生常常因為某個單詞沒有聽出來,就焦急不安,一直在想那個單詞的意思,結果是下面連著幾個句子就無法聽清。失去了找正確答案的機會。有些學生聽時全懂,聽完就全忘,這些都是記憶技能不足的表現(xiàn)。
(5)不良的聽力習慣。聽力測試的障礙,除言語知識性因素外,還有非言語知識性的聽力習慣因素。不少學生逐字逐字地聽,聽不了幾個字就受阻而放棄了。這是一種不良習慣。良好的聽力習慣應是:1)聽前預讀手上所有信息,盡快對將聽內容作出預猜,并作好心理準備,調出頭腦中已存相關信息、經(jīng)驗。如果聽前來不及預讀全部信息,則在聽的過程中,要盡量快速解答所聽題,并留下幾秒時間來預覽下一題,并作好準備。2)按意群聽,以短語結構為單位來聽,不宜逐字逐字聽,否則意群被拆碎,不利整體理解。3)邊聽邊作簡潔記錄,記錄以簡單明了的字符表示為佳,如首字母、箭頭、圓圈等,以備喚起記憶。4)如果有某處未聽懂,心情要穩(wěn)定,不要緊張。實在答不出,且丟開,不要苦思冥想,再調整心態(tài),準備下一題,否則,可能因為思考上一題而誤下一題,結果惡性循環(huán)下去。此外,關于一詞多義的問題,聽力技巧的缺乏都會影響到聽的最終結果。
2.英語教師自身因素。
(1)語音、語調水平低。一些教師語音不準,因而讀單詞時含糊不清,弄得學生難以辨別;在讀句子時,由于沒有很好地把握同化、合成、弱化、連讀、重音、爆破等發(fā)音方法,更是顯得平乏、呆板、不連貫。結果很容易導致學生語感差,難以聽懂真正純正地道的英語。
(2)強調“應試教育”。一些教師為了在全鄉(xiāng)或全縣舉行的期中、期末統(tǒng)一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他們只注重英語語法的教學,要求學生多做相關練習,加強學生對單詞的“死記硬背”。這種所謂的“啞巴”式英語教育教學模式,很容易造成教師忽視對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造成教師把聽力視為可有可無的東西(因為甘肅省普通高考英語聽力成績不計入高考總分),從而使學生的聽力訓練缺乏針對性、長期性、全面性。
二、解決策略
1.聽錄音與讀相結合。因為條件限制,學生練習聽力的機會很少,而課堂時間又不夠用。這樣,如何用好課堂上珍貴的時間來練習學生的聽力呢?只有把聽與讀相結合,先聽再讀再聽,讓學生有層次性的逐層深入,才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2.聽力與測試相結合。對于農村的高中學生,學習英語更多的目的是為了應試。在這種情況下,聽力與測試的結合是對他們最好的訓練。
3.聽后模擬練習。讓學生先聽語篇材料,根據(jù)他們的理解來組織模擬演練,激發(fā)學生興趣,使“聽”的單純技能訓練成為有趣的活動,變靜態(tài)的聽力訓練為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