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鳴
在兒童養(yǎng)育的領域里,陪伴是建立以感情緊密聯(lián)結為基礎的良好關系的重要方式,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主要以心靈陪伴為主,通過真正的、內心真實的感受來交流與溝通,傳遞給孩子愛、信任和安全感,從而使得孩子了解他人、關愛他人、相互信任。
父母通過心靈陪伴傳遞給孩子的愛和信任將會影響孩子一生。有的家長理解的陪伴是當孩子與其他人一起玩的時候,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孩子怎么玩;當孩子學習的時候,他們給孩子搖扇子;孩子朋友來家里玩的時候,他們一定要開著孩子的房門監(jiān)視;他們?yōu)楹⒆佣〞r,什么時間該起床,什么時間該上學,什么時間該睡覺……孰不知這樣的陪伴會讓孩子覺得像是被監(jiān)視,從而影響親子關系。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陪伴,但作為家長如果想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段,用最合理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
1到2歲的孩子:“不”字掛嘴邊
陪伴方法——不要硬碰硬,轉移注意力
這個階段的孩子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不”字當頭、打滾耍賴、一意孤行、占有欲強、自私霸道。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都是因為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的萌芽。但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甚明白自己的意圖是什么。他們一點兒也不壞,一點兒也沒有折磨媽媽、蠻不講理的意思。對待這么小的小寶寶,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導、繞道為主。
安全第一 不要告訴孩子這個不許玩,那個不許碰。父母要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該扣好蓋子的扣好蓋子。危險的東西一定要放在孩子觸摸不到的地方。只要孩子處在沒有危險的地方,就不要過多管束。當孩子打滾耍賴時,家長不要當觀眾;沒有觀眾了,這“小演員”也就沒趣地收場了。
繞開硬碰硬 如果你問孩子“你要不要洗澡?”這答案肯定是“不!”這時你可以換個說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鴨子,還是玩小水桶?”
2到3歲的孩子:友善、平靜、充滿安全感
陪伴方法——寓教于樂,參與
從情緒上看,3歲的孩子處于快樂的年紀,他們友善、平靜、充滿安全感,易于接受,也樂于分享。在兩歲半時吵鬧不停的孩子,到了快3歲的時候,會突然變得安靜而斯文。3歲時,大部分的孩子在生理或者心理上,尤其是情緒發(fā)展上,會呈現(xiàn)出穩(wěn)定的狀態(tài)。此時他已經有很好的自我意識和穩(wěn)固的自我概念。當然,他的自我概念和別人如何對待他有很大的關系。
在語言能力上的發(fā)展也到了新天地。他們喜歡學習新的字,尤其喜歡這些字眼:新的、秘密、嚇一跳、好難。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時候,如果你說對了話,還可以搶救場面呢。比如,你說出“小驚奇”或者“小禮物”這些詞,而且你也實際拿出這些小禮物時,哪怕只是一塊小餅干,也能博得孩子無限的歡欣,把剛才的不愉快全給忘了。
3歲半的孩子:內向、焦慮、缺乏安全感
陪伴方法——接受事實,鼓勵陪伴
3歲是合作的年紀,3歲半則恰恰相反。反抗是3歲半到4歲這個時期最大的特征。3歲半的孩子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甚至在生理發(fā)展上也表現(xiàn)出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時緊張地發(fā)抖。情緒和肢體上的不安全感,經常在這個階段表現(xiàn)出來。
在3歲半的年齡階段,朋友對他們相當重要。因為有親密的朋友時,行為也會有可喜的一面。許多孩子在這個年齡都有自己想象的朋友,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動物。對于父母來說,當孩子到了3歲半的時候,就需要格外用心,爭取做孩子的“好朋友”。
雖然這是一段不愉快的時期,但孩子不是故意要和父母做對,而是他們處于身心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中;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都要父母多費精力,多花心思來處理。要接受孩子在這個年齡最大的情緒發(fā)泄對象是媽媽的事實,在他不鬧情緒的時候,騰出時間陪伴他。
4歲的孩子:活潑、喜愛任何新鮮的事物
陪伴方法——言行謹慎,輕聲細語
4歲孩子典型的特點是喜愛冒險,喜愛遠足,喜愛刺激,喜愛任何新鮮的事物,喜愛到新的地方,喜歡新的游戲、新的玩具、新的活動和新書,會接觸不認識的人,對于大人所提的娛樂點子,響應最為積極。典型的4歲孩子動作迅捷,做每件事情都很快,興趣轉移得也很快,而且一件事大多只做一次。他們不追求完美,總是被下一件事所吸引。
4歲的孩子對母親懷有極度強烈的感覺。如果有什么東西改變了心目中母親的形象,他就會對這個東西表示出特別強烈的恨意。或許是討厭母親戴某些首飾,或許不喜歡母親改變發(fā)型,或者不喜歡母親的某些表情。無疑,大人應當隨時配合4歲孩子的迅捷和善變。4歲的孩子喜歡向外擴張的特性,有時候連他們自己都有點受不了。因此,他還是喜歡而且會尊重有限度的規(guī)范,但是并不會常記心里,需要父母經常提醒。
4歲的孩子會開始學會講臟話,一般來說,孩子會將這詞語用在他們不接納的人或事情上。這個時期的父母需要對自己的言行更加謹慎,以免孩子從自己身上學到不好的東西。從另一方面說,孩子如果不說真正的臟話,也會用一些幾近侮辱和威脅的字眼來批評大人。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形,你不用生氣地訓誡,要冷靜地對他們說,是這樣嗎?或者眨眨眼睛表示你明白真相,這樣一來,他們往往很快就會說出實話。從這個階段開始,孩子漸漸明白事情的好或者壞,家長要注意幫助他掌握正確的分辨能力。這個時期他們最高興的事,莫過于在睡前聽一些小故事。尤其喜歡聽爸爸媽媽小時候如何壞以及怎么好的故事。
5歲的孩子:開朗而愉悅
陪伴方法——細心觀察,合理引導
5歲小孩是母親愿望的實現(xiàn)。此時終于可以讓父母松一口氣。欣慰地欣賞自己養(yǎng)育多年的成果,充分吸收5歲小孩愛的回報。那個小搗蛋終于變得懂事了,講理了,一心一意要做一個好小孩,要討媽媽歡欣。他們的世界都以媽媽為中心,他們的小小心靈充滿了對人、對物、甚至對神的愛。他們張大眼睛好奇地學習,貪婪地吸收,享受生命提供的一切美好。
5歲是孩子的黃金年齡。這個階段的小孩真心地想要學好,而且通??偸潜憩F(xiàn)得很成功。在這個年紀的孩子最令人喜悅的特質,就是熱愛生活、自得其樂,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甚至他們所用的語言,也都是正面而積極的。在這個年紀,媽媽是他心目中世界的中心。他們全心想要討好媽媽,親近媽媽,要跟媽媽說話、玩耍、幫忙做家務,跟著媽媽在屋里團團轉。
雖然5歲的孩子在行為方面進步不明顯,但是智力卻增長得很快。表現(xiàn)為喜歡聽故事,與人談話,熱愛學習新事物,而且還喜歡展現(xiàn)智慧,會向媽媽炫耀會寫自己的名字了,可以寫數(shù)字了,或者能在最喜歡的書中認出幾個字。
6歲的孩子:頑固、自負、蠻不講理
陪伴方法——降低要求,適時協(xié)助
6歲小孩同時在兩個極端游走。有些孩子在學校里是一個模范生,可回到家里就變成了小惡霸。因為孩子的兩極化,把筆畫或數(shù)字反寫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這個時期的孩子做事喜歡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性格頑固、自負、蠻不講理。其實,他們的行為只是為了建立和增強自己的安全感。這個階段的孩子處于容易受到傷害的敏感期。不只是情感上特別容易受到傷害,身體對疼痛也很敏感。
給6歲的女孩子梳辮子很可能讓她疼得哇哇叫,6歲的男孩摔一跤可能哭得讓大人詫異,孩子怎么比過去嬌氣了好多?噩夢也常常給6歲的孩子帶來很大的困擾。最大的問題是與媽媽的關系也游走于兩極之間。既深深地依賴媽媽,心理上又希望自己可以不用依賴任何人,嘗試著要自己獨立一些。因為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在感情上有極大的需求,非常需要媽媽不斷保證愛他,卻又一不如意就拿媽媽做出氣筒,專門和媽媽作對。其實,他越是得不到贊美的時候,受挫感就越強,就越有得到大人稱贊的需求。
因為心理沖突加劇,孩子的健康狀況也會走入低谷。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顯得笨手笨腳的,時常跌倒、碰傷;而且孩子對這些傷痛也似乎特別敏感,拔下手指尖上的一個小刺都會疼得孩子哇哇叫,顯得特別嬌氣。因此,有6歲小孩的家里最好備上常用的消炎止痛藥膏,父母對孩子的健康狀況要更多關注和呵護。還有,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情緒緊張(如咬指甲之類的動作),我們最好能想辦法降低對孩子的要求,以緩解孩子的情緒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