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思浩
許久后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不是一定要去做,而是要和那個人一起做。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和你一起做,你會覺得有天壤之別。我們在意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做事的人。就好像有些歌前奏響起就贏了,不是因為這首歌有多么驚為天人,而是這首歌里有太多你的故事。
那天余小姐給我發(fā)微信,說:“本來心情好好地玩著《節(jié)奏大師》,聽到一首歌時突然難受了。”我說:“尼瑪,你這是犯病了嗎?玩《節(jié)奏大師》還能傷感?”
余小姐說哪能呢?只是那首歌略戳她的淚點而已。我試著去聽了那首歌——周杰倫2012年年底的新歌——《傻笑》。
余小姐迷戀周杰倫八年多了,在我們都開始漸漸不聽周杰倫的新歌時,她還一如往常每張專輯都第一時間去買。而我這個曾經(jīng)把杰倫的每首歌都如數(shù)家珍般收藏的人,居然連他的最新專輯叫什么都不知道。
余小姐的高中和大學時代,是在周杰倫的音樂和一段長達八年的暗戀里度過的。那年余小姐和她的男神同住一個小區(qū),同年級隔壁班,他們住的小區(qū)到學校有點距離。雙方父母為了方便,就約好了每家輪流接送他們倆。她的男神每天晚上回家時都戴著耳機。那時候最流行的是索尼的MP3,男神告訴她他聽的歌都是一個叫周杰倫的人唱的。余小姐帶著好奇在周末去音像店淘了張周杰倫的舊卡帶,從此淪陷,一發(fā)不可收拾。
她對她的男神有好感,但在那個花癡的年紀里,她對長得順眼的男生幾乎都有好感。她對他的男神情感的第一次升級,是高一的暑假,那天我們四個人去唱K,男神點了周杰倫的《晴天》和《三年二班》。她說那天男神穿了一件白襯衫,在昏暗的包廂里,她居然覺得男神在發(fā)光。
在確定男神那天并沒有穿著熒光的衣服之后,余小姐通過排除法確信了一件事:那天我也穿著襯衫,但是她完全看不到我(這不是重點),所以她確定了她對于男神超越了花癡的程度。
那時的她還沒自稱老娘,還是個十分嬌羞的小姑娘。
我們幫她把男神約了出來,把他們單獨留在電影院門前。在這么好的環(huán)境下,余小姐愣是……和她的男神去電影院樓上打了場桌球。但那場桌球也不是全然沒有好處,傍晚男神送她回家,把耳機的另一頭分給了走在他左邊的余小姐。耳機里傳來的是周杰倫的《簡單愛》。那時聽著耳機里口齒不清很青澀的歌聲,看著比她高一頭的男神的余小姐,心跳破天荒地漏跳了一拍。
這便是她長達八年暗戀的開端。
轉(zhuǎn)眼高中時代結(jié)束,突然意識到再也無法在想看男神時就假裝不經(jīng)意經(jīng)過他班級偷偷看一眼的余小姐,終于下定決心表白。那時我們一個老師同教兩個班,所們兩個班一起辦謝師宴。我和余小姐決定在謝師宴上抓住機會,悄悄灌自己幾杯酒,管他是死是活。謝師宴上,果不其然,一直偷偷摸摸的班級情侶們紛紛公開,老師們也開起玩笑,一片其樂融融。
我暗戀的姑娘和她的男神同班,我拉著余小姐就往他們班那兒走。我臉皮厚,在全班的起哄下拉著我暗戀的姑娘就走。后來我才知道那天余小姐站在她的男神面前什么都說不出口,她想起喝酒能壯膽,二話不說搶過男神的酒杯一口干了里面的酒。
那天男神喝的是白酒。
男神把她送回家時,被她爸媽說了好幾句。據(jù)說余小姐在回家途中還吐了兩次,覺得自己出丑的余小姐,自覺沒臉見男神,從此見到男神就躲,就這樣度過了那個夏天。那個夏天之后,余小姐去了南京,而她的男神去了廈門。
大一大二,每次余小姐想男神的時候,就戴耳機聽周杰倫的歌。周杰倫也一步步變紅,那個仿佛只屬于他們兩人的秘密,被大家熟知。周杰倫2010年來南京開演唱會,余小姐鼓起勇氣約男神去看。本來都說好了,可是男神最終還是沒能抽出時間,那天余小姐買了張黃牛票,一個人聽完了演唱會。整場演唱會她一直恍恍惚惚,她說自己看不清臺上的人是誰,能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影子。
大三時余小姐出國了,出國前夜她終于約男神到小區(qū)門口。她知道自己還是連一句“我喜歡你”都說不出口,就把要說的話寫在了紙條上。偏偏那天風大,字條還沒接穩(wěn)就被吹走了。那天余小姐和男神找了一個小時,她急得直哭。
那一刻她突然覺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和男神在一起了。
到頭來她什么也沒說就出國了。再后來,她的男神搬家了。余小姐和男神再次見面,已經(jīng)是今年年初的事了。那時她為了工作焦頭爛額,男神畢業(yè)進了外企,我考研成功開始自己的間隔年,另一個故事的男主角Tim開起了工作室。就這樣我們迎來了又一次同學聚會,這次居然來了四十多號人。我和Tim知道余小姐這么多年來一直沒能忘記她的男神,因為她中文歌只聽周杰倫的,每張專輯必買,她一難過就會抄《簡單愛》的歌詞,她走路喜歡站在人左邊。
那天她的男神一上來就喝了兩杯,快散伙的時候,他叫住余小姐,對余小姐說了一句她等了好多年的話:“其實,那時候我也喜歡你啊?!比绻适掳凑者@樣的節(jié)奏發(fā)展下去,大概又是一段女神等到男神的故事。只是余小姐蒙了一會兒,對男神說:“是啊,那時候我可喜歡你了。”
后來我們四個又去唱K,她點了《傻笑》這首男女合唱的歌。男神已經(jīng)很久不聽周杰倫的歌,男生部分不會唱,她就一個人把歌唱完了。到頭來,她也沒有和她的男神在一起。
今天我在熱門微博里看到一個故事,樓主在30歲那年終于等回了自己當時一直愛著的男神。我在評論里@了余小姐,余小姐回復我說:“這樣的故事終究不會發(fā)生在我身上,如果找不回感覺,那就讓記憶里的人留在記憶里唄,讓我心里的那份感情定格在那天彼此一人一只耳機時就好。”
更多的情況是,當你發(fā)現(xiàn)你們彼此暗戀時,時間已經(jīng)偷走你所有的選擇了。曾經(jīng)你喜歡的人終于對你說了一句:
“那時候我也喜歡你啊?!庇谑悄阏麄€人就蒙住了,可是也只能說一句:“嗯?!睕]后悔、沒遺憾,也沒有無奈。那個戴著耳機追趕自由的少年早就不再聽曾經(jīng)的歌了,你因為那個人做了很多事情,養(yǎng)成了很多本不會有的習慣。然而即便如此,你也明白有些東西有些人不是不好,而是時機不對。
有些文字不是不好,而是你沒到或者過了讀它的時候;有些人不是不好,只是恰好你不想戀愛或者不想安定;有些事不是不好,只是發(fā)生在你正心煩意亂的時候。時機很重要,相遇得太早或者太晚,都不行。
很久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你會做那些事情并不是為了和他在一起,其實也是為了自己。很久以后,習慣或許還在,在一起的感覺和執(zhí)著早就沒了。
17歲,她是你的鬧鐘,你早起只為和她偶遇;18歲,你送她回家,燈光拉長影子,你想牽她的手,卻以失敗告終;19歲,她送你圍巾,你說著真丑卻怎么也不肯摘下來;20歲,你們煲電話粥,一整晚話都說不完;21歲,你們終于分道揚鑣。比暗戀更傻的事情是什么?是在青春里互相暗戀。你們把青春耗在互相暗戀里,卻沒能在一起。
那年她為了男神心跳漏跳了一拍,之后她再也沒經(jīng)歷過那樣的心跳。他們暖昧,他們當時彼此暗戀,但是他們從來就沒辦法在一起。當時不愛聽歌的姑娘現(xiàn)在一首不落,當時聽歌的少年已經(jīng)很久沒戴耳機了?;蛟S余小姐感受更多的是:偶然的重逢更像上天開的善意玩笑,一樣的人拼不出一樣的感覺,曾經(jīng)的執(zhí)著也就過去了。
每個人都在成長中變成了另一個人,或許,這才是通用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