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美善
【摘要】本文闡述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對于把握教材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揮學生主體的學習地位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鍵詞】實驗 物理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141-01
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新課改理念下,著眼于提高學生實驗能力,應努力探究實驗教學新模式,使實驗教學更有利于操作實驗、設計實驗的操作能力。物理實驗教學應確立一個發(fā)展型目標,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重、操作興趣濃的特點,切實落實教材安排的科學探究實驗,使學生經歷物理規(guī)律的再創(chuàng)造活動,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興趣中學,從興趣中提高。物理實驗對于教材的重難點把握,培養(yǎng)學生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發(fā)揮其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起著突出的作用。
一、實驗驗證規(guī)律,突破教學難點
實驗多以測量性、驗證性和實用性實驗為主。要提高學生分組實驗的教學效果,就必須使學生真正進入角色,手、眼、腦并用地進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動。學生通過主動參與教學,在教師的積極指導下獲得物理知識,則會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規(guī)律的建立,離不開實驗事實的探討和驗證。物理實驗能夠創(chuàng)造出確實的,排除干擾的物理環(huán)境,學生在這種實驗環(huán)境下,在教師的啟發(fā)下,通過觀察,思考獲取最典型的物理環(huán)境,通過最簡捷的思維活動建立概念,總結規(guī)律,并把理論運用于實驗,這對中學生來說,可對物理基礎知識獲得比較深入,牢固的掌握和初步的運用。例如,“楞次定律”歷來是高中物理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為突破這一教學難點,在課堂上讓學生都有一套儀器,把教師單一演示實驗變成每個學生的探索性實驗,采用邊教邊演示實驗的方法,通過教師引導,啟發(fā),由學生自己總結出“楞次定律”。這樣不但使學生加深了楞次定律的理解,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
實踐具有趣味性,它能充分運用各種感官,激發(fā)學生興趣,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興趣是產生動機的重要條件,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心理表現。因此,在物理教學中,通過實驗為學生展示出生動直觀的學習環(huán)境,并極大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高中物理課本中有很多物理規(guī)律的探索和得出是建立在物理實驗基礎上的。如高二冊“法拉利電磁感應定律——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率的變化成正比”這一法拉利電磁感應定律,學生在物理實驗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建立了法拉利電磁感應定律,并對這一定律理解的極為深刻,在學習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學習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運用比較觀察法
中學生在學習物理概念當中,要經常觀察大量的物理現象和實驗,觀察的目的性、理解性、條理性和敏銳性反映了觀察能力的品質,同時也反映了觀察的特點,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觀察能力的品質形成,但這種好奇心驅使他們希望看到成功、鮮明的不尋常的物理現象和實驗,這種處于好奇的觀察,往往是看熱鬧,不是有目的、有計劃、自覺地觀察,而是停留在物理現象的個別特征上,因此教師應注意把好奇心引導到善于觀察物理事實方面來,不僅要發(fā)現物理現象的個別特征,而且還要發(fā)現特征之間的聯(lián)系。
人們對事物現象的認識對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作用是尤為重要的,人們往往是通過對兩個事物現象的認識加以比對,或者觀察某一現象前后變化的情景來得出結論。例如,在講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操作過程為(一)學生們分別選取兩種液體:清水和鹽水。用彈簧秤測量出一個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G,把同一物體分別浸沒于不同的液體中,記下彈簧秤的示數,算出浮力比較。得出以下結論: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二)選一種液體。用彈簧秤測出一個物體在空中的重力G2,分別算出浮力行進比較。得出結論:在同一液體中,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排開液體體積越大,浮力就越大。學生通過自己試驗操作,很容易掌握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通過在實驗中的觀察,使學生得出現象的特征以及它與其他類似現象的區(qū)別,加深對教材知識點的鞏固與掌握,從而弄清易混點、易錯點。
2.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及合作競爭意識
古語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利用實驗設疑,是物理學科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通過設疑及巧妙的對比實驗教學,不僅使學生發(fā)現和揭示了科學的真理性,而且也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參與意識與合作競爭的意識。實踐調查表明:中學生普遍喜歡物理實驗,約占97﹪左右,在實驗課的教學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都給物理實驗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對數據的得出、對數據的取舍等等都與合作有關,都在不自覺地交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對于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物理學的實驗,可以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集體團隊的力量,培養(yǎng)了學生的求真意識和富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積極開展物理實驗基本操作競賽活動,這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也規(guī)范了實驗的基本操作。選擇恰當時機,開展趣味實驗活動,奇妙的變化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積極的探索。大膽讓學生參與某些易操作的演示實驗,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增強參與意識與合作競爭意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實驗課上,教師講清儀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發(fā)生的故障,點出這次實驗的關鍵所在,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排出故障,這樣可以減少盲目操作的造成儀器的損壞,還能發(fā)揮學生主體的學習地位。例如,在《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等四個實驗中,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次數最多,教師講清操作原理及注意事項,啟發(fā)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排除故障。通過實驗中的親身操作,學生的收獲遠遠不止于教材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鍛煉了自己獨立工作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驗課之前,學生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來設計實驗,加強他們對實驗原理的理解,通過導學案里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設計方案積極引導學生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講授滑動變阻器時,先給學生們準備好收音機,讓他們調節(jié)好音量,觀察音量發(fā)生變化的特點,發(fā)現音量的調節(jié)是靠電位器來調節(jié)的。然后再讓學生將滑動變阻器和燈泡串聯(lián)成電路,觀察滑動變阻器對燈泡亮度的調節(jié)作用,使學生發(fā)揮其學習的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實驗課對于把握教材重點難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既在實驗中培養(yǎng)了學生各種學習能力,又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物理教學的效率,從而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使學生在興趣中成長、提高。
參考文獻:
[1]潘元勝,馮璧華,于瑤. 大學物理實驗[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羅志恒,陸建隆. Matlab 在普通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物理通報,2003,(02):20-22.doi:10.3969/j.issn.0509-4038.2003.02.010.
[3]新世紀《近代物理實驗》課程建設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