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鍇
問起101歲的郭翠蘭長壽秘訣是啥,答案竟然是編繩子。
在河南偃師市高龍鎮(zhèn)郭屯村的農(nóng)家院里,郭翠蘭在院子里坐著編繩子。她身前放著一把椅子,椅子的靠背上纏著一圈圈已經(jīng)編好的繩子。這根繩子其實是根“三股辮”,由三根布條編織而成,當(dāng)布條不夠長的時候,她還會用針將布條縫起來。這樣用布條編織出來的繩子有韌性且柔軟。編繩子的這些布條,都是家具廠的邊角料,在郭翠蘭手里卻變廢為寶,成了固定家具的繩子。
這樣的活計,郭翠蘭已經(jīng)做了二十多年,日復(fù)一日,她兩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結(jié)了層厚厚的繭子。這些年來,她到底編了多少繩子,誰也說不清。在郭翠蘭家的三層樓上,被碼得整整齊齊的繩子擺滿了三面墻,她的大孫女李春芳說,還有一個倉庫,里邊也堆了不少老人編好的繩子。
李春芳說,自己和弟弟、妹妹家都是開家具廠的,這些繩子都是家具裝車后,用來固定家具的。原來他們是買麻繩固定家具,由于麻繩質(zhì)地比較粗糙,有時會在運輸過程中把家具磨出痕跡。奶奶編出來的繩子不但結(jié)實,而且柔軟有彈性,對家具也沒有任何損傷,搬運工人不舍得扔,會繼續(xù)使用。
“編著繩子,我的手不麻了,心也不亂了?!崩先苏f。起初孩子們怕她累著,不讓她編,但她告訴家里人,她能編繩子,證明身體好啊。
甭看郭翠蘭年紀(jì)過百,但家里的事情她還操著心。一到中午,她看到自家店里的工作人員下班了,就會坐到店門口看店,有人來了,她就叫家里人。
老人心里還有本賬,看到店里少了一張床,她還會問問孩子們,這床賣了多少錢,家里最近生意咋樣。因此,大家都笑稱她為“廠長”。
郭翠蘭的孫子和孫女都很爭氣,先后在當(dāng)?shù)亻_了四個家具廠,成為遠(yuǎn)近聞名的致富能手。家里早已不需要她再操心,但郭翠蘭啥時都閑不住。她說,只要自己還能動一天,就想做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