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敏
同學們經常要寫記事類的作文。為了給讀者呈現(xiàn)一個簡單而完整的故事,我們往往要用清晰的脈絡,將一件事情從開端、發(fā)展、高潮到結局的過程依次寫下來。
可是,故事越是簡單,我們越難寫出彩。那么,如何才能將簡單的故事寫得精彩動人呢?我們不妨用以下幾個方法進行嘗試—
一、善于描寫
在寫事時,我們要用精練傳神的語言進行生動的描寫,讓讀者隨著你的描寫,看到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
請看《那一刻,我流淚了》中的片段:
我加快腳步向糧庫走去。近了,近了,遠處傳來機器的轟鳴聲。突然,一個瘦弱矮小的身影闖入了我的視野,小山一樣的麻袋重重地壓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身體被壓成了弓形,他雙手緊緊地攥著麻袋口,身子努力向前傾,邁著蹣跚的腳步,一步一步向前走著。只見他來到輸送機前,把沉重的麻袋卸下,深深地喘了口粗氣,慢慢轉過身來。剎那間,我驚呆了,那個人—竟是我的爸爸。
片段中,作者用真切感人的語言,描寫了父親扛麻袋的過程,突出了父親工作的艱辛。正是有了這樣精彩的描寫,才使文章具有真實而強烈的感染力。
二、描摹細節(jié)
在描寫時,要想使描寫出色,我們必須關注細節(jié),并且要確保描寫內容的真實性。因為有了逼真的細節(jié),才能營造出整個文章的真實感。
看作文《母愛,觸動我的心靈》中的細節(jié):
等我透過車窗向外看時,母親竟然還站在那兒。無情的寒風瘋狂地撕扯著她的頭巾,她就那么站著。雪比剛才更大了。漫天的雪片將母親迎風一側的身軀涂成了白色,摻著雪片的白發(fā)凌亂地散在她的臉上。母親就這樣站著,一動不動地站著。我擺擺手示意母親回去,但她一動都沒動。此時我才發(fā)現(xiàn),一向強健的母親竟如此瘦弱、單薄,我的淚水又一次泉涌而出。母親,這一刻我是多么想留下來陪您?。?/p>
這是作者描寫自己第一次外出打工時,母親在車站為“我”送行的情景。通過細致入微的刻畫,作者把母親立在風雪中的形象描寫得栩栩如生,也把偉大的母愛演繹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
三、巧用修辭
各種修辭手法最能夠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表現(xiàn)力,從而加強文章自身的張力。因此,我們在寫作文時,要有意識地使用各種修辭手法,使文章生動形象。
看《還我一個光明的童年》一文的片段中,那些修辭手法的妙用:
過了好長時間,她才放下話筒?!斑@次又沒打電話,不過沒關系,爸爸說過他會回來的,他只是出去打工,再過一段時間他就會回來了?!?/p>
她正這樣想著,忽然聽到有人喊:“瑜兒,瑜兒!”
順著聲音望去,她看見爸爸站在院子大門的一側,微笑著看著她。由于過度操勞,爸爸的背過早地彎下去了。
“爸爸!”她像一只快樂的小鳥,飛向爸爸的懷抱……她的心像鼓滿了氣的帆,滿心的喜悅。
文章描寫了一個經歷了父母離異、父親又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小女孩思念父母的心情。在這里,作者連用兩個比喻句(“她像一只快樂的小鳥”“她的心像鼓滿了氣的帆”),形象地表現(xiàn)了小女孩突然見到爸爸時內心的喜悅和激動。
四、 烘托渲染
一切景語皆情語。渲染環(huán)境、營造氛圍也是作文時常用的手法。有了渲染烘托,整篇文章會顯得更加含蓄而深沉。如果渲染烘托用得恰當,甚至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看這篇題為《牽掛》的作文:
我摸了摸凍得冰涼的鼻子,看到窗戶上結了厚厚一層窗花,樹上掛滿了冰渣,樹枝在風中嗚嗚作響。
父親走進我這間屋,我像只小刺猬一樣瑟縮在被窩里,用乞求的眼神看著父親,說:“爸爸,我們今天不賣菜了好嗎?”
父親看了我一眼,說:“不賣菜,你奶奶的醫(yī)藥費怎么辦呢?今天你在家,我自己去吧?!?/p>
說完,父親用木炭生起爐子,自己便出去了。
這段文字,作者用“窗花”“冰渣”“樹枝在風中嗚嗚作響”和形象的比喻“我像只小刺猬一樣瑟縮在被窩里”,渲染出冬天的嚴寒,進一步體現(xiàn)了父親給予親人們的深沉而濃烈的愛。
同學們,如果你們在寫作文時也能運用上面的那些手法,你們的文章就一定會寫得精彩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