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它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也有若干根深蒂固的陋習。除了人們熟知的已經持續(xù)了數(shù)千年之久的種姓制度、寡婦殉葬之外,還有迄今仍然十分流行的嫁妝陋習。印度教徒結婚講究大操大辦,出嫁妝、送彩禮、設宴會,相互攀比,誰搞得規(guī)模越大,誰花費越多,誰就越體面。與中國的習慣做法相反,印度是女方想男方送彩禮。迄今,在印度廣大地區(qū)仍然盛行新娘送給新郎一大筆錢物作為嫁妝。
嫁妝暴力趨勢上升 印度是一個擁有12.59億(2013年)的人口大國。根據(jù)聯(lián)合國公布的新貧困標準(日生活費用1.25美元以下),印度目前有3.55億貧困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29.8%。許多貧窮家庭為女兒操辦婚禮和準備嫁妝而債臺高筑,甚至傾家蕩產。如果新娘家送的嫁妝達不到新郎提出的要求,往往導致出嫁后的新娘在婆家遭到虐待甚至被打死。
近年來,印度實行改革開放,經濟獲得了快速發(fā)展。但是,嫁妝陋習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出現(xiàn)越演越烈的勢頭。據(jù)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報道:一位名叫卡姆萊什的新娘出嫁時,她的父親密斯瑞拉端出一個大銅盤,上面堆放著51000盧比,面額為10至50盧比的現(xiàn)鈔,在參加婚禮的客人們面前交給新郎倌。另有一臺彩電和和沙發(fā),擺放在顯眼的地方,以便參加婚禮的來賓們能夠看到新娘家送給新郎家的嫁妝是些什么東西。其它的嫁妝物品,如家具、廚房用具和首飾等也都開列清單,當著5個人的面交給新郎。
不幸的是,這位新娘的父親送給新郎的嫁妝價值不夠高。新郎想要一輛摩托車,新郎的父母索要嫁妝的價值高于51000盧比(約合1100美元)。結婚之后三年來,新郎家一直在討要更多嫁妝。因為沒有達到目的,新郎就開始對新娘子使用暴力。她的丈夫竟然用一根木棒打得她頭破血流,然后把她捆綁起來,鎖進牛棚里。
目前在印度,因為嫁妝引發(fā)的暴力事件正呈上升趨勢。根據(jù)印度犯罪記錄局統(tǒng)計,印度全國平均每77分鐘就有一位婦女因為嫁妝糾紛而喪命?!笆芎φ呗曉M織”人士表示,由于受到消費主義思潮影響,嫁妝騷擾事件正在上升。新德里婦女委員會的一位名叫瓦沙佳哈官員說:“人們越來越西化,他們追求電視廣告上經常宣傳的高檔消費品,而嫁妝就被當成獲得這些東西的一個捷徑?!?/p>
根據(jù)印度現(xiàn)行法律,贈送和接受嫁妝是被禁止的,違犯者可能面臨5年監(jiān)禁。而婦女維權積極分子們則把該法律稱為“裝飾品”,幾乎從來就沒有實行過。對嫁妝的討價還價仍然是結婚安排之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不過,人們?yōu)榱颂颖芊芍撇?,往往把嫁妝改稱“結婚禮物”。
養(yǎng)女兒是種罪過 醫(yī)生們正在檢查卡姆萊什的大腦是否受到永久性傷害。由印度政府贊助的機構——新德里婦女委員會正在幫助起訴她丈夫,她丈夫因為打了她已經被捕。
新德里婦女委員會主席佳哈指出:“新郎家在索要嫁妝時,變得越來越貪婪。人們普遍認為,隨著印度越來越西化,這種傳統(tǒng)習俗將與其他落后習俗一樣會自動消失。而事實恰恰相反,這些陋習很頑固。男人們辯解說,我只是要姑娘的父母給我買一輛摩托車??墒莿e忘了,姑娘的父母還得給他們購買汽油。于是,他們就會經常到新娘家索要買汽油錢,這不是一次性行為,而是沒完沒了?!?/p>
卡姆萊什的父親密斯瑞拉為了給女兒準備嫁妝省吃儉用了16年。他是一位木匠,每天的收入約125盧比(約合22元人民幣)。而為女兒舉行婚禮和送嫁妝共計花費25萬盧比,其中6萬盧比是他從老板手里借來的。而女婿還索要更多嫁妝,他實在是沒有能力滿足女婿的要求。密斯瑞拉說,他的女兒自從結婚之后,由于婆家討要更多的嫁妝一直遭到凌辱。她丈夫于今年8月把她捆綁起來,丟進牛圈里,好幾天都不給吃喝。最后娘家親戚來了,才把她解救出來。
送嫁妝和舉辦豪華婚禮帶來的沉重經濟負擔是導致印度流行殺害女性胎兒(即把女性胎兒流產掉)的主要原因之一。
重男輕女是根源 新德里婦女委員會主席佳哈已經發(fā)起一場提高人們認識的運動,她向首都新德里各大學派出了輔導員。但是,她本人對這場運動是否能夠取得成功并不樂觀。她表示:“很不幸的是,在印度,即便受過教育的男孩也索要嫁妝,是富人們?yōu)橛《壬鐣钠渌嗽O定了嫁妝標準。我對這種陋習是否能夠被制止,不抱希望?!?/p>
印度教重男輕女。印度婦女一直處于受歧視地位。生了男孩,全家高興,生了女孩就感到倒霉,甚至連生女孩的母親也遭虐待。出嫁時,娘家給的嫁妝少了,到婆家受欺辱,只好忍氣吞聲。許多困難家庭因為掏不起嫁妝,父母干脆把自己的女孩毒死或殺死,結果成為殺害親生骨肉的劊子手。而男孩生來就受優(yōu)待,物色新娘時,男孩也比女孩高貴。結果,男孩就像被拍賣的商品,誰家給的嫁妝多,就娶誰家的女兒。甚至,有的男孩為了獲得更多嫁妝,竟然喪盡天良,把結婚不久的妻子毒死,再婚以后又把女孩毒死,再第三次結婚。
在印度,不僅貧困家庭的女兒出嫁難,就是出身高級種姓的女子之中也有因為嫁妝而無法找到如意郎君。印度種姓制度規(guī)定,高種姓的女子不能下嫁低種姓男子。她們只好一輩子守在家里,過著死灰槁木一般的非人生活。
印度前總統(tǒng)宰爾·辛格曾經嚴厲抨擊嫁妝陋習,表示要消除嫁妝陋習產生的嚴重社會問題。但是,迄今為止,這種陋習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日趨嚴重。(劉治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