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真有意思,是因為從前一切都慢,生命很短,分離一次,許一個愿,寄一封信,都要花很多的時間去等候和想念,耗去那么多的心思和精力,所以還沒來得及去愛另一個人,就已經(jīng)老了,結(jié)果是天長地久。
現(xiàn)在什么都在提速,包括高鐵、網(wǎng)絡(luò)和人走路的步伐等。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去,愛完一個人再去愛另一個人,似乎可在眨眼間完成,還游刃有余。人們生活的效率越高,反而越?jīng)]有耐性,車在路上被堵了一秒鐘,便按喇叭,手機打開的網(wǎng)頁多“加載”了一秒,立即想換一部——最怕等待和磨耗——在感情上,要用三五年的時間去守候一段未確定的感情,或“望夫石”式地久盼一個人重回身邊,已經(jīng)很少見。春秋時那個在橋下約會的尾生,明明情人爽約,卻抱住橋柱不走而被河水活活淹死,在今人看來,他只不過是個腦殘。
也許會想,物質(zhì)可以無限大地滿足人的欲望,按理說情感也可以,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快樂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有眼下的才真實,所以愛完又愛。
也許會說,如果我愛的那個人也一直愛我,兩情相悅,和和美美,誰愿意去折騰啊!白頭偕老是每個人的初衷。但實際上緣滅跟火滅一樣,往往一份情說沒就沒了,毫無辦法。只好在老去之前,馬不停蹄地去愛,一段,一段,填滿此生。
從前和當(dāng)今的情況已不一樣了??此未睦钋逭眨骸啊刂皟?,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币徽咕椭皇峭巴獾挠杲z發(fā)呆,回憶那消逝了的愛情,靜謐、憂傷,意境很美,但換作今天,手機、QQ、微信時時搭通你的神經(jīng),動一動手指,就可與外面的世界——千百個人中的一個發(fā)生聯(lián)系,你無法不躁動,那就躁動吧。
(羅朗/文,摘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