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宏隆
【摘 ? ?要】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迅速地篩選和獲取信息、準確地鑒別信息、創(chuàng)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將是所有社會成員應具備的、如同“讀、寫、算”一樣重要的,終生有用的基礎能力之一。
【關鍵詞】高中 ?信息技術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45
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迅速地篩選和獲取信息、準確地鑒別信息、創(chuàng)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將是所有社會成員應具備的、如同“讀、寫、算”一樣重要的,終生有用的基礎能力之一。加強高中的信息技術教育,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效益,對實現(xiàn)教育信息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本特征。筆者就如何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優(yōu)化信息技術課程淺談以下幾點思考。
一、加強對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認識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轉變?yōu)橐越鉀Q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將再現(xiàn)式教學轉變?yōu)樘骄渴綄W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jù)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jīng)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
所謂“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xié)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chǎn)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叭蝿镇寗印笔且环N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要求“任務”的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培養(yǎng)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二、在高中信息技術課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做到兩個“明確”和一個“加強”
1.信息技術教育不同于計算機教育。更新觀念,明確目標任務。計算機是21世紀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質承擔者和技術支持者,沒有計算機及其網(wǎng)絡技術,就沒有當今社會的高度信息化,因此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計算機、網(wǎng)絡教育是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打破了只能講計算機的“學科”知識的“學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單純學習技術的觀點,加強對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人文、倫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鑒別信息真?zhèn)蔚哪芰拓撠熑蔚厥褂眯畔⒓夹g,使信息技術成為支持學生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2.明確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基礎學科,它是培養(yǎng)所有社會成員應具備的如同“讀、寫、算”同樣重要的終生有用的基礎能力之一的課程。國家新的課程綱要已將它列為政、語、外、數(shù)之后的第五位課程。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歸納為以下四點:
(1)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夠快捷有效地獲取信息;熟練地、批判性地評價信息;準確地處理信息,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信息。
(3)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具有獨立自主的學習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并且有意識的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4)信息道德: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
3.加強對課程整合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各類學科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涉及了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整合的問題。
我們應該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與各類課程的整合,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現(xiàn)有資源,發(fā)揮設備的最大潛力,在有限的物質基礎上,實施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信息技術課程整合通常以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驅動教學,有意識地開展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相聯(lián)系的橫向綜合教學。這些“任務”可以是具體學科的任務,也可以是把學科“任務”包含其中的真實性問題情景,使學生置身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tài)學習過程中。在整合過程中,把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要求作為一個整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強調信息技術服務于具體的任務,學生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學生使用計算機獲取、處理信息就像使用電話、鉛筆、橡皮那樣自然。教師進行“任務”時,要盡可能體現(xiàn)學科整合的思想,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鍛煉,培養(yǎng)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
三、靈活運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確立了“任務驅動”的教學原則。這個原則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創(chuàng)建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zhàn)和激勵學生前進。目前,“任務驅動”教學法已經(jīng)形成了“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