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忠等
糯玉米也叫粘玉米,糯玉米鮮穗煮熟后具有甜、嫩、香、軟的特點,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加之我國人民素有喜食鮮嫩玉米的習慣,糯玉米是一種深受百姓歡迎的糧食兼蔬菜作物。糯玉米無論是鮮嫩果穗、成熟籽粒還是莖稈都有極高的利用價值,合理加工利用可大大提高種植、加工、銷售者的經(jīng)濟效益。糯玉米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shù)要點如下。
1 品種選擇
選擇經(jīng)品種審定、生育期適宜本地區(qū)栽培的高產(chǎn)、抗病、優(yōu)質(zhì)(糯性好、口味純正、質(zhì)地柔嫩)、商品性好(果穗大小一致, 果實飽滿, 排列整齊、無禿尖)、適合市場的需求的品種。
糯玉米粒色有白、黃、紅、黑和花色等,但目前當?shù)囟鄶?shù)為黃色品種。適宜當?shù)胤N植的糯玉米品種有中糯1號、中糯2號、墾粘1號、春糯1號、春糯3號、春糯5號、吉農(nóng)糯1號、吉農(nóng)糯4號、吉農(nóng)糯14號、吉糯6號、佳糯26等。
2 地塊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地勢平坦、灌溉方便、保肥性能較好,具備中等肥力以上的農(nóng)田。前茬作物以玉米、豆類或馬鈴薯等為好。
3 整地施肥
宜秋翻地。春季當土壤化凍10~15厘米時頂漿打壟,實行翻耙、起垅、鎮(zhèn)壓連續(xù)作業(yè)。有條件的地方宜結(jié)合整地推廣秸桿還田,提高地力。
根據(jù)土壤肥力和目標產(chǎn)量確定施肥總量,提倡實施土壤測土配方施肥。可結(jié)合整地每畝施有機肥1000~1500千克、硫酸鉀型復(fù)合肥30~40千克或玉米專用肥30千克作基肥。
4 種植田的隔離
糯玉米的糯質(zhì)特性受隱性基因所控制,開花吐絲期如果有外來其它類型玉米花粉侵入,授了其它類型玉米花粉的玉米籽粒,就失去應(yīng)有的糯質(zhì)特性。變成普通玉米。因此,種植糯玉米必須隔離種植。
4.1 空間隔離,要求種植糯玉米的田塊周圍400米范圍內(nèi),不能種有與糯玉米同期開花的其它類型玉米;或利用山崗、樹林、房屋、高稈作物等自然屏障阻止其它類型玉米花粉傳入,可適當降低隔離標準距離。
4.2 時差隔離:當糯玉米與其它類型玉米種在一起時,要求糯玉米開花期與其它類型玉米的花期相差15天以上。栽培方式:主要有3種,露地直播、地膜直播、育苗露地移栽等。
5 播種
5.1 選種:在播種前要認真選種、浸種,選擇發(fā)育健全、飽滿度好、發(fā)芽率高且純度、整度也高的種子,并曬種2~3天殺滅鐘子表皮的病菌,增加種胚生命力,提高種子發(fā)芽率。
5.2 發(fā)芽試驗:宜在播前10天,進行1次發(fā)芽試驗,確定種子發(fā)芽率,精量播種應(yīng)選擇發(fā)芽率92%以上的種子。種子質(zhì)量應(yīng)符合GB4404.1的要求。
5.3 曬種:播種前將種子在陽光下曬2~3天,有條件的可對種子進行等離子處理。曬種可殺死附著于種子表面的病菌,減輕玉米病害,增強種子活力,提高種子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
5.4 種子包衣:種子包衣是防治苗期地下害蟲、苗期病害和玉米絲黑穗病的有效措施。種衣劑要選用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使用安全、效果好的產(chǎn)品。種衣劑的劑型不同,要根據(jù)各玉米產(chǎn)區(qū)生態(tài)條件、病蟲害種類及品種抗病性不同,因地制宜地進行選用。地下害蟲重的地塊要選用殺蟲劑成分高的種衣劑;玉米絲黑穗病重的選用殺菌劑(戊唑醇)含量高的種衣劑。種子包衣一般在播種前7~10天進行。
5.5 播期:鮮食糯玉米種植應(yīng)根據(jù)市場需求,遵循提早延后、分期播種、分期上市的原則安排播期,滿足市場消費者的需要,提高糯玉米種植的經(jīng)濟效益。
播種方式:露地直播、地膜覆蓋直播、育苗后移栽等。
5.5.1 鮮食類型的糯玉米,為了延長采收期和市場供應(yīng)時間,采用育苗露地地膜移栽、地膜直播、露地直播等播種技術(shù),提早10~20天上市,隨后與大田玉米同期播種和晚10~15天播種,供應(yīng)時間可拖延半月之久。為了延長上市或加工時間,可采取分期播種,搭配種植早、中、晚新的品種。春播早上市最好采用地膜覆蓋。
5.5.2 大棚、溫室育苗,苗齡掌握在3葉期,最好不超過25天,營養(yǎng)缽帶土移栽成活率高。糯玉米育苗結(jié)合地膜覆蓋栽培模式中,可比露地栽培提早15~25天。每公頃用種15~18千克播種。
5.5.2.1 浸種:一般采取冷浸和溫湯方法。冷水浸種時間12~24小時,溫湯(水溫55~58℃)一般6~12小時。也可用0.05%硼酸,0.1%硫酸錳,0.01%~0.05%硫酸銅,0.1%~0.2%硫酸鋅,0.1%鉬酸銨,浸種12~24小時,可以解決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的問題。
5.5.2.2 營養(yǎng)土配置:播種前配置好營養(yǎng)土,一般配比為營養(yǎng)土配比為腐熟有機質(zhì)∶田土的比例為3∶7,每立方米營養(yǎng)土中加入400~600克磷酸二銨和800~1000克硫酸鉀。配置好混勻后,裝入8厘米×8厘米規(guī)格的育苗缽。
5.5.2.3 播種: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每個營養(yǎng)缽播入1粒種子,種子平放。覆土厚度2~3厘米,撒上少許草木灰。
5.5.2.4 播后2~3天苗基本出齊,白天溫度保持25~28℃,夜間不低于12℃,地溫13℃,防止出現(xiàn)徒長苗,以后白天溫度保持22~25℃,夜溫12~15℃,地溫15℃。
5.5.2.5 定植:播種15~20天,糯玉米具備2葉一心或3葉一心時移栽。
5.6 地膜直播是先播種后覆膜,采取開穴播種的方式,每穴點2粒,播后用土覆蓋壟面并噴灑除草劑覆膜。
5.6.1 地膜覆蓋:遇大風后要及時檢查,蓋好被風掀起的地膜,并用土封嚴破口,等苗全部出齊后,要及時打孔放苗,掌握放大不放小,放綠不放黃,陰天突擊放,晴天避中午的原則。放苗后用土封嚴孔口。
5.6.2 及時引苗:當玉米幼苗葉片變綠并頂膜時,應(yīng)及時于無風晴天上午10點前或下午16點后破膜放苗,用土覆蓋好地膜孔。
5.7 露地直播
5.7.1 采用玉米播種機播種,玉米播種機具有播種均勻、深淺一致、行距穩(wěn)定、覆土良好、節(jié)省種子、工作效率高等特點。
5.7.2 人工播種:在精細整地的基礎(chǔ)上,人工穴播,每穴播2粒。每公頃用種30~37.5千克,播種深度一般控制在4厘米上下。
5.8 播種時期:當耕層5~10厘米地溫穩(wěn)定通過8~10℃,即可播種。公頃播量為23~30千克。
5.9 播深:深淺一致,覆土均勻。鎮(zhèn)壓后播深達到2.5~3.0厘米。
5.10 密度:根據(jù)品種的特性、土壤肥力和栽培水平確定種植密度。糯玉米大部分品種雙穗率高,種植密度不易過大。一般種植公頃保苗4.50~5.25萬株為宜,種植密度過大,會造成空稈率上升或果穗偏小、倒伏等現(xiàn)象發(fā)生,反而會降低經(jīng)濟效益。中、晚熟品種生育期長,植株高大,莖葉繁茂,應(yīng)適當稀植公頃保苗4.5~5.0萬株;植株矮小的早熟品種應(yīng)適當密植,公頃保苗5~5.5萬株。
6 田間管理
6.1 適期間苗定苗,中耕除草,培土、查田補種。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4~5葉期間苗,6~7葉期定苗,及時檢查出苗情況,發(fā)現(xiàn)缺苗用早熟品種進行補種。
6.2 去除分蘗:糯玉米比普通玉米更容易產(chǎn)生分蘗,因分蘗要消耗養(yǎng)分應(yīng)及時去除,及時去除分蘗和多余雌穗,促進莖葉粗壯,防止倒伏,提高糯玉米品質(zhì),去蘗時間宜早不宜遲,一般要去兩次,第一次在分蘗出現(xiàn)時進行,7~8天后再去一次。
6.3 人工授粉:使穗結(jié)滿粒,減少禿尖,因為在吐絲散粉期間,如遇到高溫、大風、下雨等不利氣候條件,會使授粉不良,影響產(chǎn)量,人工授粉上午9~10點,人工用竹竿或者繩子拉動植株上部,以增加授粉量。
6.4 追肥:可采用1~2次追肥。拔節(jié)前(6~7片葉)和大喇叭口期追肥,追肥部位距植株10~12厘米,深度5~7厘米。追純氮總量不超過75千克/公頃。每次施肥應(yīng)結(jié)合松土、培土、清溝,進行中耕除草,盡量深施。
6.5 澆水:在苗期、抽穗至灌漿期如遇干旱,及時澆水。
7 病蟲草害防治
7.1 原則:堅持“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基礎(chǔ),優(yōu)先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技術(shù),輔之化學防治應(yīng)急控害措施。藥劑選擇應(yīng)符合NY/T393的要求。
7.2 對象:玉米的主要防治對象為:玉米絲黑穗病、大斑病、地下害蟲、玉米螟、粘蟲、蚜蟲、雜草等。
7.3 藥劑防治
7.3.1 地下害蟲,種子包衣或土壤處理,可選用3%辛硫磷水乳種衣劑低毒1∶30~40(藥種比)種子包衣;或3%辛硫磷顆粒劑45~60千克/公頃。播前溝施;或300克/升氯氰菊酯懸浮種衣劑1∶500~600(藥種比)種子包衣。
7.3.2 絲黑穗病、蚜蟲,種子處理,可選用6.5%戊·氯·吡蟲啉懸浮種衣劑1∶70~80(藥種比)種子包衣(防治絲黑穗病和金針蟲);或21%戊唑·吡蟲啉懸浮種衣劑1∶125~250(藥種比)種子包衣(防治絲黑穗病和蚜蟲)。
7.3.3 大斑?。翰シN前可選用抗耐病品種,進行品種合理布局和輪換??共×θ醯钠贩N可適當早播,增施農(nóng)家肥,防止后期脫肥;或適當稀植,公頃保苗在6萬株以下。
7.3.4 玉米螟
7.3.4.1 發(fā)病初期選用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450~750毫升/公頃噴霧,間隔10~20天,連續(xù)施藥2~3次。
7.3.4.2 幼蟲期可在春季越冬代玉米螟老熟幼蟲化蛹前,采用白僵菌封垛防治;或在大喇叭口期用200克/升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45~75毫升/公頃噴霧,安全間隔期14天,每季最多使用次數(shù)2次;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8000IU/mg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1500~3000克/公頃噴霧。
7.3.4.3 成蟲期(6月份)可采用頻振式殺蟲燈,每3~5公頃一盞。
7.3.4.5 卵期(在6月25日前后和7月1日前后)可采用赤眼蜂防治。
7.3.5 粘蟲:低齡幼蟲期可選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240~300毫升/公頃噴霧;或50克/升S-氰戊菊酯乳油150~300毫升/公頃噴霧,安全間隔期50天,每季最多使用次數(shù)3次。
7.3.6 雜草
7.3.6.1 播后苗前可選用50%乙草胺微乳劑3000~3750毫升/公頃,或720克/升異丙甲草胺乳油2250~3000毫升/公頃,土壤噴霧。
7.3.6.2 苗后可選用15%硝磺草酮懸浮劑750~975毫升/公頃,莖葉噴霧;或288克/升氯氟吡氧乙酸異辛酯乳油,650~1050毫升/公頃,噴霧(防治闊葉雜草)。
8 采收
適時采收是保證鮮食糯玉米品質(zhì)的關(guān)鍵。糯玉米鮮穗采收應(yīng)在吐絲后20~25天,此時風味佳,適口性好,是最佳采收期。在果穗外觀上判斷果穗苞葉有點松,花絲干枯變黑褐色,剝開果穗苞葉籽粒有光澤,軟硬適中,此時采收最佳。采收后24小時內(nèi)上市加工或青貯。一般清早或傍晚采收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