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雨
他們是一群8至11歲的孩子,他們來自農(nóng)村,他們租住在城市的一角,他們苦練跳水兩年。幾天后他們將接受檢閱,然后回家,一切將恢復平靜,因為他們是業(yè)余隊。
最后一堂訓練課
上午10時,跳水館里一片熱鬧。9歲的倪佳迅速爬上3米高的跳臺,排在同伴們的后面,等待下一跳的開始。幾個小伙伴們蜷縮著身體,打著哆嗦,剛剛從水里鉆出來,身上的水滴沒有擦去,顯得有些寒冷。
幾分鐘后,幾個同伴陸續(xù)完成自己的一跳,倪佳迅速來到跳臺邊緣,目光投向臺下池邊的教練,做好準備。得到教練的命令后,她向前一躍,鉆入水中,然后迅速鉆出水面,再次將目光投向教練,希望得到教練的指正。之后再次回到跳臺,開始自己的下一跳。101、102、103……一個動作重復多少次,倪佳自己都不知道,直到教練認為可以跳下一個動作為止。
整個跳水館里,除了倪佳和自己的同伴外還有一些大哥哥大姐姐,但除了教練的喊聲、水花聲和偶爾因動作精彩出現(xiàn)的教練和同伴們鼓勵的掌聲外,現(xiàn)場顯得格外安靜,一切都在默默地進行著,孩子們彼此之間似乎也在較著勁。
這是倪佳和同伴們的最后一堂訓練課,明天開始他們就將進行休息調(diào)整,幾天后跳水比賽將在這里舉行,自己的父母也將來觀戰(zhàn)。訓練了兩年,能不能拿到冠軍,能不能表現(xiàn)出色,贏得省隊教練們的青睞,將關(guān)系到他們的未來,孩子們倍感珍惜。
而對孩子們來說,或許這是他們這一輩子最后一堂跳水訓練課。
全部來自農(nóng)村
9歲的倪佳兩年前被選入學校的跳水隊接受訓練,2012年7月隨教練胡旗軍來到省跳水館訓練至今。
隨同胡旗軍教練一道前來的,除了倪佳,還有董子陽、胡瓊丹、丁繼霞、朱子怡、王子辰、盧宏宇、李浩、孫明浩、彭躍明、董超凡等十個孩子,當時他們最小的只有6歲,最大的也只有9歲。他們都來自農(nóng)村,他們的父母幾乎都在打工。
他們從不會水開始,從一個個簡單的基本動作開始,教練胡旗軍手把手教,每天除了基本功外,就是動作訓練,一遍一遍,從不會到熟悉。功夫不負有心人,這11個孩子,在2012年和2013年舉行的省少兒跳水錦標賽中,連續(xù)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僅2013年,孩子們個人就拿到15枚金牌,12枚銀牌。
教練是“爸爸”
今年56歲的胡旗軍是孩子們的教練。胡旗軍年輕時從省隊退役后先后從事體操、技巧、跳水等項目教練已經(jīng)30多年。然而在孩子們看來,他不是教練而是爸爸。自從2012年7月3日開始訓練那一天開始,孩子們就以“爸爸”來稱呼胡旗軍,這讓胡旗軍倍感溫暖和自豪,他也向孩子們傾注了全部的心血。
為了讓孩子們得到更好的訓練和生活,跳水隊在省體育局大院里租住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民房,胡旗軍讓自己的妻子來幫孩子們燒飯、洗衣,照顧孩子們的起居,后來又將自己剛剛從省跳水隊退役的女兒叫來協(xié)助自己訓練孩子,并擔任孩子的文化課輔導老師。就這樣,孩子們又有了“媽媽”和“姐姐”。跳水隊儼然就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爸爸”對孩子們很親切,但訓練起來卻十分嚴格。在這兩年里,“爸爸”給孩子們制定了嚴格的作息時間,每天早晨7:20起床晨練,然后早餐,上午9時準時抵達跳水館訓練,直到11:30結(jié)束,午餐后休息,下午上文化課或者訓練,晚上孩子們可以看電視,但晚上10點必須休息。
業(yè)余隊的規(guī)則
再過幾天,運動會跳水單項比賽將在孩子們訓練了兩年的省跳水館舉行。隨著比賽時間逐漸臨近,胡旗軍的心情也變得復雜起來。一方面,孩子們在接受兩年訓練之后,將交出一份什么樣的答卷讓他擔心。另一方面,隨著比賽的結(jié)束,孩子們就將和他分別,要么入選省隊集訓,要么回歸學校課堂學習。兩年時間建立起來的不僅僅是師生情,還有父子情。胡旗軍當教練30多年,帶過的學生超過200人,經(jīng)歷很多,然而每當此刻,他心里總是五味雜陳。
訓練兩年,要么回家,要么選入省隊集訓,這就是業(yè)余隊的規(guī)則。
對倪佳和10名小伙伴來說,這兩年訓練吃了不少苦,但是能夠進入省專業(yè)隊集訓的機會有多大?除了考慮體質(zhì)、天分、長相因素外,還要看能力和運動天賦等。其他人則會回到小學繼續(xù)從事文化課學習。即使極少數(shù)能夠進入省隊集訓,幾個月下來如果不適合還將被淘汰。當然即便進入省專業(yè)隊,能否進入國家集訓隊最后也要看成績。胡旗軍的女兒在省跳水隊訓練了8年,未能進入國家集訓隊,如今退役后開始輔助父親從事跳水教練。
“這就是體育的規(guī)則。”胡旗軍說,自己也是從這條路上走過來的,從業(yè)余到專業(yè),從專業(yè)再回歸?!暗珡奈春蠡谶^!”
業(yè)余隊是體育基石
傍晚,當孩子們和“爸爸”、“姐姐”回到出租房里,看到“媽媽”做好熱騰騰的飯菜等著他們時,一股溫暖立即涌向心頭。兩年的時間,孩子們隨著胡旗軍遠離家鄉(xiāng),在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里摸爬滾打,不知道10天后比賽結(jié)束,孩子們離開時會是一個怎樣的情形,盡管胡旗軍說自己還會開始新一輪挑選和訓練,盡管胡旗軍說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分別,但從他的眼神中依然可以看出絲絲不舍,更何況孩子們。
苦盡未必甘來,這就是體育的現(xiàn)實,但我們卻不能因此而放棄。業(yè)余隊是中國體育事業(yè)的基石。倪佳、董子陽、胡瓊丹、丁繼霞、朱子怡、王子辰、盧宏宇、李浩、孫明浩、彭躍明、董超凡這11個孩子便是其中的一份子。胡旗軍說,他們中間的幾個可能會進入省隊集訓,保不準他們中間會有人會出現(xiàn)在奧運賽場。中國并不缺乏優(yōu)秀的跳水運動員,但正是有他們這些基石,中國跳水才會顯得那么強大。
體育運動就是這樣,基石強大必造就國家強大。如果中國足球也能夠像巴西那樣有著無數(shù)的業(yè)余隊,有著龐大的基石,那么我們的足球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就不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