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博
摘 要:《社會科學文獻檢索》(增訂本)是由趙國璋、朱天俊、潘樹廣主編的一部文獻檢索類教材。既注重文獻檢索的基礎(chǔ)知識,又兼顧檢索文獻與方法的實用性,為廣大初學者提供了治學門徑。
關(guān)鍵詞:文獻;檢索;工具書
《社會科學文獻檢索》修訂本既保留了原書的精華,又做到了與時俱進,增加了許多更實用、更貼近現(xiàn)代生活的新內(nèi)容。本書不是一人專著而成,具有集思廣益的特點,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缺點與不足。通過對此書的仔細研讀,我認為出本書有以下特點:
第一,編排合理、詳略得當。本書分為文獻編、工具編、檢索編和附編四個部分。文獻編從圖書、報刊、機讀文獻等方面對文獻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工具編則重點為我們介紹有關(guān)檢索工具的類型和具體的排檢方法。這樣編排體現(xiàn)了由理論過渡到實踐,做到了層次清晰、循序漸進。檢索編是本書的重點內(nèi)容,包括目錄、字典、詞典、人物資料的查檢,對計算機文獻檢索也做了詳細介紹,為我們進行學術(shù)查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第二,內(nèi)容豐富。本書對古今中外的很多書籍都有介紹,做到了用有限的篇幅內(nèi)介紹最廣博的知識。例如,檢索編中“典章制度的查找”一節(jié),詳細介紹了我國各代典章制度的相關(guān)知識。再如,法學方面,介紹了《法學大辭典》,有關(guān)經(jīng)濟的也有《經(jīng)濟大辭典》,以及哲學、宗教方面的對《中國哲學史教學資料選輯》、《中國佛教史籍概論》的論述。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之間都相互關(guān)聯(lián),了解一個時期,不僅僅要從文學入手,更要了解當時社會的經(jīng)濟、政治、制度各個方面,才能夠全面把握這個時期各領(lǐng)域的成就及特點。本書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檢索知識,提高了學生的檢索能力,為以后的研究治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第三,實用性強。本書有較高的實用性,選取的工具書也是比較易得的,學生能夠邊學習理論知識,邊進行動手檢索實踐。尤其是對重要工具書的使用方法做了詳細介紹在介紹古籍叢書目錄時,作者對《中國叢書綜錄》結(jié)構(gòu)安排、內(nèi)容都做了詳細介紹,并且分別用實例完整地講述了總目、子目、索引各冊的查找方法:書后附“全國主要圖書館收藏情況表”反映41所圖書館收藏叢書的有無全缺。
第四,在介紹一種書目的同時,對與其相關(guān)的圖書一并介紹,有利于學生充分掌握有關(guān)文獻,為治學研究提供基礎(chǔ)。例如117頁介紹《四庫全書總目》的同時,一并介紹了《四庫提要辯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四庫提要訂誤》等,這為我們研究利用《四庫全書總目》提供了補充資料。
我們要以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來看待。通過對《社會科學文獻檢索》的研讀,我發(fā)現(xiàn)了本書中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第一,內(nèi)容編排上,對個別書籍介紹有些重復,使人感到知識點零散。在第二編工具編的第六章“工具書的類型”中,對字典、詞典、百科全書已經(jīng)做了介紹,然而本書第三編檢索編第十章字詞的檢查第一節(jié)又對字典、詞典做了詳盡的介紹,閱讀過程中,難免讓人有知識點介紹不系統(tǒng)、重復零碎之感。
第二,對某些書目介紹的詳略安排不是十分合理。某些書目介紹得詳盡,而而些重要書目介紹則過于簡潔。例如,在檢索編第一節(jié)“古今圖書的檢索”中,對馬克思主義文獻目錄中列出的每一本著作都做了大篇幅的介紹,對比較重要的文獻經(jīng)典卻缺乏詳細的介紹說明。如第127頁,莫友芝撰《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和傅增湘所作《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只作為《(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的參考書目進行簡單介紹。
第三,由于本書不是一人撰寫而成,難免由于校對不精出現(xiàn)失誤。下面指出本書在校對上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1)概念定義上的失誤。第113頁對古籍的定義“古籍”是“中國古代書籍的簡稱,主要指書寫或印刷于1911年以前,反映中國古代文化,具有古典裝訂形式的書籍。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行業(yè)標準古籍定級標準》”中,對古籍的定義是“書寫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國古典裝幀形式的書籍。
第126頁“《中國叢書廣錄》收錄包括臺灣地區(qū)出版的新編叢書共3207種”《中國叢書廣錄》的序言中明確著出該叢書收書3279種。
(2)年代、人名、書名的錯誤。
第9頁,《四庫全書》乾隆四十六年(1782)十二月修成第一份。而第115頁又說“初稿完成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據(jù)《中國歷史紀年表》(萬國鼎中華書局,1978)所查,乾隆四十六年應該是1781年。前后不一致,屬于校對不精。
第20頁,《文苑英華》宋李昉等奉敕編。太平興國七年(928)至雍熙三年(987)編成。雍熙元年是984,雍熙三年應該是986年?!吨袊鴼v史年代簡表》、《中國歷史紀年表》均記“雍熙三年為公元986年”。
第143頁《明清間耶穌會士著譯提要》(十卷),徐宗譯撰,中華書局,1949。經(jīng)查證,應該是《明清間耶穌會士譯著提要》,作者是徐宗澤。
總之,《社會科學文獻檢索》凝結(jié)著專家學者的心血,雖然有一些失誤,但瑕不掩瑜,是一部非常適合我們學習研究的實用型著作。
參考文獻:
[1]趙國璋主編.社會科學文獻檢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王彥坤編.文史文獻檢索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3]萬國鼎編.中國歷史紀年表[M].北京:中華書局,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