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凌
很多時候,我們都敗給了看似沒意思的小事情。
我所在的這條小街東西兩邊有很多小商店,賣的也都是日用小百貨,物品的種類、價格相差無幾。只是很多人都喜歡進(jìn)東面中間的“客悅”商店,進(jìn)去后質(zhì)量、價格一概不問,直接拿東西付錢。
那家小店跟別的店唯一不同的是店門口的臺階上擺著好些花。花盆呢,多是廢品利用:不是破了沿兒的塑料盆,就是白色泡沫箱子,還有食用油的塑料桶剪去上半部分等等,反正沒正兒八經(jīng)的花盆?;▋鹤匀灰膊幻F,吊蘭、擎天、繡球花、鋪盆草等,都是剪一枝插入就可成活的。
愛花的人,一定心地柔軟;如此接地氣地養(yǎng)花,當(dāng)然熱愛生活,不會忍心用假貨欺騙顧客。這樣想的人一定不會只有我一個,小店生意的紅火就是力證。
有一次,開著小貨車跟著后勤處的老王去買掃帚。
進(jìn)了南關(guān)市場,兩排都是賣掃帚簸箕的,老王看都不看,一直往前走。走到盡頭,他卻說:“可能她今天有事沒來,明天再來看?!蔽揖图{悶了:是買掃帚有技術(shù)含量,還是他想照顧熟人的生意?
第二天再陪他前去,才發(fā)現(xiàn)他要買的掃帚跟別的還真不一樣:掃帚把用布纏得瓷瓷實實,掃起來不扎手。掃帚很多,纏的布顏色、質(zhì)地也不相同,看得出都是舊布料,可的確給使用者帶來了方便。我們先買了半學(xué)期用的,一個班發(fā)五把,共50個班。
事情是小,可用心如此,她的生意能不好嗎?
我所在的這條小街還有好幾家面館。我喜歡去較遠(yuǎn)的那家,卻與量大味美無關(guān)。
到那家店里,客人一掀開門簾,老板娘就會滿臉是笑地打招呼:“來了,趕緊坐?!蹦且笄跇?,好像客人都是她家金貴的親戚。要調(diào)味了,她會不厭其煩地問客人:“有忌口的沒?辣子、醋放多少?”
附近面館是不少,可這家并不高檔的面館,生意就是好。
很多人在很多時候,都敗給了“沒意思”。很多沒意思其實都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