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摘 要:日本當代最重要的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創(chuàng)作了大量成功的作品。他的作品中對社會問題和人性的執(zhí)著探究尤為具有魅力?!都t手指》這部作品即其創(chuàng)作后期社會推理代表作之一。小說散發(fā)的藝術(shù)魅力與蘊含的社會價值值得我們欣賞并深思。
關(guān)鍵詞:東野圭吾;社會派推理小說;紅手指;人性
東野圭吾式日本家喻戶曉的推理小說家,有“出版社的印鈔機”之稱。其大量作品被日本國內(nèi)、亞洲其他國家改編成電影、電視劇,隨著我國引進、網(wǎng)絡平臺的開放,《神探伽利略》系列等熱播劇進入國人視野,東野圭吾這個名字也越來越多的被國人所熟知。本文旨在探討東野圭吾社會派推理小說《紅手指》的藝術(shù)魅力和社會價值。
一、東野圭吾與其作品
東野圭吾,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其早期作品多為精巧細致的本格派推理,偏重情節(jié)的設置和故事的娛樂性,代表作有《放學后》。中期作品涉及懸疑、科幻、社會等多個領(lǐng)域,逐漸開始突破傳統(tǒng)推理的框架,代表作有《宿命》、《分身》等。后期作品更關(guān)注社會現(xiàn)實,引發(fā)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代表作有《彷徨之刃》《紅手指》等。二、東野圭吾與社會派推理小說
社會派是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興起的推理小說的一種流派。社會派推理小說注重運用邏輯推理的手法,且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和批判精神,已成為日本當代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開創(chuàng)者是松本清張。東野圭吾曾在采訪中說道,松本清張是對其影響最深的人。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大致可分為四類:本格派推理、幽默派推理、懸疑派推理和社會派推理。其中,屬于社會派作品的有《白夜行》、《湖邊兇殺案》、《秘密》、《信》、《紅手指》等。這些作品均顯示了東野圭吾對社會的反思和對人性的執(zhí)著。
二、解讀《紅手指》
《紅手指》是東野圭吾“加賀系列”的第7部小說?!都t手指》的知名度雖不及東野圭吾最受歡迎的兩部作品《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涉及這部小說的研究也是寥寥無幾。但是這并不代表《紅手指》不值得被人們重視和研究。
故事發(fā)生在一個普通的日本家庭,五十出頭的前原昭夫下班后發(fā)現(xiàn)一名女童死在自家后院.而兇手正是他十五歲的兒子直巳,在妻子八重子的百般阻撓下,昭夫為了“保護”兒子和家庭,放棄了去警察局自首的念頭,并嫁禍給自己的母親——身患老年癡呆癥的前原政惠。然而,這本小說的獨特之處就從刑警加賀攀一郎看穿真相的一刻開始。加賀看出昭夫說謊之后并沒有立即戳穿他的謊言,而是對同是刑警的表弟松宮說:“刑警并不是只破案就夠了。什么時候破案、怎么破案才是最重要的。這個家里有隱瞞的真相,但不應該在警察局的審訊室里強迫他們說出來。必須在家里,讓他們自己說出來?!边@段也被公認為本書中最經(jīng)典的話。于是,一場感人肺腑的人性救贖展開了序幕,并令所有推理小說的“華麗較量”都黯然失色。
《紅手指》這個題目來源于書中忠老年癡呆癥的老太太前原政惠(實際上并沒有真正患老年癡呆癥,只是為了疏遠冷漠的兒子和媳婦,同時也為了體驗患過老年癡呆癥的老伴死前的感受而偽裝出來的)利用口紅將自己的手指染紅,以此證明自己不是殺人兇手,并希望兒子能說出真相。然而.昭夫并沒有發(fā)現(xiàn)母親的良苦用心,反而一味地包庇兒子的罪行。他甚至認為,母親一定也愿意犧牲自己來救孫子.直到警察要帶走前原政惠時,昭夫看到掛在母親拐杖上的名簽——他小時候親手做的送給母親的第一份禮物時,良知未泯的他才最終懸崖勃馬。故事中最諷刺的橋段莫過于,當昭夫的兒子直巳被帶到警局審訊時,一直閉口不語的直巳平靜下來后說的第—句話居髂是:“……都是父母不好”。至此,昭夫所謂的對兒子的保護和愛,終于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小說的主角也終于不再是偵探,而是人性本身,小說的重點也終于不是推,而是對人性的反思。
《紅手指》直面缺失的親情之愛——悲涼的社會現(xiàn)實。兩個母親——前原八重子和前原政惠,面對她們各自犯錯誤的兒子的兩種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八重子一味地占有和溺愛兒子,甚至在得知兒子殺人后以“為了兒子的前途”作為托辭,千方百計阻撓丈夫報警自首,她認為自己這么做是在拯救自己的兒子;相反,政惠并沒有如昭夫期望的那樣“犧牲自己來救孫子”,而是不斷地用自己的方式提醒兒子懸崖勒馬,勇敢面對錯誤。顯然.八重子錯了,錯在她不懂什么是親情之愛。她所謂的對兒子的愛,不僅使兒子成為一個自我封閉、殘忍的殺人兇手,還使之成為了一個不思悔改的社會敗類;而政惠的兒子昭夫在最后時刻實現(xiàn)了自我的救贖。雖然這過程依然令人唏噓不己。一個父親兼兒子——前原昭夫,母親和兒子之間的選擇,亦是是與非的選擇。昭夫真的愛這兩者嗎?也許他愛兒子直巳,否則也不會為之鋌而走險。然而當?shù)弥獌鹤釉趯W校受到欺負時,他的態(tài)度卻是粗暴的訓斥和逃避;也許他愛母親政惠,否則也不會有最后的自我救贖,然而他卻把患病的母親視為累贅包袱。對母親的關(guān)心和尊重也只是流于表面,內(nèi)心卻避之不及。難怪他對自己母親的認識還不如身為外人的加賀。歸根結(jié)底.昭夫亦不懂什么是親情之愛。
由此可見,親情缺失的社會現(xiàn)狀實在令人汗顏。在充滿競爭和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人們?yōu)榱俗非蟾玫纳钇疵嘏χ?、奮斗著。但是,大多效人在獲得物質(zhì)利益的同時。卻丟失了比物質(zhì)更寶貴的東西——親情。
三、結(jié)語
《紅手指》是一部讓讀者欲哭無淚的作品,字里行間充滿了現(xiàn)實的悲涼。東野曾在訪談中談到:“人性的獨白、社會的炎涼.這些是人類永遠需要關(guān)注的命題,永遠不會過氣?!边@些命題確實需要我們深思與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