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建林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環(huán)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為了及早的達到景觀效果迅速發(fā)揮經濟效益,因此,在園林施工過程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大樹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但是,由于樹木的成活率較低而且造價較高,不但影響了整個工程的景觀效果,而且也極大的增加了工程成本。因此如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降低工程成本。已成為工程成敗的關鍵因素。該文將從技術角度闡述大樹移植的整個過程。
關鍵詞:大樹 栽植 選苗 起苗
中圖分類號:S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c)-0109-01
1 選苗
(1)大樹移植盡量選擇假植苗,或者在苗木生長地提前
斷根來促進須根的萌發(fā),從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盡量選擇鄉(xiāng)土樹種,使其更好的適應當?shù)貧夂驐l件有利于苗木的成活。
(3)盡量選擇生長健壯的苗木,沒有病蟲害以及機械損傷。
2 起苗
大樹移植一般選擇帶土球移植,土球大小為樹木胸徑的8~10倍,高為土球大小的2\3。若反季節(jié)栽植時,土球還要適當加大。
起苗前,首先用4根硬木桿提前對所挖的樹木進行支撐,防止在挖掘過程中出現(xiàn)樹木的倒伏,傷及作業(yè)人員,然后以樹干為中心,以樹干的8~10倍為半徑畫圓。其次清除圓內浮土(避免在苗木挖掘或吊裝過程中土球破損),在沿圓圈外側開挖環(huán)形溝,溝的寬度大約為40~60cm,要留有足夠的工作面,保證作業(yè)人員作業(yè)方便以及安全。當土球挖掘至要求土球高度的1\2時,逐漸縮小土球的直徑,即向圓心進行掏挖,掏挖至土球的要求高度時,土球底部的直徑約為土球上部直徑的1\2。然后將底部的主根用鋒利的鐵鍬或手鋸進行斷根處理,但要保留少量的細小須根,防止樹木出現(xiàn)倒伏現(xiàn)象,待吊裝時在進行完全斷根。
對劈裂根要進行修剪,剪口>2cm的傷口要用傷口涂膜劑進行防腐處理,避免根系病害的發(fā)生,從而影響樹木的成活。
土球挖掘完后,為了避免吊裝、運輸過程中出現(xiàn)散球現(xiàn)象,一般要對土球進行包裝。土球包裝一般分為硬包裝和軟包裝兩種。在現(xiàn)實生產過程中經常采用軟包裝的形式,通常采用草繩對土球進行包裝,土球包裝前先用水將草繩充分浸透,保證草繩與土球接觸緊密。打包時,先用草繩沿土球的中部橫向纏繞5~6圈做為土球的腰箍,然后將草繩的一端系在樹木的根莖部位,沿土球縱向纏繞土球,一般情況下,土球上部草繩的間距大約為10cm左右,當土球圖紙較差時可適當加密草繩,或緊貼土球纏一層無紡布或草簾防止出現(xiàn)散球現(xiàn)象。然后再纏繞草繩??v向草繩纏繞完以后,再在土球的中部沿土球橫向纏繞5~6圈草繩。從而保證樹木在吊裝、運輸過程中不出現(xiàn)散球現(xiàn)象。
3 吊裝、運輸
土球打完包以后,先用鋒利的鐵锨對底部進行掏挖,鏟斷須根后,用4 m長吊裝帶都住土球底部,再用一根1 m長的吊裝帶拴在樹干分枝點處(注意兩根吊裝帶的端頭處要等長,防止吊裝時受力不均損傷苗木)。然后將吊裝帶的端頭掛在吊車的吊鉤上,起吊時不要直接用力往上提吊鉤,先左右輕輕擺動吊車的吊臂,使土球底部的須根完全斷裂,然后往上輕輕提起吊鉤,使土球脫離地面。
苗木裝車時,土球朝后,樹冠朝前,樹干與車邦接觸的地方用草繩或其他軟包裝墊好,防止損壞樹皮。一般大樹裝車時只能采用單層碼放方式,切忌土球擠壓。
苗木運輸時,為了減少水分蒸發(fā),盡量避開白天運輸,并在運輸過程中用遮陰網進行遮蓋。若路途較遠時可往遮陰網上噴水。從而減少水分的蒸發(fā)。
4 樹穴開挖
對于大樹栽植,樹穴一般采用機械開挖。樹穴的規(guī)格比土球大40~60cm,深20cm。并清除底部建筑垃圾。若土質膠粘或地下水位較高時,可適當加大、加深土球,然后再在樹穴底部鋪一層厚30cm的碎石,碎石上鋪種植土。然后再樹穴的四周均勻放置4根直徑不小于10cm的硬質塑料管,以便于根系透氣。土質較差時在苗木栽植前可噴灑高錳酸鉀溶液對土壤進行消毒。
5 苗木修剪
苗木栽植前,通過對其修剪來平衡樹勢,修剪時,先剪除病蟲枝、機械損傷枝、重疊枝等。然后再保留原有的樹形的基礎上進行修剪。對于一般的樹種盡量不要進行短截,應以疏枝為主,在修剪過程中不要破壞樹木的原有骨架,尤其是白蠟、國槐等樹種盡量保持或培養(yǎng)其“三股、六叉、十二分枝的樹形。盡量對樹冠內的小枝進行疏剪,這樣既保持了樹木的原有樹形,又有利于苗木通風透光,平衡了樹勢,從而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6 苗木栽植
苗木在栽植前,首先根據(jù)土球的高度進行樹穴內回填種植土?;靥罘N植土的厚度保證苗木土球的上表面高于地面5~10cm,防止土球下沉后低于地面在雨季苗木根部出現(xiàn)積水現(xiàn)象。
苗木在起吊過程中,入穴前先要調整觀賞面,即:樹形飽滿的一面要留在行人較集中的一側。然后將土球慢慢放入種植穴內,土球的中心盡量與樹穴的中心重合,再將樹木調正后,人工回填種植土?;靥罘N植土時要分層回填,每回填30cm厚,就要人工踩實,或用戶粗木桿搗實,使種植土與土球接觸緊密,從而有利于根系生長。
7 苗木支撐
苗木栽植完以后,采用4根松木桿及時進行支撐。支撐高度一般為樹干高的1\2~2\3處。支撐桿與樹干接觸的部位用草繩或軟襯墊進行包裹,防止損傷樹皮。支撐桿的角度分布均勻,保證每根支撐桿受力均勻,支撐桿底部與地面接觸緊密,并用長60~80cm的木撅固定牢固。
8 圍堰、澆水
苗木支撐完以后,沿種植穴的外沿進行圍堰。注意不要將樹盆修在種植穴內,以防澆水時出現(xiàn)種植穴下沉。樹盆的高度高于地面15~20cm,并用腳踩實,防止?jié)菜畷r漏水。
苗木栽植完畢后應立即澆水,澆水時水流不要過急,也不能直接沖刷土球。樹穴內水灌滿后,若水分下沉較快應重新澆一次,保證水分將整個土球浸透。待整個土球浸透且水分完全下滲厚在表面覆一層細土,防止水分蒸發(fā)。以后視天氣情況澆三遍透水。
9 其他保證苗木成活的措施
對于規(guī)格較大且難成活的樹種栽植完畢后,可適當對其樹干注射營養(yǎng)液,并在根部灌生根粉,保證苗木體內營養(yǎng)充足,促進苗木及早發(fā)芽。
若在反季節(jié)栽植的苗木,尤其是氣溫較高的夏季,除保留10%~20%的新鮮葉片外,可對樹冠進行遮陰處理,并用草繩纏繞樹干至分枝點,定期向樹干噴水,防止水分蒸發(fā)。
抗寒性較差的樹種,初冬澆完封凍水之后及時用草繩纏繞樹干,并用土埋置根莖以上。
10 結語
大樹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就要求技術人員要熟練掌握栽植技術,提高成活率,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 陳志遠,陳紅林,周必成.綠化樹繁育種植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 陳有尼.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7.
[3] 王澤民.園林綠化施工技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