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士州
Q老師您好!我的孩子馬上就要4歲了,最近半年不知道怎么了,覺得她越來越不聽話,讓她往東她偏往西,比如,去公園劃船,叫她離岸邊遠點,她不但不聽,反而還往前挪了幾步;外出的時候,怕她著涼給她加上一件衣服,她就是不愿意,死活得把衣服脫下來,講道理,也不聽。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為什么往日的乖乖女變成了蠻橫的小公主?
一位焦急的媽媽
A這位媽媽您好!您的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很多年輕媽媽都遇到了同樣的困惑,其實“逆反”是孩子獨立性發(fā)展的標志。
孩子到了3、4歲的時候,思維方式已逐漸成熟,此時他們對自己的言行有了一定的見解,表現(xiàn)出獨立的愿望。很多時候大人要這樣做,他們偏偏要那樣做,顯得不太聽話了。其實這是孩子思維走向成熟,獨立性開始發(fā)展的一個標志,也是孩子心理成長的一個過程,心理上我們稱之為“第一反抗期”。而這個時期表現(xiàn)突出的就是孩子自我意識開始發(fā)展,喜歡做自己愛做的事情,不希望別人干涉,一旦遭到大人們的制止,就會顯得不聽話。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去做些嘗試:
1多和孩子交流溝通
由于孩子缺乏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做父母的要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告訴孩子錯在哪里,不必非要孩子在嘴上承認錯誤,更不要用責罰的方法懲罰孩子。始終把尊重和信任放在首位,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橫加干涉,讓孩子在父母的信任中,提高責任感和自信心。
2不要一味指責
很多時候孩子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往往幫了倒忙,做父母的不要指責孩子。如孩子在超市里主動幫你拿東西,不小心摔壞了東西,這時候你要把孩子的動機弄清楚,然后告訴他錯在哪里,這樣孩子才會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意見。
3限制孩子的占有欲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父母一味遷就孩子的要求,導致助長了孩子的占有欲,無論吃的、穿的、玩的東西,孩子不費力就能實現(xiàn)。長此以往,孩子會形成自我為是的性格,一旦他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出現(xiàn)叛逆行為。
4掌握一些說話技巧
有時候大人不妨用逆反心理來激發(fā)孩子。像“原來你不會系鞋帶,是吧?”來刺激孩子,有時效果會比從正面說教更好。有時候大人不妨“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學會“蹲”下來,然后輕輕地拍拍孩子的頭和他講道理,孩子自然會對你的話聽得很清楚,而且也很喜歡聽。學會“蹲”下來說話,因為“蹲”拉近了父母跟孩子之間的距離。
5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要做他想做的事的時候,家長要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點,可以借助他的興趣來轉(zhuǎn)移注意力,巧妙地抱住孩子糾正錯誤的做法或想法,不能以粗暴的方式強加干涉。
針對孩子的逆反心理,親子間的溝通尤為重要,無論孩子怎么叛逆,父母都不能用硬碰硬的方式,否則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愈加強烈。做父母的一定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做到既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又不放縱孩子,對不合理的要求用冷處理的方法正確對待,不要以自己的錯誤認識影響到孩子的發(fā)展。
最后,祝你的寶貝越來越可愛,越來越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