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翔 魯衛(wèi)華 張 煜 張金琴 (皖南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安徽 蕪湖 2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短期內(nèi)病情急劇惡化,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1~4〕。本研究旨在探討綜合ICU老年AECOPD患者的預后影響因素,為積極有效治療患者,改善患者預后,降低致殘率及致死率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綜合ICU科住院的112例老年AECOPD患者,符合2007年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指南》中關于AECOPD的診斷標準;排除合并有嚴重心臟疾病、肺栓塞、氣胸、肝、腎疾病患者,男73例,女39例,平均年齡(73.6±9.6)歲。
1.2 研究方法 根據(jù)預后狀況將其分為死亡組及存活組,死亡組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齡(75.3±12.3)歲;存活組患者92例,男60例,女32例,平均年齡(73.2±14.3)歲。對兩組患者平均年齡、體重質(zhì)數(shù)(BMI)、平均體溫、心率、血糖、白細胞水平、血清蛋白、血小板、pH、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血肌酐進行比較,并對兩組患者進行格拉斯哥昏迷評分及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APACHE)Ⅱ;比較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有創(chuàng)通氣率及合并肺心病比例。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t檢驗及χ2檢驗和Logistic回歸分析。
2.1 兩組預后因素比較 死亡組BMI、血清蛋白、pH水平低于存活組,PaCO2、血肌酐水平高于存活組(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預后相關評分的比較 對兩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評分及APACHEⅡ比較后發(fā)現(xiàn),死亡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評分(11.6±2.0)低于存活組(13.3±2.3),APACHEⅡ評分(24.3±3.0)高于存活組(20.6±3.5)(P<0.05)。
2.3 兩組患者有創(chuàng)通氣率及合并肺心病的比較 死亡組患者的有創(chuàng)通氣率(75.0%,15例)高于存活組(22.8%,21例);死亡組患者合并肺心病患者比例(70.0%,14例)高于存活組(29.3%,27例)(P<0.05)。
2.4 老年AECOPD死亡危險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老年AECOPD死亡危險因素有血清蛋白、血肌酐、格拉斯哥昏迷評分、APACHEⅡ評分、有創(chuàng)通氣率及合并肺心病(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預后相關因素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預后相關因素的比較(±s)
組別 死亡組(n=20)存活組(n=92) t值 P值75.3±12.3 73.2±14.3 0.609 >0.05 BMI(kg/m2) 21.3±2.9 25.0±3.8 4.097 <0.05平均體溫(℃) 37.3±1.2 36.7±1.1 2.175 >0.05心率(次/min) 72.3±12.2 74.0±10.4 0.642 >0.05血糖(mmol/L) 8.57±3.2 7.45±2.1 1.950 >0.05白細胞(×109/L) 9.82±2.1 9.17±2.3 1.162 >0.05血清蛋白(mmol/L)27.4±3.9 33.2±3.2 7.056 <0.05血小板(×109/L)112.3±24.7 120.2±34.2 0.977 >0.05 pH 7.21±0.13 7.30±0.11 3.208 <0.05 PaCO2(mmHg) 72.3±14.5 60.4±12.2 3.819 <0.05血肌酐(μmol/L)平均年齡(歲)97.3±13.6 79.2±12.9 5.633 <0.05
表2 老年AECOPD死亡危險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BMI、血清蛋白是反映患者營養(yǎng)狀況的重要指標,pH值是反映患者機體酸堿平衡的重要指標。PaCO2是反映機體酸堿平衡中呼吸因素的重要指標,超過50 mmHg時即表示患者存在呼吸性酸中毒。有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BMI、低蛋白血癥及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是影響AECOPD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5〕。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年齡之間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可能與本研究主要針對老年人,年齡差距不大,也與死亡組患者例數(shù)較少有關。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是醫(yī)學上評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指標,分數(shù)越低則意識障礙越重。APACHEⅡ評分是世界范圍內(nèi)ICU普遍使用的評分系統(tǒng),是檢測和治療急性生理學異常變化的指標。研究發(fā)現(xiàn),APACHEⅡ評分與ICU患者死亡率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即分值越高,死亡率也就越高〔6〕。有創(chuàng)通氣會增加患者的感染概率,肺心病作為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影響患者預后。
1 高遠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治療觀察與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10):9-10.
2 周麗榮,吳坎金,王曉晟,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臨床評價與預后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09;14(3):382-3.
3 呂青蘭.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預后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3338-9.
4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指南〔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1;9(12):115-6.
5 Davaheri-Mergny M,Maiuri MC,Kroemer G.Cross talk between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by caspase-mediated cleavage of Beclin〔J〕.Oncogene,2010;29(12):1717-9.
6 He C,Bassik MC,Moresi V,et al.Exercise-induced BCL2-regulated autophagy is required for muscle glucose homeostasis〔J〕.Nature,2012;481(7382):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