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多極化、經(jīng)濟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更加全面,擁有健康心理,較強心理承受力的人才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而心理承受力的培養(yǎng)必須從基礎教育著手,基礎教育階段是培養(yǎng)心理承受力的關鍵階段。可如今小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問題日益凸顯,因此,對小學生進行心理承受力的培養(yǎng),應成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
一、小學生心理承受力的現(xiàn)狀
近年來關于小學生極端行為的報道屢見不鮮,反映出當代的小學生的心理承受力普遍較低。將近五成的小學生無法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無法承受來自學習及人際關系變化的壓力。這些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或者是家里的小皇帝或者小公主。
通過觀察,小學生心理承受力較低的表現(xiàn)主要是:無法與同學和諧相處、缺乏信心、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獨立能力較差、無法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足等。這些不良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嚴重扭曲了小學生正常的社會生活且影響他們的健康發(fā)展,壓迫、限制了小學生的旺盛精力和創(chuàng)造的精神與能力。
小學生心理承受力的狀況并不盡如人意,小學生心理承受力問題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了幫助小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對小學生進行心理承受力的培養(yǎng)刻不容緩。
二、影響小學生心理承受力的因素
導致小學生心理承受力低的因素有很多,歸結起來主要是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個性認知因素三個方面。
首先是家庭因素。家長是小學生的首任“教師”,家庭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基本場所,因此家庭氣氛、家庭結構、家長的言行及教育態(tài)度、方式等都影響著小學生心理承受力的培養(yǎng)。因此可以說家庭原因是導致小學生心理承受力低的主要因素。①嚴愛不合理。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十分嬌慣溺愛,過分保護,包攬家務,事事包辦代替,使小學生養(yǎng)成了自我中心、任性、自私、專橫、享受、懶惰、過分依賴他人、習慣推脫責任等不良行為習慣,十分不利于孩子心理承受力的培養(yǎng);②期望值過高。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致使孩子學習升學壓力過大,有的孩子感覺學習困難,前途無望,再加上沒有正確的指導,極易走上極端;③缺乏理解溝通。多數(shù)家長在孩子進入小學后,所關心的只是孩子的學習成績,還不時的給孩子施加壓力,而對于孩子的情感世界卻不太在意。
其次是學校因素。以分數(shù)為評價標準的應試教育依然是教育的主旋律,這嚴重扭曲了教育的本質。①學校教育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知行不一”的問題,心理教育意識淡薄。應試教育導致分數(shù)越來越成為學生的命根。學生在各種負擔的重壓下,心理承受力備受挑戰(zhàn),長此以往,十分不利于小學生心理承受力的培養(yǎng)。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夠,方法簡單。雖然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已經(jīng)越來越引起重視,但心理教育的實施受師資等條件的限制,普及不夠,方法較簡單。由于對小學生缺少必要的心理生活指導,小學生的日常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心理承受力問題日益凸顯。
再次是個性認知因素。人們生活節(jié)奏逐步加快,社會生活方式和思想價值觀念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使人們的心理也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如果調整不好,適應不了飛速變化的環(huán)境與壓力,便極易形成心理承受力低等問題。①消極信息增多。當今社會各種傳媒手段飛速發(fā)展,社會中的消極因素日益增多,由于好奇心的驅使,小學生更傾向于接受新事物,喜歡探究各種新鮮事物。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多種多樣的消極因素和不良信息,小學生極易受到感染,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②缺少識別能力和分辨能力。由于小學生的個性還不穩(wěn)定,識別能力較低,往往是自發(fā)的、不知不覺的接受社會方面的消極影響。
三、培養(yǎng)小學生心理承受力的措施
首先,應強化挫折教育,提高小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家庭、學校要多為孩子滲透挫折教育的思想,多為孩子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讓他們在挫折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成敗觀。家長一定要改變對孩子過分溺愛的教育方式,要讓孩子有機會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不要代替孩子做好一切打算,要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鍛煉自己的自理自立能力,讓孩子知道生活不是你一帆風順的,生活是由一個個困難與挫折組成的。另一方面還應教給他們采取一些積極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使他們能夠充分發(fā)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減輕或免除心理壓力,恢復心理平衡,化消極反應為積極反應,以逐步培養(yǎng)起他們對挫折的掌控力。
作為家長,要指導孩子運用合理的方法策略戰(zhàn)勝挫折,在挫折面前不低頭,冷靜分析,養(yǎng)成迎難而上,沉著冷靜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幫助孩子戰(zhàn)勝挫折。
作為學校,首先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讓教師認識到對小學生進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在學習中注意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師不僅要重小學生的成績,還要注意小學生的思想心理教育,逐步提高小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同時學校要不時的組織小學生進行心理指導,或者創(chuàng)設挫折教育情境,培養(yǎng)小學生的心理承受力。
其次,應調整期望目標,正確認識自我和評價自我。小學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和幻想,對自己的能力、特長缺乏全面正確的認識,目標定位盲目性較大,自我評價一般偏高。這是他們的一個弱點。正是由于這個弱點,他們中的很多人盡管實力不足,但期望、目標很高。期望越高,導致失望越大,由此而產(chǎn)生的挫折感越強。在認識自我和評價自我方面,小學生缺乏方法,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點,對于如何正確認識自我毫無頭緒。教師可以指導他們正確認識評價自我??梢越唤o他們靜下心來,在紙上羅列出自己的優(yōu)點與缺點;可以通過與爸媽談心來了解自己;也可以通過擴大交往,通過與同學或好朋友的相處來了解自己;可以通過學習成績、活動效果來評價自己。因此,家長和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條件確立適當?shù)哪繕?,這不失為減少挫折帶來的壓力,提高心理承受力的有效措施。
作者簡介:
徐計生(1962~)男,河北邢臺縣人,畢業(yè)于河北省教育學院,小教一級教師,主要從事小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