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教師完成其“傳道”、“授業(yè)”、“解惑”任務的主要場所,是學生完成學業(yè),發(fā)展智力,豐富情感,形成高尚審美情操的主要陣地。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提高課堂40分鐘效率,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和愿望。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既達成教學目標,又能讓學生多學,這是廣大語文教師一直關注的重要問題。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它體現(xiàn)在教學的很多方面,比如,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以學生為主體參與教學中來,等等。下面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嘗試特簡談如下。
一、挖掘教材
教材就是教科書,文本的選用是經過專家們的認真研究而定的,所以能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要從研究教材的程度高低而確定。這樣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鉆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要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要理解編者意圖和作者寫作的意旨,按照新課標進行挖掘和探究,首先要確立好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優(yōu)化教學過程,要充分地體現(xiàn)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深入研究教學方法。反之,我們對一篇課文的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一般化,重難點也不去很好研究,那么課堂教學就會“以其昏昏,使其昭昭”,更談不上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了。因此,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牢記深入研究教材,合理配置教學資源,統(tǒng)籌兼顧,才能更好更優(yōu)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chuàng)設情境
在新課程改革中,要想學生樂于學習,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能推動學生探求新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養(yǎng)成敏銳的思維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堅韌的意志力,提高學習能力的前提,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能促進學生主動愉快地去努力求知,樂此不疲地勤奮學習。通過這一手段就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了。激發(fā)學習興趣,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是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創(chuàng)設最佳的教學環(huán)境。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談得上興趣的形成。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要盡量為孩子們通過學習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教師應根據教學條件,根據教材的特點,在課堂上提出一些與本節(jié)課知識相關的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設置懸念。這樣能使學生對知識產生好奇心,求知欲望強烈,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合作探究
合作學習是現(xiàn)代化學習和工作的顯著特征之一,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就是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就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極大地發(fā)揮學生的參與能力,也就極其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合作學習不是單槍匹馬、單打獨斗,而是集眾人所長,組合智慧結晶,優(yōu)化學生的聰明才智。合作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與學生的合作,個體與群體的合作,學生與老師的合作,師生與教學資源的合作等等。當應用與合作的過程,師生都會進入到實踐探究中,每個學生都會積極努力彰顯自己之能事,完全可以表現(xiàn)出“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學生的行為無疑在促進他們積極思維,勇于創(chuàng)新,極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我執(zhí)教《將相和》一課時,就先讓孩子們進行討論,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能說多少就說多少,當有不理解的就可以發(fā)問;當遇到異議的就可以進行辯論、交流和溝通。學生的討論緊扣教材,一個詞也沒疏漏。根據孩子們的理解程度,我進行適當點撥;針對學生不懂的,要不厭其煩地講。通過討論人物形象顯明了,精神品質領會了,閱讀重點訓練項目得到訓練了。師的言語雖不多,但卻能教在點子上。這樣教學目標就實現(xiàn)了,教學效果也就極大的提高了。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之一,是檢驗教學的成功與否。我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探討教學方法,理解新課標充分發(fā)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xiàn)實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
代鳳華,吉林省大安市樂勝鄉(xiāng)第一中心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