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麻醉方案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上腹部手術中的應激反應。方法:選擇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壓行上腹部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行單純?nèi)砺樽?,觀察組40例行全身麻醉聯(lián)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對兩組患者麻醉效果進行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在手術60min和拔管時,皮質醇、腎上腺素、內(nèi)皮素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身麻醉聯(lián)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可對高血壓老年患者術中應激反應有效控制,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麻醉方式;老年高血壓;應激反應
老年高血壓患者因高血壓對靶器官造成嚴重傷害,導致生理功能出現(xiàn)退縮性概念,在行手術時,加大了麻醉難度。在手術麻醉過程中,極易產(chǎn)生應激反應,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老年高血壓患者手術中,對應激反應進行有效控制,在患者康復和治療中占據(jù)著重要意義。本次研究對老年高血壓上腹部手術患者實施全身麻醉聯(lián)合硬膜外阻滯麻醉,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壓行上腹部手術患者進行研究,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66.8±6.3)歲。所有患者根據(jù)WHO中高血壓判斷標準進行診斷。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術前
兩組患者均給予降壓藥,將血壓控制到舒張壓<10mmHg,收縮壓<160mmHg。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麻醉誘導,給予異丙酚0.5mg/kg,咪唑安定0.08mg/kg,芬太尼2-3μg/kg,順阿曲庫銨0.08mg/kg,對插入氣管后呼吸空能進行控制。
觀察組在行全麻誘導前,作硬膜外穿刺,在T8~9間隙穿刺,留置導管3cm,平臥位經(jīng)硬膜外導管,將2%利多卡因3ml注入,在5min后對麻醉平面測試,確保無麻醉劑進入蛛網(wǎng)膜下腔和血液才能進行全麻誘導。
1.2.2 麻醉維持
觀察組微量泵入異丙酚4mg/kg·h,七氟醚吸入0.8MAC,阿曲庫銨4mg/h。對照組經(jīng)硬膜外導管,每1h間斷給予0.375%布比卡因6ml,并加入異丙酚1.5mg/kg'h,七氟醚吸入0.5MAC,阿曲庫銨2mg/h。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術前、切皮和手術60mm、拔管時的腎上腺素、皮質醇、皮內(nèi)素含量進行觀察,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SPSS19.0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手術60min和拔管時,皮質醇、腎上腺素、內(nèi)皮素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老年人群會隨著年齡增長,機體組織的器官功能也會逐漸下降,導致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等部位出現(xiàn)退行性衰退,其手術耐受能力和麻醉耐受力較年輕人更差。手術創(chuàng)傷與麻醉都會對患者的機體造成刺激,出現(xiàn)機體應激反應。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機體應激反應相較于年輕人群更嚴重,因此,在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選擇手術麻醉方案時,盡量以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影響小,且作用時間短,易控制的麻醉方式為主,發(fā)揮出小劑量麻醉藥物的最大功效。
腎上腺素與皮質醇、內(nèi)皮素都能夠將應激反應情況顯示,內(nèi)皮素具有血管收縮作用,老年患者的血漿粘稠度增加,應激反應較強時,內(nèi)皮素濃度也會增加,血管強烈收縮,會引發(fā)冠狀動脈痙攣,對內(nèi)皮素水平有效調(diào)節(jié),是改善患者應激反應的主要因素。
單純?nèi)砺樽硪讓е禄颊呓桓邢到y(tǒng)興奮,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會造成進一步傷害。全麻和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使用,有助于患者術后快速蘇醒,減少麻醉用藥劑量,在術中進行呼吸控制,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減少手術傷害。經(jīng)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在手術60min和拔管時,皮質醇、腎上腺素、內(nèi)皮素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全麻和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上腹手術中使用,可降低應激反應,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