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遙
我校地處偏遠山區(qū),學生大多數(shù)來自農(nóng)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們平時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從小聰明懂事,勤奮刻苦,學習基礎也比較扎實,自尊心強,這是他們的優(yōu)點。由于學習成績,紀律各方面表現(xiàn)都比較優(yōu)秀,長期以來得到學校,家庭,社會的寵愛,造成這些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他們大多敏感,脆弱,性格內(nèi)向,不善與人交流,一旦遭到挫折和失敗的打擊,就會失去自信,做出一些過激的事情來。如果班主任不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一些異常舉動,等到出現(xiàn)大問題時,后果已很嚴重,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影響他們的成長。我現(xiàn)在帶的班是一個快班,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案例,我想將自己與學生溝通交流的一些方法和心得體會總結(jié)出來,和大家分享。
記得那是高一下學期,有一天剛下晚自習,班上的女生傅麗娟同學,跑到我的辦公室,哭哭啼啼的說:“老師,活著沒有意思,我不想活了”。當時,她的情緒很激動,把我嚇了一跳。我忙給她倒了一杯水,遞給她幾張紙,讓她先把眼淚擦掉,待情緒平靜一些后,才慢慢問是怎么回事。經(jīng)過她的訴說,我了解了大概情況。原來近段時間,數(shù)學課學習數(shù)列知識,這一部分她有一些不適應,單元測試,只得了七十幾分。要知道平時,她是班上的前十名,年級也排在前二十名內(nèi),這個成績,她一時接受不了。傅麗娟的父母在北京打工,家里經(jīng)濟條件不好,平時學習很努力,從來沒有受到什么挫折,這次考試失敗,有些承受不住,導致情緒失控。我慢慢開導了大半天,她才恢復了平靜。隨后,我注意觀察她的情緒和表現(xiàn),不時和她談心,幫助她度過了學習的低谷,學習也恢復到原來的水平。通過這件事,我意識到班上學生學習的壓力很大,因此平時注意多和學生溝通,及時緩解他們的壓力。
本學期,即高二上學期,一個班干部悄悄對我說,老師,你找楊翠珍談談話吧,她不想讀了。我聽后馬上把楊翠珍喊到辦公室,才開口詢問,她的眼淚就掉了下來,我急忙遞給她幾張紙擦掉眼淚,再慢慢開導她,聽她述說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來,楊翠珍姨媽家的孩子,她的表哥,是我校2012級的學生,十分優(yōu)秀,當年以裸分669,全市文科第三名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她的媽媽經(jīng)常把她和表哥比較,也要她考北大,給了她太大的壓力,快要崩潰了,這才產(chǎn)生了退學的想法。我開導說,學習只要自己盡力了就行,不要太在乎結(jié)果,就像參加運動會,冠軍只有一個,運動員們重在參與,分享比賽的過程,只要努力競技,賽出自己的最好成績就可以了。在我的開導下,她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表示今后要努力學習,不去想什么結(jié)果。我隨后和楊翠珍的媽媽聯(lián)系,溝通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她也表示以后不再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只要孩子能快快樂樂的生活學習就行。
通過班上學生的一些個案,我思考在平時的教學中,如何做到使同學們能夠輕松的學習,快樂的生活。班主任要從點滴做起,因勢利導,給孩子們更多的關懷和愛,教導學生遇到挫折和困難時,要主動向家長或老師袒露心聲,尋求幫助,盡早緩解學習壓力。學校,家庭,社會也要共同努力,給孩子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不要給他們施加太大的壓力,也不要對他們抱過高的期望,讓他們能夠快樂健康的成長。那么,教師如何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呢?
營造寬松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放松的心態(tài)下去學習、思考,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和興趣。現(xiàn)在,在課堂上,一部分學生快成木偶人了,不說、不動,呆呆的坐著。面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就要創(chuàng)造氛圍,比如講笑話,講故事,讓學生活躍起來,動起來。開展各種活動,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在繁重的學習之余,開展多方面的活動,如打籃球、羽毛球、跑步比賽等,讓學生得到多方面的體會。從而產(chǎn)生自信,再把這種自信、自強的精神帶到學習中去。教師要打破“上大學是唯一出路”的思想,要樹立素質(zhì)教育的新理念。每個學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學,雖然是老師的美好愿望和教學目標之一,但是把升學當成教育和學生學習的唯一任務,這樣就會造成學生心理負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喚起學生探索的欲望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注重與學生健康成長有關的目標。教師不僅要做知識的傳授者,還應該做學生精神的關懷者。教師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鼓勵學生,只有做到細心觀察學生的心理,關心學生的生活,心里理解學生,精神上關心學生,這樣才能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才能真正有效地采取進一步的行動,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在教學上,教師要樹立“以學定教”的觀念。在課堂上,老師不能只管完成教學任務,而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快樂的學習,課后要及時地看學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識,如果對老師所講內(nèi)容不知所云,課后必定承受較大的壓力。教師要一視同仁。對待學習成績偏差的學生,教師不可藐視或一味訓斥,而應該給予更多的鼓勵和關懷,中小學生的可塑性是很強的,一時的成績并不代表他永遠是差的,老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育。另外,要特別注意并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以外的優(yōu)點和長處,同時要不時地給予鼓勵。要經(jīng)常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有很多教師,學生犯了錯誤就叫家長,然后把家長和學生一起批評訓斥,這樣只會加深學生對老師的反感,這樣的“溝通”不要也罷。教師與家長真正的溝通是指老師通過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及其家長的想法,以便幫助家長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糾正可能存在的不恰當?shù)募医谭椒?,指導和協(xié)同家長共同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