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華
1. 前言
“合作學習”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國興起的。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就是以小組學習為基本形式,合理而系統(tǒng)地利用教學中的互動因素和榜樣交流作用促進學生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共同達成教學目標,并完成對學生社會性培養(yǎng)的作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校一品”校園體育特色項目建設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開展得如火如荼,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項目,則該項目在該學校的開展受到了從校領導到每一個學生的高度重視與關懷。充分發(fā)揮“一校一品”的特色引領作用,積極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模式教學,真正讓出類拔萃的學生在課堂中起到引領和促進作用,以達到提升課堂效果的最終目的。
2. 合作學習概念的界定
美國有三種對“合作學習”概念的界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斯萊文把 “合作學習”定義為一種課堂教學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分成小組,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最后根據(jù)小組所取得成績進行評價;美國另一著名學者約翰遜兄弟則把“合作學習”定格在教學上運用小組學習模式這一基本點上,學生在共同活動中相互促進,相互幫助,最大程度地促進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來自美國肯塔基大學嘎斯基教授認為“合作學習”則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為目的和形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組成合作小組進行合作、互助的學習活動。
英國著名學者賴特代表了歐洲研究者對“合作學習”的一些觀點,他認為“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目標,在小組中共同學習的學習環(huán)境。他把重點落在了目標上,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環(huán)境。
我國學者王坦在《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中提出: “以異質(zhì)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p>
國內(nèi)外盡管存在種種不同關于“合作學習”的聲音,但我們不難看出“合作學習”主要是以生生互動合作為教學活動主要的取向,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為其共同特征。因此,合作學習要取得成效,必須具備兩個必要條件:一是要有共同的組織目標、,二是小組成員都能進行有效的個別學習?;谶@一共同性認識,“合作學習”可界定為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3. 結(jié)合“一校一品”實施“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價值
3.1明確責任意識,合理利用品牌效應分層教學,提高普及學習效率和質(zhì)量。
在“一校一品”的背景下,部分用來創(chuàng)造品牌的學生已經(jīng)達到了一定高度,再用統(tǒng)一水平的教學方式教學,就不能體現(xiàn)他們的優(yōu)勢,還有可能讓他們在這樣的學習中產(chǎn)生自滿。而“合作學習”中強調(diào)小組成員都要積極參加到學習活動中來,共同分擔任務,賦予他們一定的指導權(quán),樹立責任意識,讓每一個成員的成功都會給集體中的每個成員帶來榮譽,從而激發(fā)其他同學奮勇爭先,發(fā)揮出自己最佳水平,使全班的學習任務得以有效、快速地完成。
3.2培養(yǎng)合作精神、協(xié)作能力及用團隊去競爭的意識。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xié)作能力越來越強。許多學生的好勝心其實是很強的,但往往因為個性、能力等原因而不愿或不努力去競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樹立核心,明確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爭,不鼓勵個人英雄主義,給予時間和空間讓學得好的學生去教授和幫助暫時落后的同學,合作完成每一項任務??梢?,在合作過程中,學生個人的好勝心融入到本小組與其他小組的競爭之中,每個同學都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務,無論成敗學生的個人競爭意識都會得到培養(yǎng)和加強。
3.3改善學生之間的關系,逐步形成與他人友好相處的良好習慣。
世間萬象,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個性,有的得以彰顯,有的卻無法表現(xiàn),導致班級學生個性各自為政,極易產(chǎn)生矛盾。每個合作學習小組都是一種特定的社會活動形式,是一個整體,成員間的交流、合作就是行為的表現(xiàn),提倡寬松、友愛的合作環(huán)境和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提倡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和諧的,先把部分學生的思想及個性擰到一起,抓住主流,自然地改善人際關系、養(yǎng)成與他人平等相處的良好習慣。這是體育課特有的教育功能,是體育課的優(yōu)勢所在,它表現(xiàn)出來的社會行為就為學生個性向良好的方向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3.4保護提高了學生的自尊心。
不以某一個學生的得失作為評價成敗得失的唯一標準。學生間具有個體差異,學習成績不夠好的學生往往會受到其他學生的指責或刁難,使自尊心受到傷害。但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為了爭取小組共同的榮譽,在小組內(nèi)做到保護每一個學生的自尊心,每個成員間就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相互肯定對方的價值,在這里特別是后進生得到了尊重需要的滿足,促使其心理健康發(fā)展。
4. 結(jié)論與建議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一校一品”、“體教融合”的發(fā)展為“合作學習”的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昂献鲗W習”模式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有助于助于小學生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及人際關系、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符合當今我國小學體育教育的實際需要,特別是為培養(yǎng)學生心理健康、對社會的良好適應能力提供了可行性借鑒。同時,也從一定程度上,真正落實因材施教的原則,賦予學生在課堂上的責任感,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更是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合理分層教學,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找到自我價值。建議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對課堂教學分開或分層進行課堂評價,會更有利于“合作學習”模式的價值的體現(xiàn)。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方洲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