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麗鐘邊
“上天下海”是中國人長久以來的夢想?!版隙稹钡顷懺虑虻耐瑫r,“蛟龍”亦在大洋深潛。3月底,“蛟龍”號在西南印度洋歷時3個多月的下潛任務結束后回國。這一次,竹溪籍、畢業(yè)于鄖陽中學的陳云賽作為副駕駛,也首次下潛約2800米深。
這位1987年出生的十堰小伙,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專業(yè)博士在讀。2013年12月,他闖過6大方面119項有關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職業(yè)能力與特質的嚴苛考核,從200多人中脫穎而出,通過了第二批潛航員全國海選,成為了令家鄉(xiāng)人倍感驕傲的“蛟龍”之子。
刻苦勤奮為夢想
陳云賽的父母,直到兒子上了新聞才真正知曉他參選了“蛟龍”號潛航員學員的消息,“我們要求兒子從小要獨立,但沒想到,他竟連參加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給我們吱一聲?!?/p>
小時候,父母工作繁忙,寫完作業(yè),陳云賽就自己學著給父母炒一盤菜、蒸一頓飯吃,慢慢的,洗衣做飯的家務活兒他都基本會了。
陳云賽從小就喜歡擺弄艦船,買玩具,對軍艦這些東西格外感興趣?!伴L大后我想成為一名解放軍,確保你們的安全。或者成為一名航海員,到海底去撈一些寶藏?!毙r侯,家里條件不怎么好,沒錢買高檔的玩具。有一次,他在老家龍壩鎮(zhèn)看到很多孩子玩用木板釘成的滑滑車,很感興趣?;貋砗螅妥尭赣H準備了幾塊木板和幾顆釘子,他僅用了一會兒工夫,自己便動手做了一個滑滑車。
2004年,陳云賽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鄖陽中學。那時候,陳云賽的生活費很有限,仍堅持省下生活費買《艦船知識》閱讀。2007年8月,陳云賽以優(yōu)異成績被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專業(yè)錄取,自此開啟他的尋夢之路。
大學四年暑假,陳云賽一次也沒有回過竹溪老家,天天泡在實驗室搞科研。段文洋是陳云賽的碩士生導師,說起陳云賽,他贊不絕口:“多數(shù)大學生學習比較被動,但他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很強,經(jīng)常自己提出一些實驗項目。得知運鎳礦砂的船經(jīng)常發(fā)生船難事故,他特地從老家山上背回一袋鎳土到學校做對比實驗?!?/p>
2008年,陳云賽作為主力隊員代表學校參加“中國機器人大賽水底采礦機器人”比賽 。為了參加這次比賽,他通宵達旦地學習、做實驗,請教專業(yè)老師。
陳云賽回憶,那場比賽競爭異常激烈,全國11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0多支隊伍參賽,同時還吸引了澳大利亞、伊朗等近10支國外參賽隊伍?!氨荣悎龅厥窃谝粋€深2米、邊長10米的正方形游泳池內進行,我們的機器人需要潛入水底,將池底大量的小‘礦石逐一采集到機器人的收藏艙內,然后再把‘礦石投遞到一個高出水面10厘米的筐中?!标愒瀑愖罱K喜摘桂冠。
此后,2008年—2010年,陳云賽連續(xù)三年在中國機器人大賽中獲得冠軍;2009年,他榮獲全國航空模型愛好者系列賽(吉林站)第一名;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他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創(chuàng)新型試驗計劃項目《智能高速無人巡邏艇》,并獲得最高額度的資助經(jīng)費……
過關斬將展素質
中國國家海洋局2013年7月2日正式啟動第二批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學員選拔工作,這是我國首次面向社會公開選拔潛航員學員。選拔要求涵蓋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專業(yè)能力等6大方面119項標準,特別是對身體素質要求極高,僅醫(yī)學方面就有75項要求,一項不達標即被淘汰。
此時,陳云賽已經(jīng)在青島上班了,看到這則消息,他顯得格外激動。
選拔進行的12個現(xiàn)場測試項目中,最具挑戰(zhàn)性的要數(shù)暈船測試、幽閉測試、氧敏感測試。僅殘酷的暈船測試就讓一半的人敗下陣來。海上風高浪急時,艇長玩起了“花樣”,快速行駛后猛停、大角度轉彎,船一直晃動得厲害?!坝械娜嘶杌栌?,有的人則蹲在地上希望身子能穩(wěn)下來?!标愒瀑悇t顯得狀態(tài)很好,他打趣地稱“可能與從小在山區(qū)長大有關。每次從竹溪到十堰,都要繞五六個小時的山路,山路九曲十八彎都挺過來了?!?/p>
其中,最考驗心理素質的是幽閉空間,測試選手們要在一間約2平方米的漆黑小屋里靜坐1個小時。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可能會亂動,也可能表現(xiàn)出不安,還有人會因為恐懼而呼吸急促?!膀札垺碧柵c這個環(huán)境相近,觀測窗外的深海一片漆黑,有可能失去時間概念,這是非常危險的,必須克服幽閉恐懼癥。
119項考核,陳云賽項項達標。通過初選、復選、定選和考察等程序。11月29日國家深?;毓芾碇行墓剂?名擬錄用人選,陳云賽名列其中。
陳云賽還來不及從高興的心情中回過神來,就已經(jīng)開始了嚴苛的訓練。他要獲得潛航員資格,還需經(jīng)受2-4年的潛水器基礎、體能、心理、幽閉、水池實操、海洋實操訓練。成為名副其實的 “蛟龍”號國家潛航員,過程之漫長,辛苦之程度,不言而喻。
2013年底,陳云賽開始在702研究所實習,參與學習“蛟龍”號的日常維護等技術工作。在那里,陳云賽每天都像上了發(fā)條的鐘,一刻也停不下來。在他心中,有一天能夠駕駛著“蛟龍”號,載著科學家潛入深海執(zhí)行各項科研考察任務,是最強大的動力。
遨游深海馭“蛟龍”
夢想牽引著他去追逐,并一步步變成現(xiàn)實。2014年11月25日,搭載“蛟龍?zhí)枴陛d人深潛器的“向陽紅09”船從江蘇江陰出發(fā),陳云賽首次隨“蛟龍”出征。2015年1月3日6時50分,“蛟龍”號在西南印度洋進行下潛作業(yè),這是繼2009年“蛟龍”號首次下潛試驗以來的第100次下潛。陳云賽作為副駕駛隨“蛟龍”號下潛,配合科學家開展海底考察,主要負責左舷觀察、水聲通信機通信、路徑規(guī)劃。
當聽到艙內響起了同意下潛的指示后,看著熟悉的艙內環(huán)境,陳云賽心想:“這是我的職業(yè)生涯第一潛,去最靠近地心的地方,感受熱液硫化物給我?guī)淼恼鸷?,一定要珍惜每次下潛學習的機會,盡快掌握‘馭龍本領?!痹谙聺摰?500米時,高度計、避碰聲吶都已出現(xiàn)數(shù)據(jù),他透過觀察窗向外看去,海底的巖石清晰展示在眼前。這片神秘的景色令他心醉。
根據(jù)導航圖,潛水器沿斷裂帶向西爬過海山,陳云賽和“蛟龍”號在海山頂采集著巖石樣品。在向西航行中,當看到一個個漂亮的如“煙囪”、如“皇冠狀”一樣的噴口后,就開始進行一系列緊張的作業(yè):找合適地點搭靠潛器,攝像、布放標志物、采集煙囪體、測量噴口溫度、采集熱液流體、布放高溫帽等。陳云賽聚精會神地操作著,不敢有一點閃失,也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這次下潛,給陳云賽帶來了意外驚喜,同時,也給他留下了一個莫大的遺憾。當他們穿過斷裂帶,準備向北尋找高溫熱液噴口時,一個高大的呈W型開口、并冒著濃濃黑煙的煙囪體突然出現(xiàn)在潛水器前方。陳云賽的心情不禁緊張和興奮起來,恨不得立刻靠近看個究竟??墒?,順流使得他們無法接近,并且潛水器兩次迷失在熱液流中,陳云賽急得手心都出汗了。他不甘放棄,正準備再想辦法接近時,預定返航時間卻到了!陳云賽望“口”興嘆,不得不帶著遺憾安全地回到母船?;貞浧甬敃r的情景,他似乎仍沉醉在這緊張作業(yè)的氣氛中,意猶未盡……
“我能有機會趕上國家建設海洋強國的機遇,下潛海底親眼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海底美景,神秘而又充滿艱險,我是幸運的?!边@次下潛結束后,陳云賽感慨萬千又期待萬分,“潛航員是一份誘人且艱險的職業(yè)。以后,我將百倍的付出,去全方位掌握相關技能,戰(zhàn)勝每一秒在海底不可預知的困難與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