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2014年3月,新疆各級機關首批7萬名干部下基層駐村進點,拉開了為期3年“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程的序幕。響應自治區(qū)黨委的號召,自治區(qū)扶貧辦干部阿曼古麗·阿地力來到了疏附縣布拉克蘇鄉(xiāng)烏潤巴斯提村。
濃厚的宗教氛圍、破敗的院落、窘困的生活、村民淳樸的笑容……面對眼前的烏潤巴斯提村,阿曼古麗陷入了沉思。雖然在扶貧系統(tǒng)工作已有些年頭了,但是如何開展好一個村子的扶貧工作,她還是感到有些茫然。好在她是一名少數(shù)民族干部,沒有語言障礙,這是在當?shù)亻_展工作的一個優(yōu)勢。經(jīng)過幾個夜晚的思索,她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排除萬難,利用自身優(yōu)勢,開展好“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
駐村工作組進村后,經(jīng)過2個月的入戶走訪,發(fā)現(xiàn)該村很多婦女具有維吾爾族手工刺繡手藝,但因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培訓,繡出來的產(chǎn)品達不到市場收購標準,賣不上好價格,刺繡的積極性也受到一定影響。根據(jù)村子的實際情況,駐村工作組決定以提高婦女勞動技能為切入點,利用夏收之前的農(nóng)閑時間,舉辦婦女手工藝培訓班,通過提高刺繡技能,幫助婦女勞動致富。駐村工作組特意聘請了喀什地區(qū)著名的專業(yè)刺繡小花帽老師阿米尼古麗和阿不都熱依木·阿皮孜進行現(xiàn)場授課,并對培訓班教室進行了布置。
5月9日,自治區(qū)扶貧辦駐烏潤巴斯提村工作組牽頭舉辦的小花帽手工刺繡培訓班開班,70余名農(nóng)村婦女進行了為期35天的集中學習。阿曼古麗以此為契機,以婦女工作為突破口,主動擔當起了黨的政策宣傳員、靚麗工程代言人和日常生活貼心人。
黨的政策宣傳員
把黨的惠民政策、宗教政策宣傳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名群眾是“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2014年6月,烏潤巴斯提村女孩麥熱妮薩古麗在駐村工作組的指導下填報了高考志愿。時隔一個月后,她因曾參與非法聚會活動被抓,進行教育改造70天。被釋放后,阿曼古麗認真地給她做了思想工作,再三囑咐她要珍惜這次上大學的機會,一定要遠離違法犯法活動,好好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報答黨和政府。麥熱妮薩古麗表示,不但自己不會再參加非法聚會活動,還要阻止他人參加。阿曼古麗為了祝賀她考上大學,把新買的、還沒舍得穿的T恤和褲子送給了她。
在培訓期間,針對婦女這一特殊群體,阿曼古麗換位思考,耐心細致了解她們的所思所想。她通過專題輔導講座、個別交流溝通、分小組學習討論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婦女們介紹自治區(qū)黨委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的情況、自治區(qū)扶貧辦駐村工作組開展工作的情況;宣傳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自治區(qū)、喀什地區(qū)所取得的成就,增強廣大婦女的感恩意識;舉辦《民族團結(jié) 從我做起》講座和《辨別非法宗教活動》講座,普及民族政策和宗教知識,增強婦女民族團結(jié)意識;進行《堅決維護社會穩(wěn)定》宣講,通報云南“3.1”、烏魯木齊“5.22”嚴重暴恐案件的情況,號召全村婦女認清暴徒嘴臉,用實際行動來維護民族團結(jié)和社會穩(wěn)定,珍惜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和安定團結(jié)的局面,充分利用惠民政策勤勞致富。
靚麗工程代言人
剛開始培訓的前幾天,婦女們穿的衣服款式、顏色很老氣,個別婦女還穿“阿巴依”(帶宗教色彩的袍子),顯得很不精神。阿曼古麗便有意識地向婦女們灌輸新疆女性“靚麗工程”理念,與她們交流當前服飾潮流,并帶頭穿時尚服飾,消除她們的羞澀心理。
在她的引導下,參加培訓的70后、80后年輕婦女的穿著言行發(fā)生了喜人的變化,她們開始“顯擺”自己的花裙和金銀首飾了。五小隊的茹仙姑麗每天穿各種款式、各種顏色的裙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1小隊的古麗巴哈爾把“阿巴依”換成了大紅色的時尚短裙……越來越多的婦女開始脫掉沉悶的長袍、露出青春的笑臉、穿上華麗的艾特萊斯綢裙子,爭相展現(xiàn)維吾爾族女性的魅力。
在培訓休息時間,阿曼古麗還帶動婦女們跳起了優(yōu)美的維吾爾舞,不僅緩解了疲勞,而且活躍了婦女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婦女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也活躍了培訓班的學習氣氛。在培訓班結(jié)業(yè)之際,婦女們紛紛穿上靚麗的服裝,與阿曼古麗合影留念。
日常生活貼心人
在培訓期間,阿曼古麗帶著感情、帶著熱情與參加培訓的婦女交朋友,及時了解她們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遇到的困難,耐心解答她們關于醫(yī)保、疫病防治、婦女權益等方面的信息咨詢。對婦女們反映的問題,能夠當場解決的,不推托回避;無法自行解決的,進行解釋疏導后,對問題分類匯總、及時反饋,由駐村工作組出面協(xié)調(diào)。
對那些生活困難的婦女,阿曼古麗給她們送去新買的衣物;結(jié)對的貧困戶伊再提汗大媽反映家門口的小橋修建有困難時,她爽快掏出1000元幫老人修橋。對帶孩子參加培訓的婦女,她更是格外貼心周到,送水果、糕點,幫著照顧孩子,為參加培訓的婦女解除后顧之憂。
阿曼古麗的努力付出、真情投入也得到了烏潤巴斯提村婦女們的認可。她們不僅把她當成貼心人,向她傾訴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夫妻感情生活遇到的困擾,而且真心把她當成自家姐妹、女兒看待,有什么好東西總會記得留一份給她:有的婦女送來了自家花園種植的鮮花,有的捧來了自家院子里結(jié)的新鮮杏子、桑葚,還有的送來了新出爐的熱馕……
一年的時間,烏潤巴斯提村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村民們的笑聲多了,抱怨少了,干群關系密切了;婦女姐妹們的裙子靚了,衣著時尚了,家庭和睦了。
一年的相處,阿曼古麗也贏得了婦女們的信任,大家親如一家,互相關懷、互相照顧。阿曼古麗也經(jīng)常跟人介紹自己是烏潤巴斯提的“村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