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步沖
紐約,被譽為超級英雄的城市,這里是蝙蝠俠行俠仗義的犯罪之城哥譚的原型,也是復仇者聯(lián)盟與神奇四俠的基地所在,蜘蛛俠在這里的摩天大樓之間自由攀援,靈怪博士則在夜間霧氣蒸騰的街頭行俠仗義。無獨有偶的是,創(chuàng)造這些超級英雄傳奇的藝術家,也發(fā)源在這里。馬丁·古德曼(Martin Goodman)1908年出生于紐約布魯克林區(qū)一個俄羅斯移民家庭,在13個孩子中排行第九。他身材不高,靦腆,愛閱讀,家庭收入的唯一來源是父親伊薩克的建筑工人的工作,但在馬丁小學五年級時,父親在屋頂修繕中不慎跌落受傷,失去了工作,成為一名街頭商販,馬丁因此被迫輟學。
憑借勤勉與激進,馬丁在Newsstand出版集團找到了一份實習生的工作,從郵件檢發(fā)、校對開始,自1934年起,逐漸成為核心管理層,在他的管理下,Newsstand旗下?lián)碛卸啾咎厣鳟?、標題醒目的雜志,其中一本就叫《漫威科學趣聞》(Marvel Science Stories)。
漫威公司創(chuàng)始人馬丁·古德曼
30年代初的紐約,正和美國一樣,飽受大蕭條的折磨,禁酒令更使黑幫犯罪猖獗。日后的超級英雄,首先脫胎于大蕭條時期的犯罪偵探連載小說與漫畫,諸如迪克·崔西、青蜂俠以及西蒙·坦普勒等,他們放蕩不羈,采用非常手段以暴制暴、打擊犯罪,是游弋在社會邊緣的犯罪克星,成為大眾流行文化中的熱門元素,在連載小說和廣播劇之外,一些畫家開始在報紙的邊緣欄目用漫畫連載的方式講述這些在城市陰影中發(fā)生的破案故事。這些偵探開始和大力水手波派、人猿泰山等人物一起成為讀者最先瀏覽的熱門欄目。
1938年,兩個年輕漫畫家,杰瑞·西格爾和喬·舒斯特,把自己手繪的13頁漫畫藍本《超人》以130美元賣給了DC漫畫公司的前身、美國國家聯(lián)合出版社,借助超人這個身穿藍色緊身衣與紅色披風、力大無窮的新寵,國家聯(lián)合出版社旗下的《動作漫畫》雜志發(fā)行量輕松突破了50萬冊大關,
西格爾和舒斯特的成功,激勵了許多同樣雄心勃勃、試圖創(chuàng)造出自己風格漫畫英雄的年輕人,也讓古德曼萌生了創(chuàng)辦自己的漫畫周刊的想法。他把自己的工作室起了一個響亮的名稱“時代漫畫”(Timely comics)。為了物色一個足夠出色的漫畫師,古德曼首先找到了勞埃德·雅克,Central漫畫工作室的負責人。雅克的工作室里此時有兩個21歲、國家設計學院的輟學生,卡爾·博格斯(Carl Burgos)和比爾·艾弗特(Bill Evertt),他們決定以最簡單的兩個概念“水與火”變成超級英雄力量的源泉,由此誕生了漫威歷史上最古老的超級英雄“霹靂火”——喬納森·斯托姆是天才科學家霍頓博士試驗的產物,他可以將全身變成熊熊的火焰,無懼高溫,可以高速飛行,向敵人投擲火球,而艾弗特的創(chuàng)造則是兩棲人那摩(Namor),古老的亞特蘭蒂斯王國的統(tǒng)治者,可以在水中自由行動,力大無窮。
1、1975年漫威出版的一期X-men漫畫單行本封面2、“雷神索爾”漫畫單行本,由斯坦·李和杰克·科爾比于1962年繪制。故事講述身患殘疾的物理學家唐·布雷克在一次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考察中偶然得到了雷神之錘,從而意外地成為一名超級英雄3、1941年漫威漫畫單行本第7 期,由杰克·科爾比繪制,描繪了漫威早期英雄毀滅者和霹靂火與納粹搏斗的主題4、1969年,首期“銀河護衛(wèi)隊”漫畫單行本。封面人物為星爵,由加里·莫羅繪制
1939年8月31日,漫威漫畫單行本第一冊正式出版,只有寥寥64個頁碼,售價10美分。除了霹靂火與那摩,還有桑普森的森林冒險家卡贊(Ka-zar,人猿泰山的拙劣仿冒)、艾爾·安德的蒙面牛仔大盜等良莠不齊的作品。雜志本身受到了青少年的熱烈歡迎,總共售出了大約8萬冊,然而僅僅過了一天,它就不再是美國民眾關注的焦點,因為納粹德國悍然入侵了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
很快,隨著Marvel Comics發(fā)行周期的加快與內容的膨脹,古德曼需要更多的超級英雄來填充頁碼,Newsstand開始直接雇用漫畫家為自己進行創(chuàng)作,日后以筆名“杰克·科爾比”聞名漫畫界的青年畫家雅各布·庫茲博格創(chuàng)造了“紅翼人”(Red Raven),但漫威此時擁有的人物很少能夠像“蝙蝠俠”或者“超人”那樣大紅大紫。在這種情況下,漫畫家喬·西蒙接受了古德曼開出的12美元“天價”周薪,而他的任務簡單而艱巨,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讓男性青少年讀者為之癡狂的“超級明星”英雄。
“我整夜不睡,靠著香煙和烈酒維持精神,不停地在畫稿紙上描繪形形色色的護體盔甲、隆起的上臂肱二頭肌和胸肌,還有手套、靴子、面罩和各種各樣的武器?!蔽髅苫貞浾f。但是古德曼很快有了一個更絕妙的點子,這個英雄應該對抗的不再是虛構的異形、邪惡科學家或者瑣屑的犯罪集團,而是現(xiàn)實中向美國的繁榮安寧逐步進逼的邪惡法西斯軸心國:“漫威男孩兒”已經在漫畫中對抗邪惡的獨裁者“希勒”(Hiller),那摩則開始幫助英國皇家海軍捕獲英吉利海峽中的U艇。但這還遠遠不夠。最終,西蒙讓這個即將出場的英雄手持圓形超級盾牌,制服也被設計成了與美國國旗一致的紅白藍三色,并在盾牌中央和胸口放上了一顆醒目的星星,并將其命名為“美國隊長”,故事情節(jié)則完全是一個地道的美國勵志神話和征兵廣告:瘦弱但勇敢的美國青年史蒂夫·羅杰斯為了應征入伍,不惜參加了美國政府主持的秘密科學試驗,成為體能驚人的“超級士兵”——第一期《美國隊長》的封面由西蒙親自設定:這位超級英雄揮拳痛毆阿道夫·希特勒,甫一面市,它就售出了驚人的100萬冊。
1976年,斯坦·李(站立者)和藝術指導約翰·羅密塔在紐約的漫威總部討論“蜘蛛俠”漫畫書的封面設計
上:“超人”的創(chuàng)作者杰瑞·西格爾(左)和喬·舒斯特在他們的創(chuàng)作草稿前合影 (1975)下:1941年拍攝的電影《驚奇隊長的冒險》,由著名西部片明星湯姆·泰勒主演
加拿大漫畫家托德·麥克法蘭
就在《美國隊長》首期面市后的幾天,一個瘦削、臉色蒼白的年輕人坐電車,從布朗克斯區(qū)來到古德曼的辦公室,在休息室里,他向女秘書呈報了自己的名字,斯坦·李伯,是古德曼太太瓊的表親,剛剛辭掉了自己在制衣廠的工作。他此刻唯一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漫畫作家。
李伯的工作一開始是打雜,包括拖地、煮咖啡,間或替漫畫專欄作家創(chuàng)作一些配角的臺詞。兩個月以后,為了激勵下這個勤快的年輕人,西蒙給了他一個小小的任務,為《美國隊長》撰寫一個大約兩頁的短篇的故事情節(jié),然而李伯卻上交了一篇巨著,并冠以《美國隊長挫敗叛徒陰謀》的標題,他甚至為自己起好了一個簡潔的筆名“斯坦·李”,很快這個筆名將隨著Marvel英雄形象為所有“粉絲”所熟知。
不久后,西蒙和助手科爾比因為暗中為DC漫畫干私活而被強硬的古德曼解雇,年僅18歲的斯坦·李成為時代漫畫創(chuàng)作部的執(zhí)掌者。1943年,全美國漫畫出版年營運額突破了3000萬美元,大部分漫畫周刊的主力消費者正是在非洲與太平洋戰(zhàn)線上浴血奮戰(zhàn)的美國軍人,再沒有比《美國隊長》更受歡迎的超級漫畫英雄了,他在畫面上為戰(zhàn)爭鼓勁,不斷挫敗納粹瘋狂科學家和其他危險犯罪分子的陰謀,所向披靡。在羅杰斯上尉的拉動下,每一部時代漫畫作品的周銷售量都能輕松突破50萬冊。
“二戰(zhàn)”結束后,“冷戰(zhàn)”和核戰(zhàn)爭威脅為大眾娛樂注入了一股全新的焦慮與放縱氣質。一方面是經濟的大規(guī)模復蘇帶來的消費與享樂主義,“嬰兒潮”一代年輕人可以駕駛汽車遠離守舊的小城鎮(zhèn),前往電影院、酒館尋歡作樂。另一方面則是無數(shù)美國家庭在后院挖掘核爆防護掩體,囤積給養(yǎng),人類探索太空的最初嘗試還帶來了對于未知地外生命的恐懼:在新崛起的EC 漫畫公司出品的恐怖漫畫《恐怖秀》(Creepy Show)中,僵尸、木乃伊、蒙面公路殺人狂和獨眼外星人紅極一時,從而迫使古德曼不得不改弦更張。于是,在斯坦·李和科爾比的企劃下,綠巨人浩克誕生了,這是一個發(fā)生在瘋狂核物理科學與“冷戰(zhàn)”時代的“化身博士”式的故事:年輕的核物理學家布魯斯·班納在沙漠試驗場中試圖對一枚納粹德國遺留的核炸彈進行測試,為了拯救誤入試驗場的小男孩兒瑞克·瓊斯,班納未能及時離開,而此時炸彈被一名一心想竊取核心機密的蘇聯(lián)間諜所引爆……致命的伽馬射線讓班納變成了力大無窮的綠色巨怪。
1962年夏天,斯坦·李決心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親民,尤其是親青少年讀者的超級英雄,以迎合漫威越來越低齡化的讀者。起初,李創(chuàng)造了一個通過魔力戒指獲得昆蟲般超能力的孤兒,但他的副手迪特科毫不客氣地指出,科爾比已經在3年前為Archie漫畫創(chuàng)作時用過類似的點子,搞出了一個名為“蠅人”的角色,李索性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弟弟拉里。最終,新角色在第十五期《驚奇幻想》(Amazing Fantasy)上露面,與其他自信心爆棚、出身不凡的超級英雄不同,這個叫彼得·帕克,發(fā)育不良、戴著黑色厚框大眼鏡、有些自閉癥的孤兒是在高中一次科學實驗室參觀時,被一只神奇的蜘蛛叮咬后,偶然具備了超能力。盡管如此,他在生活中大部分時間依舊忍氣吞聲,入不敷出,學校畢業(yè)后,只能在《號角報》找了一份兼職攝影記者的工作,依靠不時“抓拍”到自己的超級英雄分身獨家照片而保住飯碗。
為了抵抗恐怖類漫畫對于超級英雄的不斷侵蝕,李和科爾比有了一個更為大膽的想法,起初這個靈感來自讀者——雖然漫威搬入了位于麥迪遜大道665號,毗鄰中央公園的豪華辦公室,但古德曼依舊要求每個人都要仔細閱讀如雪片一般涌來的讀者來信,一些讀者抱怨,為什么在每部獨立作品中只有一個超級英雄對抗邪惡勢力?李決定,炙手可熱的英雄們不再單獨地在平行世界中孤軍奮戰(zhàn),他們將集合起來以面對更為強大的敵人,于是,雷神索爾、蟻人、鋼鐵俠、美國隊長組成了大名鼎鼎的“復仇者聯(lián)盟”。
此時,美國社會面臨的震蕩與撕裂絲毫不亞于漫畫中邪惡犯罪勢力肆虐的虛擬世界,美國在越戰(zhàn)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約翰遜“偉大社會”一攬子計劃使政府陷入了巨額赤字,經濟增長疲軟,黑豹黨、嬉皮士、民權運動以及左翼激進街頭政治席卷青年一代,要求美國做出前所未有的激烈變革。漫威的“X戰(zhàn)警”就是誕生在這種動蕩之中,1963年秋天,同為“變異人”的鐳射眼、風暴女等英雄與漫威讀者見面——他們的超能力并非科學試驗的產物,而是一種天賦,從而使得他們身處社會公眾的懷疑、敵視之中。盡管屢次拯救人類于水火,但依舊被隔離、審查,未能享用正常人類的權利與自由?!安浑y看出,變異人英雄就是為了平權而奮斗的非裔美國人,而X教授與萬磁王兩個人物的現(xiàn)實原型就是馬丁·路德·金與馬爾科姆·X,一個平和,一個憤怒,一個試圖通過合作溝通融入人類社會,一個則號召用一切可能手段,以犯罪為反抗。”實際上,斯坦·李是個溫和的自由主義者,他頻頻接受《鄉(xiāng)村之聲》以及《滾石》等激進文化刊物的采訪,聲稱漫威的英雄世界并非脫離現(xiàn)實——漫威的英雄陣營里增添了多位黑人英雄,諸如1966年《神奇四俠》第52期中亮相的“黑豹”,以及后來的“獵鷹”薩姆·威爾遜。
美國航空航天局阿波羅登月計劃以及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太空競賽,造就了全球公眾對于外太空宇宙的興趣,從而催生了諸如《2001太空漫游奧德賽》之類的電影作品。為了迎合這股對于太空探索的公眾熱情,漫威也決定組建一批全新的、以遙遠星系為舞臺的超級英雄。1969年,“銀河護衛(wèi)隊”宣告成立,他們和“快銀”一起對抗前所未有、近乎神祇的反派“行星吞噬者”(Galactus),而為了將這些天外來客有朝一日能與地球上的人類超能英雄并肩作戰(zhàn),斯坦·李又為漫威虛擬世界創(chuàng)造了專門應對此類威脅的高科技機密特供機構“神盾局”,此時漫威漫畫在全球的銷量已經達到每年6500萬冊。
斯坦·李的秘訣是,放任那些桀驁不馴的年輕漫畫家發(fā)揮他們的天賦,用他們的角色的認同和喜愛而非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來激發(fā)他們的工作熱情與效率。“不要管他們在畫室里抽了多少煙,喝了多少酒。到了截稿日不交稿,警告;如果漫畫不叫好,我自己改,然后解雇這幫狗娘養(yǎng)的;如果作品大賣,我就閉嘴,乖乖讓這幫后生繼續(xù)我行我素,然后給他們加薪?!?/p>
當1975年美國在被“水門事件”丑聞糾纏了數(shù)年,并最終筋疲力盡地從越南撤軍后,70年代后半葉遂被虛無主義所籠罩:漫威引進了刀鋒戰(zhàn)士,一個非裔美國吸血鬼獵人。而美國隊長從北極冰蓋下的長眠中醒來,發(fā)現(xiàn)物是人非:初戀情人特工佩吉·卡特已經進入遲暮之年,昔日戰(zhàn)友巴基已經被九頭蛇改造為冷血殺手冬兵。在漫畫家筆下,這位超級英雄感到彷徨,被失眠和負罪感緊緊包裹,無數(shù)次詛咒自己,“能夠拯救無數(shù)無辜者的生命,唯獨對戰(zhàn)友之死無能為力”,體現(xiàn)了美國整體社會罹患“越戰(zhàn)創(chuàng)傷后遺癥”,難以自拔的低落情緒——舊有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黯淡無光,而美國隊長對抗旨在顛覆美國民主政治傳統(tǒng)的內部秘密組織“神秘帝國”的經歷,則暗示了“水門事件”后,白宮名譽掃地所帶來的焦慮和震蕩,公眾對政府——軍事工業(yè)資本聯(lián)合體的信任已經降到了谷底。1973年9月,《神奇蜘蛛俠》第121期中,漫威旗下作家格里·康威構思了一個顛覆性的情節(jié):蜘蛛俠未能從宿敵“綠魔”手中挽救自己的女友格溫·史黛西,“這是一個近代超級英雄史上前所未有的挫敗,隱含美國已經失去了以往獨一無二的能力與自信,而被迫降落到痛苦的現(xiàn)實中”。
70年代勃發(fā)的女權運動,也給漫威和其他超級英雄漫畫制造者以巨大的沖擊,女性作者和繪畫師,開始進入這一青少年宅男壟斷的娛樂工業(yè),進而要求在敘述上打破女性僅僅作為超級英雄拯救與傾慕對象的單調性:《復仇者聯(lián)盟》的第一個成員佩吉·卡特是一名英國空軍女軍官,當時加入了科學戰(zhàn)略軍團(神盾局前身),為了對抗與納粹結盟的邪惡科學組織九頭蛇,戰(zhàn)后,由于“美國隊長”史蒂夫·羅杰斯的失蹤,卡特逐漸被美國軍方的官僚主義排擠,被迫從事無足輕重的秘書工作,從而迫使她與工業(yè)大亨發(fā)明家霍華德·史塔克(鋼鐵俠之父)聯(lián)手,從事秘密技術情報工作,以防備九頭蛇和其他邪惡組織死灰復燃。雖然卡特僅僅在漫威作品中是一個配角,并不具備超能力,但她和“二戰(zhàn)”著名招貼海報形象,握拳皺眉的露絲一樣,成為早期女權主義覺醒的符號象征。1976年,女作家琳達·菲特(Linda Fite)和女插畫師瑪麗·賽弗林(Marie Severin)為漫威創(chuàng)造了“虎女郎”和“蜘蛛女”。
80年代,隨著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與太空探索時代的勃興,硬派科幻與另類地下漫畫也對漫威和DC兩大傳統(tǒng)巨頭構成了全新的挑戰(zhàn),諸如擁有“異形”、“星球大戰(zhàn)”等漫畫版權的“黑馬”(Dark Horse Comics),以及擁有自己獨立漫畫工作室的怪才托德·麥克法蘭(Todd ?McFarlane)他們推出了一系列,在一個未來混亂技術世界中獨往獨來,拒絕區(qū)分維護正義,反抗或犯罪的反英雄,諸如Barb Wire與“再生俠”(SPAWN)。
嚴格來說,托德·麥克法蘭不算是一個“漫威人”。1980年夏天,他本來已經獲得了西雅圖大學的棒球獎學金,并被職棒大聯(lián)盟西雅圖海豚隊的球探考察過,然而一次意外受傷使得他的棒球職業(yè)生涯蒙上了陰影。就在當年的圣地亞哥動漫展上,托德見到了科爾比,并立刻毛遂自薦進入漫威當了一名助理插畫師,在他短暫的漫威職業(yè)生涯中,他為“神奇蜘蛛俠”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的反派人物,包括“沙人”與“毒液”。
較之麥克法蘭,對80年代至90年代漫威藝術風格影響更大的是兩位同樣性格古怪的天才——弗蘭克·米勒(Frank Miller)和阿蘭·摩爾。與日后聞名的大作《罪惡之城》一樣,米勒以其獨有的粗獷,以黑白兩色為主的色調,借鑒電影鏡頭式樣的視角切換、局部特寫,以及表現(xiàn)動作軌跡的線條,使得原本已經陷入困頓的《夜魔俠》系列煥發(fā)了生機。米勒還為夜魔俠創(chuàng)造了亦敵亦友的戀人、女忍者艾莉卡,并將紐約描繪成為一座魅力十足的后現(xiàn)代犯罪都市。而阿蘭·摩爾(Alan Moore)則為漫威帶來更多浪漫主義與后現(xiàn)代敘事風格,他那部大名鼎鼎的《V字仇殺隊》就是在漫威首發(fā),然而遺憾的是米勒和摩爾都最終轉投了DC,為漫威的老對手貢獻了《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守望者》等一系列強大的作品,
2009年8月31日,紐約市一家漫畫書店內,一名顧客在瀏覽漫威公司新出的漫畫書
1992年7月16日,漫威宣布在紐交所上市,一月之內,股票價格就從16.5美元飆升至40美元,北美紙質漫畫市場每年的銷售額度達到6億美元,全美擁有超過8000家漫畫店,漫威推出的熱門一線題材漫畫單行本的銷量可以輕松突破800萬冊。年底,斯坦·李登上了拉里·金周末脫口秀,當被問道“漫威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輕松主導漫畫讀者的品味”時,李倨傲地回答:“你可以那么講,不過我更愿意這樣表示,讀者需要什么,我們總能給他們什么。”
然而好景不長,迅速勃發(fā)的互動電子娛樂技術取代了毫無交互功能的紙質漫畫,成為青少年客廳娛樂的新熱點。而另一個敵人則來自大洋彼岸,1987年,弗蘭克·米勒將小池一夫的《帶子雄狼》、池上遼一的《女超人小舞》搬上了美國漫畫周刊,這些硬派風格的作品起先反響一般,被看作是《X戰(zhàn)警》和《超級漫畫英雄》的仿制品,但很快自少數(shù)硬派極客圈子中開始擴散其影響力。“學院中浪游的怪物獵人、忽男忽女的格斗家、將身體改造成機械的雇傭兵、蒸汽機和魔法同時存在的幻想時代,在后面支持的是一種威爾斯和凡爾納都自嘆不如的想象力?!?/p>
2001年9月11日,紐約雙子塔的倒塌將美國公眾關于“后冷戰(zhàn)”時代的樂觀情緒打得粉碎。對于漫畫迷來說,紐約,是X 戰(zhàn)警和復仇者聯(lián)盟的基地,也是蝙蝠俠所棲息的哥潭市的現(xiàn)實變體,反恐戰(zhàn)爭和隨之而來的全球性經濟衰退,讓超級英雄們披掛上陣,重回娛樂大眾視野變成了某種勢在必行的事情。2002年,索尼投資拍攝的電影《蜘蛛俠》的最后一個鏡頭,即是彼得·帕克身穿他的紅藍兩色制服,蹲坐在飄揚于帝國大廈的星條旗旁,俯瞰整個城市。2008年,由小羅伯特·唐尼出演的第一集《鋼鐵俠》,就把故事與時俱進地修改到了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戰(zhàn)爭。同樣,英雄世界和現(xiàn)實中的西方一樣,因全新的敵人而急劇分歧撕裂,2006年出版的《美國隊長:內戰(zhàn)》則用“變種超能英雄注冊法案”影射“愛國法案”等一系列“9·11”事件后出臺的反恐立法,持反對意見的美國隊長與抱有贊成態(tài)度的鋼鐵俠托尼·斯塔克反目成仇,各自裹挾支持自己的超能英雄刀兵相見——與75年前相同,當現(xiàn)實社會中的危機來臨,超級英雄們再次適時出現(xiàn),在虛擬世界中產生慰藉,盡管坎坷陣痛不斷,但他們的冒險與戰(zhàn)斗,與人類心靈中的危機和焦慮一樣,永不會停止。
《復仇者聯(lián)盟2 :奧創(chuàng)紀元》中鋼鐵俠概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