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一潔
有次在意大利聽過一件有意思的事,說有個哥們兒替人養(yǎng)牛仔褲,一條牛仔褲穿上,晚上脫下來用塑料袋封好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接著穿,不能洗,就這么一天不斷地穿三年,之后能賣好幾萬塊錢,當(dāng)時我忘了問是三萬人民幣還是三萬歐元,也不知道牛仔褲養(yǎng)幾年有什么。不過有些東西是新不如舊的,有些老物件兒越看越可親,大概是老物件兒身上有一天一天的日子。
蘇軾喜歡養(yǎng)生,也喜歡談醫(yī),他說過一個人在船上驚了風(fēng)浪,得了狂疾,最后刮舵把手上的木屑服下。據(jù)說上面有老舵工的手澤,服之即愈。這個方子聽上去十分不靠譜,但我覺得“手澤”這兩個字用得好,立即就能想到老舵工使的舵把手,經(jīng)年累月地被握得黝黑發(fā)亮。有一個故事,說過去有個莊戶人家,家窮,但男人非常疼他的媳婦,看她跟自己常年操勞,連件首飾也沒有,心里十分不落忍。有一天他在山上弄一段樹藤做了個手環(huán)給媳婦,媳婦也很珍愛,吃飯睡覺干活都戴著。多少年過去了,那手環(huán)漸漸變得異常光滑,幽幽地散著寶光,有天被一個有錢人看見了,以為是什么名貴物件兒,問首飾叫什么名字,多少錢能賣。當(dāng)年的小媳婦已經(jīng)變成了豁牙的老太太,心里想這東西叫什么好呢,也不是什么稀罕東西,有汗了抬手就擦,時常弄得汗津津的,要不就叫“落鼻汗”吧,多少錢能賣?多少錢也不賣。
過去很多人家有老涼床,一到夏天必不可少,入夜拖出來,躺在上頭蒲扇輕搖,看著滿天星斗,旁邊擱一方小矮凳放著茶杯,時不時地啜上一口。還要怎樣的日子呢!聽老人說姑娘家不宜睡老涼床,太寒涼,傷血脈,睡久了容易得婦科病。據(jù)說年頭越久的涼床越寒涼,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但睡得越久的涼床越光滑是真的。碰上有的老涼床,油光水滑的,一看就知道年頭不短了,透著一股老日子的勁頭。老有老樣子,裝是裝不來的,有些人家的老涼床都不知道睡了幾代人了。
最近流行起戴手串,什么小葉紫檀,菩提子,金絲楠木,五花八門。我有個朋友買了一串紫檀手串,每天吃過晚飯便戴上白手套盤珠子,一圈一圈地?fù)?,也不知道撥的時候心里念不念個佛。半年之后戴手上,擱在方向盤上照了張照片發(fā)朋友圈里問大伙兒亮不亮。亮是夠亮,看得出來下過功夫,但也就那樣。我曾看過一張西藏老僧持一串佛珠禮佛的照片,照片雖然是黑白的,那串長長的佛珠卻非常奪人眼球,不知道經(jīng)了多少年的摩挲,一看就非比尋常。
有人喜歡老紫砂壺,好紫砂壺要養(yǎng),一只壺一生只泡一種茶,需得勤拂拭,養(yǎng)壺千日方得一絲潤色。我很少用紫砂壺,沒耐性去養(yǎng)壺,大概是還沒到年紀(jì),但道理我懂,什么事都架不住長情?,F(xiàn)在一些老物件兒市場行情很火,就有人活泛心眼兒做舊,做舊出來的東西經(jīng)不起推敲,到底沒有經(jīng)過時間的打磨,很容易露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