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寶
布朗大學是聞名遐邇的常春藤八所盟校之一,位于美國的普羅維登斯市。在所有常春藤盟校中,布朗大學以學風“最自由”成為其中最特立獨行的一個,并著稱于世。學校的教綱精神是:在布朗大學,不會有人告訴你該上什么課或怎樣做,學生也沒有必修課,成績等級沒有加減號,不及格的成績也不會在成績單上露臉。
布朗這種“放任寬松”的學習氛圍和紀律要求以及名望,讓許多學子趨之若鶩,但布朗大學卻有自己的錄取原則:學校不會考慮你是否負擔得起學費,只看重你具有哪些方面的才能、以前接受過什么樣的教育及你的努力程度如何。學生被錄取后,如果負擔不起學費,學校會向?qū)W生提供獎學金。布朗大學每年約有45%的學生得到校方資助,這是所有常春藤盟校中比例最高的。布朗大學還倡導“開放式課程”,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
學校還有許多學生自行成立的活動團體,學生可以根據(jù)愛好選擇參加,業(yè)余生活絕對豐富多彩。因此,布朗大學有許多讓學生感到驕傲的地方,如曾被評為全美大學里學生最具幸福感的大學,校院團體和文化活動最多的大學,最具體育競爭力的大學等。
自由、開放、休閑的學風成為了布朗的招牌,也成為大學中的“另類”。常春藤盟校流傳著一個換燈泡的笑話——每個學校需要多少人來換一個燈泡?在高貴、冷艷的普林斯頓大學需要2個學生:一個調(diào)馬提尼酒,另一個打電話叫電工;在精英主義的哈佛大學只需要1個:他只要握住燈泡,整個世界都會圍著他轉(zhuǎn);布朗大學的答案卻模棱兩可,需要11個人:1個去換燈泡,另外10個分享經(jīng)驗。這些答案看似搞笑,但卻象征著對大學固有身份的認同。
漫步在布朗大學校園內(nèi),極少看到布朗大學的名稱標記,也很少設置路牌,不知其名的學校部門大樓坐落在安靜的林蔭道兩側(cè),周圍是樸素的商店、咖啡廳和許多美麗的四方形庭院,這似乎也契合了布朗大學營造的悠閑校風。更為親切的是,這里的師生對人熱情,也充滿信任,沒人會譏笑你的笨拙,亦沒有人會對你的言行舉止指手畫腳,你完全沒有自己是外來人的感覺,也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正身處一所世界名校。
多年來,外界對布朗大學的學風褒貶不一,支持者認為其“思想自由”和“態(tài)度開明”,反對者則批評學校的課程輕松放水、學生游手好閑。有人拿它和培養(yǎng)出許多政治巨頭的其他常春藤盟校比較,美國50位州長中只有4位畢業(yè)于布朗大學,總統(tǒng)更是一位也沒有??墒遣祭蚀髮W依舊我行我素,堅持自我。盡管自1764年成立以來,布朗大學在傳統(tǒng)行業(yè)中并沒有取得什么顯赫卓越的成就,但在非傳統(tǒng)行業(yè)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摩登家族》中飾演克萊爾的朱莉·鮑溫、三獲奧斯卡提名的勞拉·琳妮、《哈利·波特》中飾演赫敏的艾瑪·沃森、蘋果CEO約翰·斯卡利、IBM的CEO托馬斯·沃森,他們統(tǒng)統(tǒng)都是布朗大學的學生。
在其他學校設置嚴苛的校規(guī)和建造氣派的學校設施以制造美譽,或者拿足夠炫耀標榜的政治資本和歷史淵源來提升學校知名度時,布朗大學卻安靜地置身在被建筑工地包圍的一隅,標新立異,特立獨行,它以不走尋常路的獨特魅力躋身世界名校,成為無數(shù)學子心目中的神圣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