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
真的美術(shù)史是什么?是一場一聲不響的大規(guī)模淘汰。
世界上重要的藝術(shù)家都沒有研究生學歷,甚至也不是本科、美院附中畢業(yè),有的連高中都沒上。凡·高就是個病人,畢加索也沒有大學文憑。在當今中國需要文憑,為了順利就業(yè),得到社會的認可,你就得拿個文憑。
你一定要肯定自己的感受,感受是很可貴的東西。畫出動人的畫,憑的就是感受,而不是技巧。我畫的那個朝圣的小姑娘,那么苦、那么好看,但她自己并不知道——藝術(shù)就是這樣,憑這一點就能打動人。
偏愛、未知、騷動、半自覺、半生不熟,恐怕是繪畫被帶向突破的最佳狀態(tài)。
常識健全就是基礎,素描不是基礎,現(xiàn)在的素描教學是反常識的。什么都很重要,但你若要說素描最重要,那就不對。面對一棵樹,你能說哪根樹枝、哪片樹葉最重要嗎?
我沒有素描基礎,還不是照樣創(chuàng)作?中國傳統(tǒng)繪畫從來就不畫素描,難道就是沒基礎了?想當年,我們一起畫畫的同學中,那些把大衛(wèi)石膏像畫得好得無與倫比的人,現(xiàn)在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藝術(shù)家是天生的,學者也是天生的?!疤焐钡囊馑疾皇侵杆^的“天才”,而是指他非要做這件事情不可,什么也攔不住他,于是一路做下來,成為他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中國人大抵是慣于取巧而敷衍的,我自己也是如此。而我所見的那些美國藝術(shù)家,一個個不法??桑鍪虑闃O度投入、認真、死心眼兒、有韌性,即所謂“持之以恒、精益求精”。
我真正的文化程度就是小學畢業(yè),中學都沒上過。
受過小學教育而能做成一些事情的人,太多了;受過大學教育而一事無成的人,也太多了。學歷與成就并不成正比。
“科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傳人可知?!焙帽饶闶清X學森,又是博士,這博士學位因為你就分量很重;可要是你沒搞出什么名堂,卻拿個博士學位混一輩子,你這家伙是個什么料,可想而知——我向來討厭名校學生自視高人一等的那副面孔。
將當今教育體制的種種表面文章與嚴格措施刪繁就簡,不過四句話:將小孩當大人管,將大人當小孩管,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根本就很懷疑“培養(yǎng)”的說法。誰培養(yǎng)了凡·高?誰培養(yǎng)了齊白石?
嚴格地說,我與每名學生不是師生關(guān)系,不是上下級關(guān)系,不是有知與無知的關(guān)系,而是盡可能真實地面對藝術(shù)的雙方。這“雙方”以無休止的追問精神,探討畫布上、觀念上、感覺上以至心理上的種種問題。那是一種共同實踐、彼此辯難的互動過程,它體現(xiàn)為不斷地交談,尋求啟示,提出問題,不求定論,有如禪家的公案、修行的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