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菊(河北傳媒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71)
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對策探析
李宗菊
(河北傳媒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71)
藝術類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如英語入學水平低;生性活潑,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等,而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英語基礎普遍薄弱,口頭交際能力欠缺,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方法不得當?shù)?。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在國際化時代使藝術類學生的英語擺脫低熟練度水平。
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大學英語教學
(一)缺乏動機與興趣,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要求過低。很多學生當初選擇參加藝考并非因為喜歡藝術,更多的是因為自己的文化課成績不理想,尤其是英語成績較差。所以,進入大學后,一旦擺脫了“高考”壓力,他們對英語的態(tài)度立馬“放松”下來,甚至有些同學只要求自己的英語成績期末達到及格分數(shù)即可。且有很多同學認為自己將來肯定不會用英語,學了也是浪費。還有部分同學,雖然也在按部就班地學習英語,但學習目標并不明確,只是被動地完成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學習動機與興趣的缺乏,學習目標的缺失,加上過低的學習要求,使得藝術類學生學習英語的整體狀態(tài)都有待改善,學習也難以取得良好效果。
(二)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落后,缺乏針對性。雖然我們一直倡導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但長期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仍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中心,學生被動、填鴨式地接受課本知識。這極易讓藝術類學生對英語產生厭倦感,加上他們活潑的性格,對語言類學習容易缺乏耐心,更做不到持之以恒。沒有了學習時間的保證,學習效果很難改善。且藝術類各個專業(yè)都具有其自身的特色,而大學英語往往采取大班授課,教師很難做到“因材施教”。缺乏了針對性的教學使得藝術類學生對英語更不會有興趣。
(一)提高認識,角色定位。針對藝術類學生對學習英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不清的情況,大學英語教師在第一堂英語課就應積極引導學生提高認識,讓學生們不應把英語學習認為是跟自己毫無相關的活動。同時,藝術類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也該給教師一個啟示:加強課堂管理。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固然重要,但若對學生們不加約束,學生們甚至可以大聲喧嘩,隨意出入課堂,課上吃零食等,這樣的課堂無疑太缺乏嚴肅性。
同時,要對師生角色進行定位。現(xiàn)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課堂應該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活動的安排,教學內容的展開等都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時時刻刻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安排課堂活動,否則,教師教得再辛苦,效果也不會明顯。而藝術類學生也需要給自己定位,在教師的安排指導下積極參與課堂互動。
(二)因材施教,分級教學。藝術類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參差不齊。據(jù)筆者了解,高考入學時同班同學中高分達132分,低分卻只有14分。如此巨大的差異顯然會讓教育者思考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學校管理者不能嫌分級麻煩而讓同學們都去一個班級上課,這樣的英語課也會讓英語教師顧此失彼。
筆者建議,藝術類院校的大學英語教研室應該制定出詳細的可行的英語分級教學實施方案以及分級教學考核辦法。分級教學讓教師們能夠按照學生們的實際水平制定教學計劃,安排教學活動。這樣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會接受,英語課堂對學生們而言也不會再是“聽天書”和“做無用功”。盡管有的學校也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但其中仍存在很多問題,許多分級教學嘗試到最后都流于形式。
(三)探索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對多數(shù)藝術類學生而言,長達十幾年的英語學習卻沒有讓他們掌握這門語言,主要原因是他們還沒有找到正確的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所以才導致很多學生盡管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英語,甚至有的學生還額外補課,但學習效果依然如故。
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只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語言訓練。針對很多藝術類學生認為學英語毫無用處因而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教師可以將英語與學生們的藝術專業(yè)相結合。因此,教師既要緊扣英語教學的要求,又要根據(jù)藝術專業(yè)需要和學生實際,適當充實和重組教學內容。對此,可以通過咨詢專業(yè)教師,收集大量藝術方面的英文資料,并在教學過程中以例句的形式加以補充,盡可能體現(xiàn)英語與專業(yè)的結合,從而讓學生感覺到英語學習原來也是跟自己相關的,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轟轟烈烈的“藝考熱”不應只是一種現(xiàn)象。在國際化背景下即使是藝術類學生也不能怠慢對英語的學習。高校教師和學生都應深入思考,找到提高學生英語成績的好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更加合格的新世紀應用型人才。
李宗菊,碩士,河北傳媒學院國際傳播學院大學英語教研室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英語教學。
G623.31
A
1007-0125(2015)03-0254-01
本文為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課題(課題編號:1404286)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