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惟
摘要:《長恨歌》作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其主題自其問世以來便一直為學術(shù)界爭論的焦點。眾說紛紜,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愛情說”、“諷喻說”、“雙重主題說”三種觀點。本文主要探討的是《長恨歌》的愛情主題,并試從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人生經(jīng)歷、作品本身、作品對后世的影響三個方面來論證,從而贊頌李、楊真摯與執(zhí)著的愛情。
關(guān)鍵詞:白居易;《長恨歌》;愛情說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4-052-01
白居易的《長恨歌》被后世譽為“古今長歌第一”,吟詠至今,久傳不衰。但這首名作的主題卻備受學者們的關(guān)注,對于其主題的觀點在學術(shù)界也一直爭論不休。讀者們的觀點頗有分歧,可以歸納為“愛情說”、“諷喻說”、“雙重主題說”三種。本文認為唐代詩人白居易通過《長恨歌》這一長篇敘事詩,描寫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贊美了人世間真摯的愛情。
一、從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人生經(jīng)歷來看
《長恨歌》寫于元和元年。在陳鴻的《長恨歌傳》里記載了這樣一段話:“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于世,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據(jù)陳鴻說,在元和元年十月時,他與好朋友白居易、王質(zhì)夫三人一同到仙游寺游玩,無意問談起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不禁感慨萬千,于是王質(zhì)夫便清白居易作一首詩,請陳鴻寫一篇傳記,這樣《長恨歌》就問世了。由此可見,白居易是因感慨李楊的愛情悲劇,才寫下了《長恨歌》。
白居易生于亂世,童年時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他從小就聰穎過人,學習刻苦,在貞元十六年時便中了進士,之后又任秘書省校書郎、盩至尉、翰林學士,元和年問又任左拾遺。在他任官前期,白居易兼濟天下,心懷報效祖國的偉大志向,一心想要輔佐皇上。據(jù)陳寅恪在《元白詩箋證稿》里提到,白居易任命翰林學士也是由于《長恨歌》。唐憲宗沉迷于美色,而《長恨歌》中對于李楊愛情的描寫正投其所好,因此白居易在官場上也有所成就,所以《長恨歌》諷喻主題的可能性較小些。
此外,白居易年輕時與少女湘靈相戀,后來忍痛分于,但是他在創(chuàng)作《長恨歌》時并未對湘靈忘懷,并由此來表達自己對湘靈的思念之情以及有情人終不能在一起的遺憾。
二、從作品本身來看
縱觀《長恨歌》,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三個部分來分析。前三十二句為第一個部分,主要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生活。在詩的一開始,作者便用“漢皇重色思傾國”來表明唐玄宗荒淫貪色的本質(zhì),也為之后與楊貴妃的癡戀癡情奠定了基礎。作者用“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回眸一笑百媚生”來描寫楊貴妃,自古以來君王身邊有美人相伴,再加上唐玄宗本就癡情,楊貴妃在他身邊也就不為過了,因此作者便不需要借此來諷喻當時的政治與社會。之后作者用華麗的辭藻來描寫兩人的愛情生活,兩人男歡女愛如膠似漆,楊貴妃的專寵,更是表現(xiàn)了兩人的癡情癡愛。作者極大地表現(xiàn)了帝妃之間的愛情,同時也為后文唐玄宗對楊貴妃無盡思念埋下了伏筆。
從“九重城闕煙塵生”到“魂魄不曾來入夢”這四十二句是第二部分,寫了混亂爆發(fā),貴妃被殺,唐玄宗歸來后對楊貴妃的思念之情。唐玄宗倉皇出逃,馬嵬兵變,無奈之下只能處死楊貴妃?!盎乜囱獪I相和流?!睂懙氖翘菩诘臒o奈糾結(jié)的心情,他答應大臣處死楊貴妃之后,久久不忍離去,看著地上的鮮血,淚流滿面。作者借此唐玄宗對楊貴妃的一往情深,也表達了一種天下有情人難成眷屬的遺憾之情?!笆窠淌裆角?,圣主朝朝暮暮情?!薄ⅰ靶袑m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薄败饺厝缍缑迹瑢Υ巳绾尾粶I垂!”是寫在兵變戰(zhàn)亂平息過后,唐玄宗口口想起楊貴妃??粗袑m和芙蓉花,唐玄宗睹物思人,想起昔口兩人一起度過的幸福生活,更是想念楊貴妃。唐玄宗用情之深,對楊貴妃并非歡愉之愛,作者借此贊嘆兩人之間真摯的愛情。
“臨邛道士鴻都客”到“此恨綿綿無絕期”是詩的第三部分,它寫的是唐玄宗對楊貴妃過度思念并尋覓她的過程?!澳芤跃\致魂魄。”突出了李楊的愛情感動了天下人。唐玄宗讓道士去尋楊貴妃,可見其想見相愛之人的心是多么急切。后道士自仙山找到太真,雖含淚感激君王的寵愛與牽掛,但最終天人兩相隔,無法再相伴兩側(cè)?!霸谔煸缸鞅纫眸B”、“此恨綿綿無絕期?!备峭怀鰲钯F妃唐玄宗驚天動地的凄美愛情。帝妃之間也可以想常人一樣相愛,生死茫茫情愛綿長,作者感慨的不僅是有情人無法在一起的遺憾,更是對真摯愛情能夠綿長的期許。本文雖有因玄宗荒淫不顧朝政而引發(fā)禍亂的矛盾,但最終還是表現(xiàn)了李楊的凄美愛情悲劇。
三、從《長恨歌》對后世的影響來看
《長恨歌》中的很多句子都被后世傳唱,人們常用“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眮砀桧災信g的愛情,更有“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來表達對愛情悲劇的感慨。這是對唐玄宗和楊貴妃愛情的一種肯定,是對《長恨歌》表達愛情主題的一種肯定。
綜上所述,《長恨歌》傳唱千年,主題雖備受爭議,但本文認為它是一部描寫李楊真摯凄美的愛的作品,表達的是作者對世間美好愛情的贊頌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