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說《木木》取材于現(xiàn)實,是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說。本文將對“老太太”和格拉西姆兩個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同時結(jié)合背景分析格拉西姆和木木之間的深厚感情,來深刻挖掘農(nóng)奴制度下的小人物在黑暗勢力下的悲劇生活。
關(guān)鍵詞:黑暗;悲劇;木木;感情
作者簡介:田曄(1994-),女,漢族,河北省保定市人,河北大學藝術(shù)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yè)在讀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2-0-01
在沙皇農(nóng)奴制的統(tǒng)治之下,黑暗籠罩著俄國大地,悲劇無處不在。
小說中老太太正是“黑暗”的一方,是殘暴的農(nóng)奴主形象的代表,而格拉西姆是深受迫害的奴仆,用無言的反抗結(jié)束了在農(nóng)奴主家中的悲劇生活,開始了新的生活。
老太太的是“黑暗”的代名詞,是孤獨的農(nóng)奴主,其原型是屠格涅夫的母親。文章利用環(huán)境描寫“偏遠的街道上、白色的圓柱、歪斜的陽臺、灰色的宅子”,利用性格描寫,“她是寡婦,有數(shù)不清的家奴,很少出門,孤獨地度過冷冷清清、枯燥乏味的余生,她的白晝是沒有歡樂、陰雨綿綿的,她的黃昏比黑夜更黑”,奠定了本文的基調(diào)。生活的環(huán)境,性格的特征,讓老太太的形象立刻變得生動。
老太太是神經(jīng)不正常、敏感多疑的殘暴農(nóng)奴主,有極強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喜怒無常甚至有些變態(tài)。在她的思想中,所有事都在她的控制之下,家中不僅所有仆人的命運都要由她決定,就連非人類的小狗也要對她順從,她雖然喜歡格拉西姆的力量和忠誠,但是這必須是為她服務(wù)的,表現(xiàn)了很強的占有欲和控制欲。老太太把格拉西姆的愛情毀滅,把其心愛的塔季揚娜許配給酒鬼,這些都直觀地表現(xiàn)出老太太的喜怒無常和變態(tài)思想??梢姡咸纳群谝惯€要黑,卻容不得別人的生命有一絲光明。
格拉西姆是根據(jù)作者母親家中一名啞巴農(nóng)奴安德烈的真實故事創(chuàng)作的,是俄國人民的象征,體現(xiàn)了俄國人民驚人的力量和不可思議的溫順。他體格魁梧的像古代神話中的壯士,力大無比,老實可靠,忠于職守,是太太所有的奴仆中“最出色”的。老太太徹底地撕碎了格拉西姆向往美好愛情的夢,然而這還不算完,就在格拉西姆陷入絕望的時候撿到了小狗木木,生活終于又有了希望,正當他把所有的愛都放在木木身上,把自己的全部心力用在了這個小生命的身上,企圖從木木那里找到他在人世間無法獲得的溫暖和慰藉的時候,卻又因為女地主討厭小狗的叫聲而命人將木木處死。格拉西姆面對這樣的情況敢怒不敢言,他就這樣失去了愛的自由,深受屈辱,就像俄國人民一樣飽受農(nóng)奴制的壓迫毫無尊嚴。
格拉西姆是孤獨的,開始很不喜歡城里的生活,“他感到煩悶,摸不著頭腦”,非常不愿意從農(nóng)村到城市里。他居住在閣樓,每當有重要的事,總是一個人在閣樓,這個特別的地方讓他區(qū)別于其他奴仆。先天又聾又啞,一直存在于一個無聲的世界,這些都表明他是孤獨的,根本沒有人能理解他。
格拉西姆性情嚴厲而又嚴肅,喜歡什么事都有個規(guī)矩,像穩(wěn)重的公鵝。他在看到公雞打架時,都要懲治它們,他看不慣酒鬼,就連塔季揚娜假裝酒鬼他也不能容忍。他很敏感,但又愚蠢。每當有人取笑他時,他心里都明白,而且在奴仆們商量塔季揚娜的婚事時,他似乎猜到他們正在商量對他不利的事。但是,他把木木找回來的時候,“用一件舊厚呢外套把洞堵的嚴嚴實實,天剛亮就來到院子里,像什么也沒有發(fā)生一樣,甚至臉上還保留著原先那種沮喪的表情,多么天真的狡計啊。他非常正直淳樸,向塔季揚娜表達愛意時,“又是點頭,又是哇哇地叫” 大膽直率,在無聲的世界里表達了最純真的愛。
格拉西姆雖然是聾啞人,可這使得他逃避了現(xiàn)實丑惡的侵襲,保持了心靈的純真與天然本色。作者的這一設(shè)計,使其區(qū)別于其他奴仆,做著無聲的抗爭,親手淹死木木,離開農(nóng)奴主宅子,回到農(nóng)村,回到起點。作者深入格拉西姆的內(nèi)心深處,揭示精神上所受的傷害,展現(xiàn)了其悲劇性。
文章中提到了兩次意外的事,一次是格拉西姆心愛的姑娘塔季揚娜嫁給他人,另一件是心愛的小狗木木被太太要求“解決”。之所以,稱之為意外的事,我認為是格拉西姆是俄國人民的象征,他單純、善良,在他的無聲世界中,這種悲劇不會發(fā)生,同時作者反對農(nóng)奴制,若沒有農(nóng)奴制,他也不會遇到這些“意外”的事。
格拉西姆非常愛木木,并且不知疲倦的照料木木,“恐怕沒有一個母親,能像格拉西姆照料“養(yǎng)女”那樣照顧自己的孩子”,木木第一次被人丟棄時,“他跑遍了所有的地方,比劃著離地面半俄尺的高度,用手描畫它的模樣”,最后,還是木木自己找回來了。而木木同樣也很愛他。“小狗多情的依戀著格拉西姆,從不離開他,總是搖著可愛的小尾巴跟在后面”木木就像是格拉西姆的化身,是一條出色的看門狗,就如同格拉西姆是老太太出色的“看門狗”。
格拉西姆和木木之間的感情是許多人為之感動的地方,格拉西姆在發(fā)現(xiàn)與人之間難以得到溫情之后,在動物身上找到了溫暖。木木成為他生活中另一種意義上的伙伴,他們無言而又至深的交流牽動人們的心。格拉西姆非常想要保護木木,希望木木永遠在自己身邊,可是老太太連這僅存的一點點溫情都不給格拉西姆,第一次把木木趕走,可是木木又回來了,格拉西姆本想把木木偷偷地藏起來,可數(shù)“可憐的聾子不可能想到,木木的叫聲會出賣自己”。格拉西姆掙扎許久,他不得不親手殺死木木。他為木木梳洗,為木木送行,把它當做人一樣。
“他懷著一種不折不撓的勇氣,一種絕望然而又是喜悅的決心走著,他敞開胸懷,兩只眼睛急切的望著正前方”,在格拉西姆返鄉(xiāng)旅程上的自然景色描繪和心理描述中,屠格涅夫充滿了對格拉姆西的贊美。盡管格拉西姆失去了愛人,兩次失掉了小狗,但巨人的腰沒有彎下,他強壯、高大、有力。
文章最后黑暗的老太太不久后去世了,格拉西姆也開始了最初的生活。而格拉西姆人物原型安德烈確實一直效忠于女主人,這樣的設(shè)計表現(xiàn)了作者美好的希望和憧憬。黑暗必將要過去,農(nóng)奴制終究會被推翻,悲劇的人生也不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