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借詞也是一種符號,是語言之間的融合。藏語借詞有著很悠久的歷史,是十分重要的歷史傳遞符號之一。藏語借詞中存在著較為特殊的借詞,其產(chǎn)生是由于歷史、環(huán)境及地理的不同。藏語借詞的特殊性也表現(xiàn)出藏族的地方色彩。藏語借用包含多種方式,不同方式主要源自古印度文化的影響。藏語的借用方法可以細分為音譯全借、音義半借、音譯加注、音形義全借及半借等方式。本文首先介紹藏語借詞的主要方法及途徑,然后分析藏語借用的語言文化背景。
關(guān)鍵詞:藏語;借詞;文化背景
作者簡介:次村讓姆(1979.12-),女,四川康定人,助師,??茖W歷,主要研究方向:藏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H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3--01
借詞是指借來的詞,藏語中的借詞即指從漢語中借來的詞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悠久歷史,孕育出豐碩的文化詞匯。而從外界引入而來的借詞也較多,漫漫時光之河流淌,許多詞匯的具體借入時間已難以考證。大致上可以分為早期和晚期借詞兩種類別。借詞也是一種符號,是語言之間的融合。借詞包括不同類型,根據(jù)借用方式包括音譯和仿譯兩類。其中前者是指音義均引用,后者是指在借用外語詞含義之外,也仿造構(gòu)詞方式。借詞使各種不同語言有所聯(lián)系,互相學習。藏語借詞有著很悠久的歷史,是十分重要的歷史傳遞符號之一。因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故對其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很好地了解歷史。
一、藏語借詞的主要方法及途徑
(一)藏語借用的主要方法
藏語借用包含多種方式,不同方式主要源自古印度文化的影響。藏語的借用方法可以細分為音譯全借、音義半借、音譯加注、音形義全借及半借等方式。其中音義全借最為普遍,是指外族語言中能夠代表原詞意義和語音的詞一并借用。音義半借是指只借用一部分,音譯意譯各半。音譯加注是指對較難理解的詞匯加入注釋來輔助理解。音形義全借的應用范圍尚少,是指藏語中融入古梵文詞,方法不是很普遍,對于藏文和古梵文,其中有諸多相似之處。在對經(jīng)文進行翻譯時,直接將古梵文借用于藏語中較為普遍。而音形義半借則是古梵文在借用到藏語中之后產(chǎn)生部分變化的方式。
(二)藏語借用的主要途徑
藏語借用的主要途徑包括密切借用和文化借用兩種。前者可以理解為是語言借用的一種普及,比如在相同地區(qū)或行政區(qū)內(nèi)藏語、漢語,或者藏語和蒙古語之間的借用。藏族人民普遍可以講藏語、蒙語或漢語,這很好的對此種語言進行宣傳。而外來語言被學習與應用的越廣泛,藏語的借用更為密切。后者則指不單純借用,而是對語言有所吸收。現(xiàn)今藏族與其他地區(qū)之間的文化交流較為順暢,藏族有在自身語言基礎之上借鑒學習包括漢語、羌語、滿語在內(nèi)的其他語言。藏語因此而豐富多樣化。
二、藏語借用的語言文化背景
(一)藏族與其他民族間的交往歷史
藏語借用屬于文化現(xiàn)象,既能夠體現(xiàn)藏族歷史文化的忠實度,也是對藏族歷史的一種記載。對藏語借用的研究,有助于對藏族與其他民族的歷史進行了解。浩瀚文化海洋中,有無數(shù)起落沉浮,有無數(shù)難以找回的記憶,通過對藏語借用文化背景的研究,能夠找到其中的蛛絲馬跡。使我們更好地了解藏族,有助于藏族的更好發(fā)展。
(二)藏語借用的地方色彩
借詞也是一種符號,是語言之間的融合。借詞包括不同類型,根據(jù)借用方式包括音譯和仿譯兩類。其中前者是指音義均引用,后者是指在借用外語詞含義之外,也仿造構(gòu)詞方式。借詞使各種不同語言有所聯(lián)系,互相學習。藏語借詞中存在著較為特殊的借詞,其產(chǎn)生是由于歷史、環(huán)境及地理的不同。藏語借詞的特殊性也表現(xiàn)出藏族的地方色彩。在借用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藏族方言中的一些詞匯會產(chǎn)生變化,比如藏語借詞之中的英語詞和印地語等。經(jīng)濟加速,交流加劇的同時,藏語借用又可能有新的變化。
(三)藏族民族心理文化的微妙變化
藏語借用也能夠體現(xiàn)民族心理方面的變化。語言的使用與心態(tài)有一定的關(guān)系,藏語借詞的引用也反映出民族倫理觀念、價值取向、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的不同。語言的借用不僅和心態(tài)有關(guān),也與心理因素相連,有很大的情感因素。有個人情感夾雜其中,可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力量。同時,不同的人對相同事物的不同理解,藏語借用也存在不同的角度和評論,而這就是不同心態(tài)的反映。另外,文化之間的融合是時間的問題,外來詞逐漸被廣泛應用,這也反映了民族心理文化的微妙變化。
(四)藏語借用制度的交流情況
借詞的范圍十分之廣,制度文化的交流情況、社會風俗、理論制度等都在藏語借詞中得以體現(xiàn)。風俗習慣體現(xiàn)于詞語之中,在民族交流中互相影響。存在既非偶然,萬事萬物的發(fā)展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藏語借詞同時是重要的媒介形式,不斷地改進融合進而進步。基于地理位置因素,藏族地處特殊位置。藏族文化的形式也因此而與之不同。藏語借詞中的重要方式是詞根借詞,藏語借詞的變化發(fā)展進程也由此體現(xiàn)。對藏語借用的研究,有助于對藏族與其他民族的歷史進行了解。
結(jié)束語:
藏語借詞有著很悠久的歷史,是十分重要的歷史傳遞符號之一。因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故對其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很好地了解歷史。藏語借用包含多種方式,不同方式主要源自古印度文化的影響。藏語的借用方法可以細分為音譯全借、音義半借、音譯加注、音形義全借及半借等方式。其中音義全借最為普遍。藏語借用的語言文化背景,主要體現(xiàn)在藏族與其他民族間的交往歷史、藏語借用的地方色彩、藏族民族心理文化的微妙變化,以及藏語借用制度的交流情況之上。研究了解藏語借用,實際上是對藏族與其他民族的歷史進行了解。
參考文獻:
[1]東主才讓.試論藏語借詞及其文化背景[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
[2]薛才德.藏語漢借詞的特點[J].民族語文,1999(03).
[3]玉珍.藏語安多方言同仁話中的漢語借詞 [J].中國藏學,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