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芝
【摘 要】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對于小學生的成長和心里個性特征的形成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在作文教學中,如何按照小學作文教學規(guī)律,小學生認識和心里發(fā)展的規(guī)律,運用有效地教學手段,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經過不斷地實踐、琢磨、在實踐,積累了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幾點經驗。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
一、作文內容要生活化
生活是作文材料的源泉。學生作文首先是內容,那么內容從何而來?無疑是從生活中獲取。
教過學生寫作的老師,都有過這樣的反映:大多數同學在寫作時覺得無話可說,舉筆苦思,像擠牙膏似的想一句寫一句,那么,為什么會出現學生作文無話可說的情況呢,就是因為我們的作文教學都是老師課堂上講解,灌輸的,卻不是學生自己的生活感受,想要使學生的作文有話可說,就要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自己的心靈去感受,自己的思維去思考,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對每一學期的作文教學內容任務做到心中有數,提前布置,如某一單元作文要求是描寫小動物樣子的,那么我們就要在這節(jié)課前十天或二十天,布置學生觀察,讓學生記觀察日記,這樣,在學生寫作文的時候他們自己觀察的結果,會一一浮現于腦海,想讓他們停筆都停不下來。
教師在布置作文題目時,也盡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不要讓學生寫他不熟悉,沒有經歷過或沒有見到過的事件,那么,是不是把學生帶到生活中,讓他自己去觀察,去感受,學生就能寫出出色的文章了呢,也不是。僅有的原始生活材料是不夠的。記得在一次少先隊活動結束后,我要求同學們根據活動內容和自己的感受寫一篇作文,我當時以為這次活動,他們自己參與,自己經歷,一定能寫出好的作文來,誰知事與愿違,大多數學生的作文像記流水賬似的,沒有側重點,也沒有自己的認識,所以有了生活經歷并不等于就寫出好作文來,這樣在學生生活經歷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去幫助學生認識生活,把生活中得來的東西進行分析、消化、去粗取真,適當地去點播學生一下,使學生對所經歷的生活更深一層的認識、理解,這樣,才能使生活變?yōu)樽魑牟牧希嬲秊閷W生所用。
二、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想象的能力
在學生認識生活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合理的想象能力,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尤其在小寫生作文中,看圖習作占有一定的比例,這些畫面大多是學生所熟悉或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在教學中,只要學生能正確表述圖意,就讓學生獨立去寫,也可以說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可這樣卻達不到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和想象能力的目的。
我們教師應充分利用看圖作文,來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想象的能力,讓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想象問題的方法,即對學生進行了道德教育,有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形成,符合小學生認識和心里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形成。
三、調動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
學生永遠是教學中的主體,學生的主動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怎樣調動起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讓他們能隨時地主動地細心地觀察生活、認識生活、參與到作文教學中來呢?曾經試過種種方法,如選學生“優(yōu)秀作文”在班上宣讀,自己寫“下水文”來給學生示范等,效果都不十分理想,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本書刊上看到奧蘇泊爾的“先行組織者”理論介紹,我靈機一動,此法可否應用于作文呢?我覺得試一試,再一次作文課前一個星期,我把班上平時作為中等水平的兩名學生交到叫公室來,提前進行作文輔導,并要他們對班上的其他同學保密,等到作文指導課時,讓他們來讀,這兩個學生覺得老是這樣做是對他們的“偏愛”,于是寫的特別認真,比平時作文強了許多,我有幫他們修改了一番,可以說是較好的小學生作文了。
等到作文指導課上我一眼就看出他們的那份得意和急不可待的樣子,當指導結束后,我對學生們說:“同學們,我們班有兩名同學已經把這次作文寫好了,你們想聽嗎?”同學們相互對視,我立刻示意那兩名同學讀他們的作文,聽完后,我裝作驚喜的說:“你們寫的真好,連老師都聽入迷了?!辈⒆屓嗤瑢W送給他們掌聲,這一下,平時作文好的同學顯出來不服氣,而中等水平和稍差一些的同學臉上卻有了笑容,我又不失時機的說:“同學們,你們想和他們比比嗎?看誰寫得更好!”結果,這次作文水平比每次都高。
以后每次作文前,我都輔導1—2名學生,又有生,也有困難生,這樣既增加了作文單獨輔導的機會,又調動了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作文教學中來。
四、教師修改與學生集體修改相結合
學生交上來的作文,免不了這樣那樣的毛病,我除了在批語中指出、面批之外,還組織全班同學一起來修改作文。
我把毛病較典型的一篇作文,原封不動的抄寫在黑板上,讓同學們自己找毛病,大到作文層次安排,小到一個詞語、一個標點符號,然后自己動腦筋,找出修改的方法,學生邊改我邊板書,黑板上就出現了一篇修改后的作文,然后讓學生把這兩篇作文對照,使學生認識到修改的重要性,同時,對于改正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著的毛病也起了一定的這樣。
知識的海洋是無止境的,作文教學也是永遠研究不完的課題,只有不斷探索、不斷鉆研,才能有所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