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君
摘 要:目前我國高校普遍存在著院、部、系、專業(yè)設置較多,地域分布較廣,學生數量增長較快的特點。這為高校有效地開展學生評教和教學評估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評估統(tǒng)計的方式已不能滿足教學評價的工作要求。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提高教學和辦公管理的自動化和現代化,減少人員和設備資源的浪費,就成為當前一項緊迫的任務。本文通過對我國高校教學評估工作進行深入的分析,探索建立高校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新的途徑和方法,設計與實現了一個基于WEB的高校評教數字化管理系統(tǒng)。
關鍵詞:教學評價;數字化;系統(tǒng)設計
學生評教數字化管理系統(tǒng)應該是一個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架構的教學管理輔助系統(tǒng),它通過基于網絡高效的信息傳播媒介,來完成學校每學期一次的教師教學情況評測活動。學生評教數字化管理系統(tǒng)應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環(huán)境,有效地組織參與活動的各種人員,實現網絡評測。利用學生評教數字化管理系統(tǒng)可以使學生、教師、管理員三類用戶通過計算機,基于互聯網完成評教活動的全部工作內容,包括學生評測、教師查詢、管理員數據統(tǒng)計和系統(tǒng)配置等等。與現行的評測方式相比,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評估效率。
1.學生評教業(yè)務分析
一次評教活動從開始到結束需要經歷學生評測、教師和管理員查詢分析等多個處理環(huán)節(jié),一般需要經過:評測項目建立、學生和教師用戶確認、學生填寫評測表、教師查詢評測結果、管理員查詢與分析、歷史數據的比較等階段。
2.學生評教工作的現狀
學生評教工作是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很多高校采用的方式是:首先由學生填涂機讀卡,然后老師將機讀卡通過讀卡機,將評教數據輸入電腦,電腦再進行計算統(tǒng)計,最后打印出報表供各級部門及教師查閱。這種評教方式存在以下問題:步驟繁瑣,效率低。在學生評教過程中,老師首先將“評測卡”交給班干部,再由班干部交至每個學生,學生用鉛筆填涂后還要交還老師,老師統(tǒng)一收齊后送到教務、教研部門,再由專門人員通過讀卡設備處理?!霸u測卡”數量大,所經的時間跨度大,且手續(xù)繁雜。結果出來后,任課教師通過系辦查詢,查詢不方便,影響系辦老師工作;容易出現各種差錯。在操作過程中,由于使用鉛筆填涂會出現填涂失誤,或者讀卡器這種模擬設備精度有限等情況,導致評測結果出現差錯;報表樣式死板、評測表樣式單一。評測結果出來以后,相關部門不能及時看到本部門關心的報表;同時評測表的表項標題及數量、得分權重、開放式問題等不能修改,缺乏靈活性;學生評教與否無法得知。學生的評教屬于個人隱私,現行的學生評教方式使得每個學生是否評教不得而知,個人的隱私與了解是否參評不能同時實現;消耗資源。學生填涂用的“評測卡”要消耗大量的紙張,不能真正意義實現物質化辦公;學生數量多,分布廣,不便組織目前,大學所屬的院、部、系、專業(yè)設置較多,地域分布較廣,很多高校都建有若干個校區(qū),近年來學生數量增長也較快。這樣組織全校的學生對學校各門課程和教師進行教學評價成為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
3.評教項目生命周期分析與設計
評教活動項目生命周期設計是業(yè)務邏輯功能設計的重要方面。它關系到所設計的系統(tǒng)能否真正投入地發(fā)揮作用。為此,針對評教活動的業(yè)務特點,對其項目生命周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來設計與實現高校的評教數字化管理信息系統(tǒng)。評教活動項目的生命周期共劃分為以下六個階段:1.項目建立;2.用戶身份確認;3.學生評測;4.當前項目結果數據查詢與分析;5.歸檔與歷史數據比較;6.項目結束。
評教活動項目的生命周期所涉及到的時間屬性如下:用戶身份確認開始日期:標志學生和教師用戶進行身份確認的開始時間;用戶身份確認結束日期:標志學生和教師用戶身份確認的結束時間,學生和教師用戶應在此日期之前完成身份確認的工作,發(fā)現問題及時向管理員報告并解決;學生評測開始日期:標志允許學生開始評測的日期,通知學生于此日期開始評測活動;學生評測結束日期:標志學生評測的終止日期,學生應在此日期之前完成本人應該參加的評測工作,如在此日期前未完成則視為未評處理;當前查詢開始日期:該日期表示學生完成對評教活動,校、院、系的部門負責人,教務、教研專業(yè)人員,教師等可以對有關教師、有關課程的評估信息及統(tǒng)計,分析結果并進行學生評教數字化管理。當前查詢結束日期:對當前評教活動的截止查詢日期。
4.評教系統(tǒng)及其特點
基于以上對評教活動項目生命周期的分析,我們設計與實現了我校學生評教網絡化管理系統(tǒng),并將系統(tǒng)劃分為以下三個部分。系統(tǒng)在實現上具有以下特點:系統(tǒng)結合學校的實際需求和應用現狀,采用流行的Internet技術認證、編譯、輸出與碎片緩存,數據交換,代碼分離等;師生通過常見的瀏覽器即可完成學生評教及教師教學情況統(tǒng)計查詢等工作。系統(tǒng)具有強大的系統(tǒng)管理工具,可高效地建立和維護學校的軟件應用管理平臺;內置MDS數據加密技術,使得系統(tǒng)信息更加安全;系統(tǒng)采用瀏覽器/服務器模式,大大地降低了系統(tǒng)的維護成本;報表樣式多樣、評測表組態(tài)靈活。評測結果出來以后,相關部門可以及時地看到本部門關心的報表,并可以選擇查詢條件;同時評測表的表項標題及數量、得分權重、開放式問題等可以自由修改更加靈活;開放的技術平臺,使得系統(tǒng)更易于擴展。
5.結束語
建設學校數字化管理應用系統(tǒng)平臺,開發(fā)符合學校教學與科研實際需要,并能夠提升管理數字化、信息化,增強學校競爭優(yōu)勢。本課題的研究對項目的生命周期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fā)和研發(fā)工作。本課題以“整休規(guī)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為方針,以確保高校教評工作的成功實施。
參考文獻:
[1]張春華,李曉芳,高校評教信息化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機械工程出版社,2014
[2]韓杰元,鄭秀麗,評教數字化系統(tǒng)的設計[J].中國高校數字化導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