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散文的考點主要有:概述事件;分析文章中環(huán)境描寫或某個段落、細節(jié)、情節(jié)的作用;分析文章的敘述順序及其優(yōu)點;分析敘事的人稱及其好處;分析該事件主人公或其他有鮮明個性的人物的性格特征等。
針對敘事散文的這些考點,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著手解答:
1.概述事件就是將事件的來龍去脈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解答這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大體弄清楚事件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相對而言,找出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的難度較大,這時就需要逐段細讀,簡單分層并歸納各段落、各層次的大意,然后再進行整合,進而概括出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在概述事件時一定要用自己的語言,且語言要精練,切忌照搬文段內(nèi)容或不分重點地長篇大論。
2.敘事散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是為后面的故事作鋪墊、設伏筆;有時也可起到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如果題中涉及到分析某個段落、情節(jié)、細節(jié)的作用,往往從為后面的情節(jié)作鋪墊、設伏筆方面考慮。
3.敘述順序一般分為順敘、倒敘、插敘和補敘四種。順敘即按照事件發(fā)展的先后逐一道來,其優(yōu)點是使事件的來龍去脈清晰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倒敘即先將事件的結(jié)果或矛盾激烈的一幕呈現(xiàn)出來,然后再將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敘述出來,其優(yōu)點是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插敘即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暫時中斷敘事,插入與事件相關的人和事,其優(yōu)點是使情節(jié)波瀾起伏、富于變化,使故事更完整等。補敘即在文章結(jié)尾補充交代文中人物或事件的結(jié)局,其優(yōu)點是使故事情節(jié)更完整、更可信。答題時,結(jié)合具體文章套用以上規(guī)律即可。
4.人稱主要有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三種。以第一人稱敘事即以“我”的角度敘述事件,可直接抒發(fā)感情;以第二人稱敘事給人一種親切之感;以第三人稱敘事,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
5.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時,結(jié)合具體事件和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描寫等分析即可。
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張曉風
她坐在淡金色的陽光里,面前堆著的則是一堆濃金色的柑仔,是那種我最喜歡的圓緊飽甜的“草山桶柑”。而賣柑者向來好像都是些老婦人,老婦人又一向都有張風干橘子似的臉。這樣一來,真讓人覺得她和柑仔有點什么血緣關系似的,其實賣番薯的老婦人往往有點像番薯,賣花的小女孩不免有點像花蕾。
那是一條僻靜的山徑,我停車,蹲在路邊,跟她買了十斤柑仔。
找完了錢,看我把柑仔放好,她朝我甜蜜溫婉地笑了起來——連她的笑也有蜜柑的味道——她說:“啊,你這查某(女人)真好,我知,我看就知——”
我微笑,沒說話,生意人對顧客總有好話說,可是她仍抓住話題不放:
“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一樣——”
我一面趕緊謙稱“沒有啦”,一面心里暗暗好笑起來——奇怪啊,她和我,到底有什么是一樣的呢?我在大學的講堂上教書,我出席國際學術會議,我駕著車在山徑御風獨行。在臺灣,在香港,在北京,我經(jīng)過海關關口,關員總會抬起頭來說:“啊,你就是張曉風?”而她只是一個老婦人,坐在路邊,賣她今晨剛摘下來的柑仔。她卻說,她和我是一樣的,她說得那樣安詳篤定,令我不得不相信。
轉(zhuǎn)過一個峰口,我把車停下來,望著層層山巒,慢慢反芻她的話。那袋柑仔個個沉實柔膩,我取了一個掂了掂。柑仔這東西,連摸在手里都有極好的感覺,仿佛它是一枚小型的液態(tài)的太陽,可食、可觸、可觀、可嗅。
不,我想,那老婦人,她不是說我們一樣,她是說,我很好,好到像她生命中最光華的那段時間一樣。不管我們的社會地位有多大落差,在我們共同對著一堆金色柑仔的時候,她看出來了,她輕易地就看出來了,我們的生命基本上是相同的。我們是不同的歌手,卻重復著生命本身相同的好旋律。
少年時的她是怎樣的?想來也是個有著一身精力,上得山下得海的女子吧?她背后山坡上的那片柑仔園,是她一寸寸拓出來的吧?那些柑仔樹,年年把柑仔像噴泉一樣從地心揮灑出來也是她當日一棵棵栽下去的吧?滿屋子活蹦亂跳的小孩,無疑也是她一手乳養(yǎng)長大的吧?她想必有著滿滿實實的一生。而此刻,在冬日山徑的陽光下,她望見盛年的我向她走來購買一袋柑仔,她卻像賣給我她長長的一生,她和一整座山的齟齬和諒解,她的傷痕她的結(jié)痂。但她沒有說,她只是溫和地笑。她只是相信,山徑上總有女子走過——跟她少年時一樣好的女子,那女子也會走出沉沉實實的一生。
我把柑仔掰開,把金船似的小瓣食了下去。柑仔甜而飽汁,我仿佛把老婦人的贊許一同咽下。我從山徑的童話中走過,我從煙嵐的奇遇中走過,我知道自己是個好女人——好到讓一個老婦人想起她的少年,好到讓人想起汗水、想起困厄、想起歌、想起收獲、想起喧鬧而安靜的一生。
(選自《張曉風經(jīng)典作品》)
1.簡要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
2.如果刪去文章第八、九段,并不影響文章內(nèi)容的完整性。但作者在這里插入它們,有何作用?
3.文中作者稱自己是個好女人。結(jié)合文中交代的身份,說說“我”好在哪里。
4.“我們的生命基本上是相同的。我們是不同的歌手,卻重復著生命本身相同的好旋律。”結(jié)合你的生活實際,談談這句話對你的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