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正榮,許一詠
(江西省水電工程局,江西南昌 330096)
500 kV三峽地下電站至荊門換流站煙燈坡長江大跨越依據(jù)特殊地形條件采用“耐-耐”的跨越方式,檔距為1 454 m,線路按單回路設計,跨越處南岸1號耐張塔地面高程305.4 m,北岸2號耐張塔地面高程344.2 m。導線采用AACSR/EST-400/180特強鋼芯高強鋁合金絞線,地線采用JLB14-210型鋁包鋼絞線。
跨越點江面寬約800~1 000 m,跨越段為長江Ⅰ級航道,最高通航凈高(船桅高)為33 m。10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高程為173.27 m,架線時實測水位約為153.8 m,跨越檔導線設計弧垂為91.47 m(40℃)。跨江斷面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跨江斷面示意圖
在確定具體施工方案前,對架線過程中所采用的各級牽引繩及導地線的受力進行計算,以確定其規(guī)格滿足相應工況條件下要求,經(jīng)計算各級牽引繩的數(shù)據(jù)見表1,導地線受力工況及受力值如表2所示。
表1 各級牽引繩的受力值
表2 導地線受力工況及受力值
架線采用間隙式封航→動力船牽引迪尼瑪繩→“一牽一”展放一級牽引繩(φ15)→“一牽一”展放二級牽引繩(φ20)和三級牽引繩(φ28)→φ15“一牽一”展放地線→φ28“一牽二”展放導線→牽引場掛線、張力場初緊及弛度觀測→張力場緊線壓接掛線、牽引場壓接掛線→安裝間隔棒、防振裝置及引流線。
在過江展放迪尼瑪前,先在兩岸分別將迪尼瑪繩引至江邊,繩頭的另一端分別穿過滑車與牽張設備;在接到封航通知后,動力船與岸邊牽引迪尼瑪繩連接,連接方式為岸邊迪尼瑪繩頭+5 t連接器+100 m迪尼瑪繩頭,動力船在駛向對岸時,航行中要保證航行方向與放線方向基本一致,張力機控制好張力,盡可能保證迪尼瑪不落水。
動力船到達對岸后,用船上預先準備好的長100 m的迪尼瑪繩與岸上引繩連接,用張、牽機配合讓迪尼瑪繩迅速騰空,在騰空過程中要采取壓線措施。
用此種展放方式能保證迪尼瑪不落水,并在主航道上保持一定凈空,減少過程中障礙物的影響,縮短升空時間,滿足臨時通航要求,但對拖船航向控制和放線張力要求較高。
3.2.1 牽張設備配置
根據(jù)表1和表2中的數(shù)據(jù),張力場配置4×45 kN張力機并輪使用,最大出口張力達90 kN,另配置一臺額定牽引力為80 kN的牽引機水平,牽引場配置持續(xù)牽引力150 kN的牽引機和一臺額定張力為37.5 kN的張力機。
3.2.2 線繩展放
迪尼瑪升空后,各級牽引繩過渡及導地線展放過程均采取禁止通航措施。導地線展放順序為:迪尼瑪繩→φ15導引繩→φ20牽引繩→φ28牽引繩→導線、迪尼瑪繩→φ15導引繩→地線,除導線展放采用“一牽二”外,其余均采用“一牽一”方式展放。
放線順序按照“先轉向外側、后轉向內側、先地線、后中導線、最后兩側導線”的原則平衡組織施工。放線順序見圖2所示。
圖2 放線順序示意圖
導線與牽引繩的連接方式為:2×導線+2×臨時壓接管(QNY-400H/180E1)+2×13 T抗彎連接器+2×φ24鋼絲套+2×8 T旋轉器+20 T“一牽二”走板+18 T旋轉器+φ28導引繩。其連接方式見圖3所示。
地線采用φ15牽引繩通過牽張機“一牽一”展放,與牽引繩的連接方式為:,普通地線+臨時壓接管(QNY-210BG-14EAC1)+5 t旋轉器+φ15牽引繩。
圖3 “一牽二”走板連接方式示意圖
3.2.3 錨線施工
導地線錨線卡線器由專門單位設計加工并經(jīng)過試驗,滿足握著力要求且不傷導地線。
導線采用φ24×60 m鋼絲繩錨線,用9 t手搬葫蘆配合調整;普通地線和光纜采用φ17.5×40 m鋼絲繩錨線,用6 t手搬葫蘆配合調整。
緊線地錨設置數(shù)量:1號耐張塔設置兩組2×4個15 t級緊線地錨,每組按塔上導線掛點中心線平分,為保證畫印精確度,每個地錨距離約為1.2~1.5 m。
為保證通航要求,線繩錨固均以對江面24 m凈空為控制原則,盡可能上午放線完成后,下午緊線并壓接掛好線。
為防止跑線等意外發(fā)生,所有錨線采取雙錨固措施。
3.3.1 地線緊線
方法:普通地線、光纜采用牽張機初緊、絞磨機粗緊、手扳葫蘆微調方法,在地線張力側塔上過輪錨線,地線牽引側使用臨時牽引管直接緊線,最后在張力側塔上錨線微調;光纜須使用預絞絲耐張線夾微調。
工具配套:地線緊線最大張力按50 kN考慮(t=20℃),采用6 t(Ⅲ-Ⅱ)滑輪組緊線,5 t機械絞磨為牽引。
3.3.2 導線緊線
方法:導線臨時牽引管到1號塔后直接臨錨在塔身上,壓接后直接掛到掛點上,張力機反牽初步緊線,最后在2號塔上錨線微調。
工具配套:單根導線緊線最大張力按95 kN考慮(t=20℃),采用兩套16 t(Ⅴ-Ⅴ)滑輪組同時緊線,2臺5 t機械絞磨為牽引。
如只有一個緊線地錨(在中導線方向上)時,兩邊相導線緊線時,須采用向內或外臨時拉線控制緊線滑輪組與導線方向基本相同,避免緊線滑輪組與掛點投影方向產生一定角度,影響畫印精度。
3.3.3 弛度控制
弛度采用地面角度法與塔上平行四邊形法相結合觀測和調整。
普通地線與OPGW弛度值有差別,必須分別觀測和調整。
3.4.1 牽引場掛線
牽引場導、地線采用松弛掛線。
地線松弛掛線張力按30 kN考慮,地面壓接好與金具串連接,采用掛線側5 t(Ⅰ-Ⅰ)滑輪組高空松弛掛線。
導線絕緣子串為6串組合,3組平衡掛點,重量較重(約3.7 t),長度10.5~12 m,掛線有一定難度,因此,采用先在導線橫擔上垂直組裝懸掛導線絕緣子串,地面導線壓接好,然后,按順序采用5 t(Ⅰ-Ⅰ)直接將四根子導線分別松弛懸掛的掛線方法,單根導線松弛掛線,張力按50 kN考慮。
3.4.2 張力場掛線
張力場導、地線采用塔上高空張力掛線。
地線過牽引掛線張力按50 kN考慮,高空安裝耐張線夾,采用8 t(Ⅲ-Ⅱ)緊線滑輪組高空直接掛線,采用6 t手搬葫蘆配合掛線。
導線過牽引掛線張力按80 kN考慮,根據(jù)設計導線絕緣子串結構特點,采用滑輪組高空金具串對觸掛線方法。
首先在導線橫擔上垂直懸掛導線絕緣子串,絕緣子串末端組合聯(lián)板部分一并組裝,各子導線上所含金具提前組裝好,包括壓接導線耐張管。
然后將16 t(Ⅴ-Ⅴ)滑輪組一端用15 t卸扣與子導線牽引板(QY-50260S1)牽引孔連接,另一端與聯(lián)板LS-100800540S1孔相連,輔助保險系統(tǒng)的卡線器間距耐張線夾保證在20~25 m,導線張力掛線示意圖見圖4。
圖4 導線張力掛線方式示意圖
最后當牽引距離接近時,采用9 t手搬葫蘆配合掛線。
一次掛一根子導線,先掛上面兩根子導線、后掛掛下面兩根子導線。注意不要過牽引過多,只需滿足直角掛板和聯(lián)板能夠聯(lián)結即可。
導地線緊線完成后要及時安裝好阻尼線、防振錘,若掛線后當天不能安裝好防振措施,必須在耐張塔上安裝臨時防振錘,減少導線之間的鞭擊以及因大幅振動引起的導線受力加大而產生的意外事故發(fā)生。
1)大跨越架線施工導地線張力大,對施工工器具的要求比較高,如導地線臨時牽引壓接管、卡線器等均需由專業(yè)單位專門設計加工并經(jīng)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此項工作需提前做好準備。
2)大跨越地錨受力較常規(guī)施工高出很多,需現(xiàn)場勘查提前進行地錨抗拔試驗,根據(jù)試驗結果現(xiàn)場綜合設置。
3)迪尼瑪繩不耐磨,施工時不可直接錨固,確需錨固時可通過連接器串接一段鋼絲繩,直接在鋼絲繩上錨固。
4)大跨越施工安全要求高,導地線及牽引繩索張力大,錨固作業(yè)要做到雙保險,確保萬無一失。
5)架線施工要統(tǒng)籌安排好作業(yè)時間,盡量避免臨時錨固過夜,同時做好防振措施。
500 kV三荊線煙燈坡長江大跨越技術方案縝密,施工過程中組織措施得當,架線跨越施工僅用7天即完成,得到建設單位的高度好評,取得了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李慶林.架空送電線路施工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596.
[2]架空輸電線路施工工藝通用技術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
[3]李博之.高壓架空輸電線路架線施工計算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