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健 張細睿 徐嘉寧
對核苷酸藥物聯(lián)合微生物制劑治療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護理效果探究
劉可健 張細睿 徐嘉寧
目的 分析循證護理在接受聯(lián)合核苷酸藥物及微生物制劑治療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25例接受聯(lián)合核苷酸藥物及微生物制劑治療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比患者接受治療前、治療1、3、6個月時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變化情況。結果 患者接受治療前、治療1、3、6個月時4個時間點漢密爾頓焦慮評分(HAMA)、漢密爾頓抑郁評分(HAMD)及生活質量評分(GQOLI-74)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HAMA及HAMD評分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 以治療6個月時最低。GQOLI-74評分整體呈上升趨勢, 以治療6個月時最高。結論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接受聯(lián)合核苷酸藥物及微生物制劑治療時應用循證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
核苷酸藥物;微生物制劑;乙型肝炎;肝硬化;循證護理
乙型肝炎為本院最為常見的病毒性肝炎, 在我國有著極高的發(fā)病率, 而乙肝后肝硬化為繼發(fā)于乙型肝炎所產生的疾病, 如不及時治療, 可進一步發(fā)展成為肝癌, 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雖然在乙肝后肝硬化的臨床治療中, 多種藥物治療方案均可取得一定的臨床治療效果, 但有些護理方案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同樣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2]。而本院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將循證護理應用于其中,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現(xiàn)將應用效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3年4月~2014年11月共收治符合本研究納入及排除標準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25例。其中, 男15例, 女10例;年齡46~61歲, 平均年齡(53.35±6.16)歲;乙肝病程10~16年, 平均病程(13.15±2.22)年;肝硬化病程1~5年, 平均病程(3.01±1.61)年;Child-Pugh分級, B級者17例, C級者8例;文化程度, 小學及以下者11例, 初中者9例, 高中及以上者5例。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需符合乙肝及乙肝后肝硬化的診斷標準[3];年齡18~65歲;均接受聯(lián)合核苷酸藥物及微生物制劑治療;谷丙轉氨酶(ALT)>100 U/L, 總膽紅素(TBIL)>170 mmol/L, 白蛋白(ALB)<35 g/L, 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 ≥4 log 10 copies/ml;經胃鏡檢查確定存在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同意接受本研究,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意識清楚。
排除標準:非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者;存在嚴重心、肝及腎功能不全者;合并消化道血流或肝腎綜合征者;存在核苷酸藥物及微生物制劑過敏者;存在惡性腫瘤者;存在精神疾病病史及家族史者;2周內應用抗生素治療者。
1.2 治療及護理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組后均接受聯(lián)合核苷酸藥物及微生物制劑治療。給予阿德福韋酯(葛蘭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0651)10 mg/(d·次)口服治療, 聯(lián)合雙歧三聯(lián)活菌片(金雙歧, 內蒙古雙奇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S19980004)2.0 g, 3次/d口服治療。治療時間為6個月。
1.2.2 護理方法 患者就診時給予常規(guī)健康宣教、飲食指導及生活方式指導, 同時每2周對患者進行1次電話隨訪,對患者的疾病情況、健康情況及服藥情況進行總結, 并參考臨床文獻及護理經驗, 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易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飲食問題及易發(fā)并發(fā)癥等的護理問題進行總結、分類。并按照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對所總結出的護理問題進行排序, 按順序對護理問題進行解決。飲食護理中, 注意指導患者進食易消化食物, 并注意每日補充充足的蛋白質及熱量。心理護理中, 需與患者進行溝通, 以緩解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緒。
1.3 觀察指標 將患者焦慮抑郁情況及生活質量情況作為觀察指標對循證護理方案的護理效果進行評價?;颊呓箲]抑郁情況分別應用HAMA及HAMD量表進行評價, 分別于患者入組時、接受治療1、3、6個月時應用HAMA及HAMD量表對患者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價, 對比入組時、接受治療1、3、6個月時HAMA及HAMD評分變化情況, HAMA及HAMD評分均以分數越高表示焦慮或抑郁癥狀越重。生活質量評分應用GQOLI-74評分量表進行評價, GQOLI-74評分量中包括軀體功能情況、社會功能情況、心理情況及物質生活情況4項, 所得評分中醫(yī)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據均導入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方差分析,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25例患者焦慮抑郁情況分析( x-±s, 分)
2.1 焦慮抑郁情況分析 患者接受治療前、治療1、3、6個月時4個時間點HAMA及HAMD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且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 以治療6個月時最低。見表1。
2.2 生活質量情況分析 患者接受治療前、治療1、3、6個月時4個時間點GQOLI-74評分4項均整體呈上升趨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治療6個月時最高。見表2。
表2 25例患者生活質量情況分析( x-±s, 分)
循證護理為近年來產生的新型護理方式, 其可通過對既往臨床護理經驗的總結, 并結合患者的病情及所存在的護理問題, 制訂出具有較強針對性的護理方案, 以達到更為理想的護理效果[4]。目前在臨床多種疾病的護理過程中, 循證護理均有著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5,6]。故本院在接受聯(lián)合核苷酸藥物及微生物制劑治療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護理過程中, 將循證護理應用其中。結果顯示, 患者接受治療前、治療1、3、6個月時4個時間點HAMA及HAM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且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 以治療6個月時最低。由此可知, 在接受了循證護理后, 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緒均可得到顯著的改善, 且其隨著護理時間呈整體下降趨勢。本研究同時對患者接受循證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情況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患者接受治療前、治療1、3、6個月時4個時間點GQOLI-74評分中4項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整體呈上升趨勢, 以治療6個月時最高??梢娫诮邮苎C護理后, 不僅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可得到顯著的改善,同時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得到顯著的提高。本研究中所應用的循證護理通過總結臨床護理文獻中對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護理經驗, 并結合本院長期以來對此類患者的護理經驗, 在護理方案的制訂中, 更重視對患者的護理問題按照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進行分層, 通過分層次的護理, 以達到在全面護理的同時突出護理重點的效果, 以提高臨床的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 在接受聯(lián)合核苷酸藥物及微生物制劑治療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護理過程中, 為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并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 可將循證護理應用于其中。
[1] 陳麗琴.肝炎后肝硬化并發(fā)消化道大出血的臨床護理研究.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3, 20(26):135-137.
[2] 周俊卿, 李紅.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護理.臨床誤診誤治, 2011, 24(8):104-105.
[3]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華內科雜志, 2011, 16(27):1-12.
[4] 楊彪, 姚晚俠.智能技術作為循證護理研究方法的前景展望.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4, 30(4):1-4.
[5] 洪衛(wèi)青.肝炎后肝硬化并發(fā)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護理體會.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 2011,9(12):349-350.
[6] 陳娜, 劉翠琴.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在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應用效果分析.河北醫(yī)藥, 2012, 35(23):3663-366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49
2015-04-06]
511434 廣州市番禺區(qū)化龍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