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墨跡

    2015-05-06 06:05:24胡竹峰
    草原 2015年4期
    關(guān)鍵詞:趙孟頫書法

    胡竹峰

    鴨頭丸 地黃湯

    《鴨頭丸帖》寫道:“鴨頭丸,故不佳。明當(dāng)必集,當(dāng)與君相見?!贝颂麚?jù)說是王獻(xiàn)之存世的唯一真跡,也有人說是唐人摹本。我寧愿是摹本,這樣讀帖時能多一份惆悵與罔戀。在藝術(shù)上,惆悵與罔戀有時候比歡喜與滿足格調(diào)來得高。文學(xué)中寫悲劇的作品明顯比寫喜劇的藝術(shù)價值大,《紅樓夢》《金瓶梅》《水滸傳》《桃花扇》可以不朽,《好逑傳》《玉嬌梨》《平山冷燕》這些才子佳人之類大團(tuán)圓的東西看過即忘。

    這一筆扯遠(yuǎn)了,只說王獻(xiàn)之的書法,他的字風(fēng)格與其父仿佛,但脫去了王羲之的形骸。從見到的墨跡照片看,王羲之,富中有逸氣,畢竟是逸少;王獻(xiàn)之,富中有貴氣,到底是大令;朝玄虛上說,王獻(xiàn)之的字有病氣。

    王獻(xiàn)之多病,其雜帖常常提到藥。鴨頭丸是種藥,醫(yī)書上說主治水腫,面赤煩渴,面目肢體悉腫,腹脹喘急,小便澀少。他另一名帖《地黃湯帖》提到的地黃湯也是味藥:

    新婦服地黃湯來,似減。眠食尚未佳。憂懸不去新。君等前所論事,想必及。謝生未還,可爾。進(jìn)退不可解,吾當(dāng)書問也。

    地黃湯是婦人藥,地黃丸多為男人服用。

    今人談到書法,第一想到的就是碑帖。碑和帖原是兩個概念。歌功頌德、立傳、紀(jì)事的文字,鐫刻后立于某紀(jì)念處的稱碑。關(guān)于帖,歐陽修做過定義:“其事率皆吊哀、候病、敘暌離、通訊問,施于家人朋友之間,不過數(shù)行而已。”歐陽修倒無意中點出了晉人法帖比魏碑、唐楷、宋書的高明所在——施于家人朋友之間,也就是家常。

    晉人法帖是油鹽柴米之間留下的一些片段,魏碑當(dāng)然好,唐楷也不壞,但太刻意了,遠(yuǎn)遠(yuǎn)不及晉人隨便。宋以后,書的味道減弱,法的規(guī)矩增加,藝術(shù)上規(guī)矩越多,成就越小。晉人法帖有平淡生活中流露出來的氣息。寄給友人的短信,隨手寫下的便條,不必正襟危坐地對待,也沒有裝裱懸掛的念頭,筆墨間方有真性情的流露,唯其不經(jīng)意,愈見真性情。

    前些時讀蔣勛文章,說有回臺靜農(nóng)先生拿出王獻(xiàn)之的《鴨頭丸帖》說:“就這么兩行,也不見怎么好?!钡谝淮我娊袢伺u王獻(xiàn)之,覺得新奇,所以記住了。唐太宗曾說王獻(xiàn)之有“翰墨之病”,大約不無道理。

    我自己更喜歡《地黃湯帖》,比《鴨頭丸帖》多一份搖曳,沉著中有軒昂,整幅字看下來,能讀出節(jié)奏感。

    王獻(xiàn)之的書法我不喜歡,也不喜歡他的為人?!妒勒f新語》錄有一段往事說王家失火,其兄徽之嚇得鞋都不穿,奔逃而出。獻(xiàn)之面色不變,讓仆人扶著走出來。我初讀此則筆記感到好玩,現(xiàn)在覺得做作太甚,頓生嫌惡。

    王獻(xiàn)之的書法視角是家常的(如果視角可以用家常來形容的話),因為家常,彌漫其中的人間煙火味雖足,我還是覺得親切。不像唐宋后人,唐宋人的書法當(dāng)然好,但他們的書法里有刻意的成分(《祭侄稿》除外)。到了明清,筆墨在宣紙上幾乎成表演了,話劇表演,明清的書法家都是話劇演員,盡管他們演技那么好,但畢竟站在舞臺上。

    演話劇當(dāng)然好玩,過日子更不易。把日子過好,何其難哉!在當(dāng)下,我越發(fā)迷戀晉人法帖。鴨頭丸雖不佳,“明當(dāng)必集,當(dāng)與君相見”還是韻味無窮。

    鴨頭丸絕跡,搖頭丸橫行。

    瘞鶴銘

    閑來理書,書箱里翻出《紅樓夢》來。一翻就翻到“老學(xué)士閑征姽婳詞,癡公子杜撰芙蓉誄”一節(jié)。曹雪芹的筆墨至此快到盡頭了,大觀園的故事露出殘景。曹雪芹寫殘景,猶帶明朗氣,像盛夏西天晚霞。高鶚的續(xù)書,狗尾都稱不上,頂多是條井繩。六七歲的光景,被蛇咬過,至今看不完《紅樓夢》后四十回。

    《紅樓夢》的續(xù)書,見過不下十種,只有張之的《紅樓夢新補》讀完了。張先生的新補,新穎別致,清香撲鼻,讀得人禁不住擊節(jié)稱賞。張之了不起的地方是推翻前人續(xù)作,融會貫通,另起爐灶,寫元妃賜婚、黛玉淚盡而逝、賈府抄沒一敗涂地、榮寧子孫樹倒猢猻散、賈蘭賈菌中舉、寶玉寶釵家計艱難、王熙鳳被休含恨自盡、寶玉躲避穆侯舉薦而懸崖撒手、史湘云憐產(chǎn)婦沿街乞討、寶玉遣婢、生計所迫賣畫打更等事情,敘來洋洋灑灑,又驚心動魄、滿腹辛酸。張之遣詞描紅,多得曹公筆法,可謂續(xù)書翹楚。我這么說的意思是,今人未必不如古人。

    前幾天和諸榮會閑聊,談起《瘞鶴銘》,他說古今那么多人學(xué)《瘞鶴銘》,無人得其宏旨,只有徐悲鴻入神了。見過不少徐悲鴻的書法,人云亦云說受益于康有為。榮會老兄法眼,一語道破天機,讓我受用。

    《瘞鶴銘》的瘞字,才認(rèn)識不久。有個階段把瘞字讀成糜字,有個階段把瘞字讀成病字。病鶴成湯,瘞鶴成銘,想當(dāng)然耳。當(dāng)年鄉(xiāng)下物資緊俏,雞鴨鵝之類的家禽病了,舍不得扔掉,趕緊殺了燉湯。

    “瘞鶴銘”三字組合,視覺上有壓迫意味。但《瘞鶴銘》的書法卻舒朗,像中年儒士著家居服散步,況味幾近李斯當(dāng)年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

    《瘞鶴銘》殘石,字體松散夸張,橫豎畫向四周開張。黃庭堅認(rèn)為“其勝乃不可貌”,譽為大字之祖。曹士冕則推崇其“筆法之妙,書家冠冕”。《東洲草堂金石跋》說它:“自來書律,意合篆分,派兼南北。”我不以為然。某人家養(yǎng)的鶴死了,埋了它并寫了銘文,是有些玩笑成分的,一個煞有介事的玩笑而已?!动廁Q銘》文詞戲謔不乏豁達(dá),可貴處在于游戲,在于家常,內(nèi)容有機趣,也就是心情。

    鶴壽不知其紀(jì)也,壬辰歲得于華亭,甲午歲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奪余仙鶴之遽也。乃裹以玄黃之巾,藏乎茲山之下,仙家無隱晦之志,我等故立石旌事篆銘不朽詞曰:

    相此胎禽,浮丘之真,山陰降跡,華表留聲。西竹法理,幸丹歲辰。真唯仿佛,事亦微冥。鳴語化解,仙鶴去莘,左取曹國,右割荊門,后蕩洪流,前固重局,余欲無言,爾也何明?宜直示之,惟將進(jìn)寧,爰集真?zhèn)H,瘞爾作銘。

    鶴是珍禽,浮丘公曾著《相鶴經(jīng)》。雷門大鼓,白鶴飛去不再聲聞千里;丁令威成仙后化成仙鶴,在華表上停留顯形。這些事幽微迷茫,難以分辨。而你化解身形,將往何方?在焦山西側(cè)筑起你的墳塋,這里是安寧之地。墳后有鼓蕩的長江洪流,墳前的焦山就是重重墓門。左方是遙遠(yuǎn)的曹國,右方是險峻的荊門。茅山北面是涼爽干燥之地,地勢勝過華亭的風(fēng)水。于是我邀集了幾位朋友,在此埋葬你,并寫下這篇銘文。

    《瘞鶴銘》作者不傳,有人說是陶弘景,還有說是王瓚,有人說是顧況……還有人說是王羲之。如果是王羲之的話,我傾向青年王羲之,時間在坦腹東床之前,《瘞鶴銘》里有青年人的爛漫之心。

    說到王羲之,索性繞遠(yuǎn)一點。

    王羲之書法有一個遵古時期和創(chuàng)新階段,《姨母帖》之類幾乎是古法用筆,《瘞鶴銘》也是古法用筆。到《喪亂帖》以及《蘭亭序》,則用了新法。

    不少古人喜歡鶴,梅妻鶴子是美談。近日讀《瘞鶴銘》,想起今年春天結(jié)伴和朋友一家去孔雀園玩,見到幾只長腿白鶴,并不見佳,如呆鳥。

    上陽臺

    賣掉一組文章,價格不錯,稿費到賬了,夠大半年日常開銷。一個文人,只能寫文章不行,還得要賣文章。沒有“閑來寫幅青山賣”的本事,只好寫點散文隨筆。賣散文隨筆,糊口是可以了,但養(yǎng)不起家。文人好做,日子難過。

    前些時,妻子給我梳頭,說后腦邊白發(fā)又多了幾根,不禁想起張恨水的詩來:

    鴛鴦蝴蝶派或然,孤軍奮戰(zhàn)廿余年。

    賣文賣得頭將白,未用人間造孽錢。

    賣啊,伐薪燒炭是賣,撒網(wǎng)打魚是賣,大棚蔬菜還是賣,這是買賣的社會。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童叟無欺。

    卻說賣掉文章,得了錢財,于是心定。今天剛好懶得讀書了,上燈時分,搬一把椅子在陽臺上坐著,養(yǎng)神。晚飯剛吃過,睡覺太早,在陽臺上東張西望,一看看出閑情來,莫非閑情就是這樣生的,要么無事生非,要么無事生情?情生于心,索性抒發(fā)一下,好久不曾抒情了。

    前不久讀一篇寫張伯駒的文章,說他收藏了李白的《上陽臺帖》,記得書中還附有此帖照片。恰好此時正在陽臺上,觸情生情,于是翻箱倒柜地找,終于找到了。

    《上陽臺帖》,是目前所知李白唯一傳世手跡,書文寫“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帖上留有乾隆楷書“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以瘦金書題“唐李太白上陽臺”。如果沒有明文說是李白所寫,我定然也如黃庭堅所說:“觀其稿書,大類其詩,彌使人遠(yuǎn)想慨然。”

    近來沉迷書法,每天讀帖習(xí)字,以我有限的知識看,《上陽臺帖》中李白的書法大有無法之法。通篇看來,李白的書法倒可以說得法于自然,或者說得法于酒,下筆放逸飛舞,不尊唐時法度,自言自書,得無營之神妙。如果記得沒錯,我背唐詩是從李白開始的:

    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今晚天空有云,抬頭無月,恰好也是農(nóng)歷十八,巧合了李白當(dāng)年上陽臺的日子。只是沒有低頭思故鄉(xiāng),因為我在故鄉(xiāng)。

    靈氣飛之

    靈氣飛之,不是說靈氣飛走了,而是靈氣飛了起來。有靈氣不難,讓靈氣飛起來,卻非國手莫能為也。昨夜,在單位寫完文章《水無聲》起身回家。寒冬臘月,走回家去,涼氣侵體,但覺得精神渾濁,讀了片刻《靈飛經(jīng)》,春回大地了。

    我好晚上讀書,中國古書里有夜氣,經(jīng)史子集皆不例外,即便佶屈聱牙如韓愈、怒氣沖天似龔自珍者,字里行間也有白日去后的清涼。這個觀點不知可有人提過。話說到這個份上,索性引申開來:

    日本隨筆適合清晨,露水未干的時光,翻翻《枕草子》之類,可去宿氣。俄國小說適合上午,早餐結(jié)束,腦聰目明,正好有精力對付《安娜·卡列尼娜》《戰(zhàn)爭與和平》《靜靜的頓河》之類大部頭?!陡∈康隆贰逗神R史詩》《神曲》《羅摩衍那》,中午讀最好,昏昏欲睡,人書恍惚,人非人,書非書,最易得道。大小仲馬、斯蒂文森、馬克·吐溫、拉伯雷,適合下午,尤其是夏天,精彩絕妙,能消酷暑。

    我讀帖,多在晚上。中國書法基本就是黑與白的藝術(shù)。在燈下,黑的是夜,白的是光,斯時斯景,能切合古人落墨之氣氛。我看書法,推崇氣息;我看繪畫,講究韻味;我看散文,追求個性。這大約是很文人的習(xí)慣。李漁看女人,不重姿色,獨看其態(tài)。何謂態(tài)?笠翁解釋說:“猶火之有焰,燈之有光,珠貝金銀之有寶色?!边@話可作我書法氣息、繪畫韻味、散文個性之腳注。

    有一年李漁出門,途遇驟雨,躲至一路邊亭里,很多踏青的女子也來避雨。其中一位三十出頭的白衣貧婦,站在亭檐下,因為亭中已經(jīng)插不下腳了。避雨的人,都忙著抖落身上的水珠,她一人任其自然,反正檐下雨滴不止,抖也無用,已經(jīng)不堪,何必狼狽。過一會兒雨停了,其他人相繼離開,白衣女遲疑不去,果然,雨又下起來了,她兩步就返回了亭中,其他人跑回來,這次卻只能立于亭外受淋了,白衣女反替她們拂去衣服上的雨水,沒有現(xiàn)今公交車上爭得座位人的得意之色。李漁評論白衣女說:其初之不動,似以鄭重而養(yǎng)態(tài),其后之故動,似以徜徉而生態(tài)。其養(yǎng)也,出之無心,其生也,亦非有意,皆天機之自起自伏耳。

    之所以落墨旁逸,是因為我從《靈飛經(jīng)》讀出女子之態(tài),縱覽草草,體態(tài)婀娜,局部細(xì)看,膚若凝脂。此女子沒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艷,卻有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之美。

    據(jù)說《靈飛經(jīng)》的書者是鐘紹京,近來考證說另一件唐人書作《轉(zhuǎn)輪圣王經(jīng)》也出自鐘紹京之手。鐘紹京真成精了,不是精怪的精,而是精神的精。把小楷寫得如此精神抖擻,前溯洪荒無古人,后至今日無來者。

    《秋寒》《肚痛》

    書名號是有意加的,這兩天忙,沒有大把時間讀書。不讀書,寫文章用用書名號也是好的,過屠門而大嚼,聊且快意。一天閱讀三四個小時,在我看來,才叫讀書才算讀書。

    如果是這樣,刪掉書名號:秋寒肚痛。哦,秋寒入體,肚子痛也。如果是這樣,顛倒一下順序:肚痛秋寒。肚子痛也,因為秋寒。秋天來了,時間真快,現(xiàn)在時間更快,快得新年要來了,今天是臘月十九,再過幾天,就除夕了。

    《秋寒》《肚痛》,并列關(guān)系,實則是《秋寒帖》《肚痛帖》,它們都是張旭的手跡。

    尤其喜歡《肚痛帖》,我好名不是葉公好龍。朋友送我《九尾龜》《海上花列傳》,不喜歡這兩本書的名字,謝絕了。朋友說那改送你《綠野仙蹤》《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茶煙歇》,他知道都是我喜歡的書,他不知道我喜歡的程度超出他想象太多,也謝絕了。朋友不悅,嘴上沒說什么,心里大概會覺得我這個人難處。太喜歡的東西,還是自己掏錢,買,也是一份情懷,含了尊重。

    “肚痛帖”三個字真好,大俗大雅,一半是塵土,一半是清風(fēng),一半是生活,一半是藝術(shù),反正一見到這名字就喜歡。誰知道,比名字更好的是書法——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熱所致,欲服大黃湯,冷熱俱有益。如何為計……

    “如何為計”后面還有三個字,有人釋文為“非臨床”,拿不準(zhǔn),存疑。“忽肚痛”三字,張旭寫得比較規(guī)矩,字與字之間不相連接。第四字始,上下映帶,纏綿相連,每行一筆到底,越寫越快,越寫越奇,越寫越狂。想必是肚子痛極,走筆顯得顛味十足,將草書的情境發(fā)揮到了極致。醉也書,痛也書,醉書不稀奇,痛書太少見。

    張旭早有書名,做常熟尉時,有個老叟好打官司,每次遞狀紙讓他批判。次數(shù)多了,張旭很生氣,老叟說:“愛公妙墨,欲家藏之,無他也?!边@個傳說幾近六朝之風(fēng),我喜歡。

    《肚痛帖》是張旭的代表作之一,但沒有落款,風(fēng)格即人,風(fēng)格在那里,落款倒顯得俗了?!抖峭刺分兴洿簏S湯者,是傳統(tǒng)湯劑,今存古藥方十種。張旭所指應(yīng)該是《圣濟(jì)總錄》中的一味:

    【藥物組成】大黃(銼,炒)一兩,芍藥一兩,赤茯苓(去黑皮)一兩,大麻仁半升。

    【方劑主治】乳石發(fā)動,熱結(jié),小便淋澀,小腹痛。

    小時候經(jīng)常肚痛,祖母會炒焦茶,將骨頭、大米、茶葉之類在鐵鍋里干炒至糊,加水煮開即可。祖母仙去多年,如今焦茶被午時茶取代了。

    我習(xí)字是從顏真卿開始的,臨寫《多寶塔碑》。顏真卿師從張旭,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不好認(rèn)古人為父,但為服倒是真的,張旭為我所服。

    《秋寒帖》,沒看到,暫不談。

    楓林晚

    今年的霜葉落了,落在剛剛過去的深秋,停車坐愛楓林晚一類的雅事只有留待明日。明日何其多,今日何其少,明日也未必會因為喜愛傍晚楓林的景色停下車來,還要說留待明日,自欺欺人耳。寫作有時候是自欺欺人的事業(yè),儼然秘戲,我偏要掀開被子。小時候喜歡賴床,日上三竿還不起來,祖母沒辦法,只好掀被子。被子掀了,看你怎么睡。

    我沒有停車坐愛楓林晚的經(jīng)歷,卻有飛車掠過楓林晚的體會。有一年從北方回來,正是黃昏光景,也不知身在何處,似醒非醒之際,轉(zhuǎn)頭朝向窗外,一下子醒了。我看見炊煙一翅沖天,一根根豎起,接通天地。紅墻灰瓦的民居掩映在楓林中,楓葉盡紅,村莊被染紅了。正當(dāng)入神時,火車進(jìn)了隧道,不遂人愿。

    人生有太多的不遂人愿。譬如寫“停車坐愛楓林晚”的杜牧,童年歡歡樂樂,豈料好景不長,成人后家道中衰,以致到“食野蒿藿,寒無夜?fàn)T”的迫境。后來政治上不得志,只好浪蕩青樓,詩酒生活,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張好好詩卷》是杜牧為昔時樂伎今日賣酒女的張好好所書。

    我不學(xué)無術(shù),今年初才知道世有《張好好詩卷》。此法帖,書欲成舞,深得六朝風(fēng)韻。初看,風(fēng)滿袍,細(xì)看,衣衫舊,再看,風(fēng)吹布袍衣衫搖。

    前些時讀今人一書論集,作者說杜牧《張好好詩卷》“還只是名人字畫,書法水平一般”。宋《宣和書譜》卻云:“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大抵書法至唐,自歐、虞、薛振起衰陋,故一時詞人墨客,落筆便有佳處,況如杜牧等輩耶!”

    亂世中,友朋飄零,偶遇當(dāng)年舊人,風(fēng)姿綽約的俏佳麗已淪為賣酒東城的“當(dāng)壚”女,然不幸中還有大幸,杜牧起碼比崔護(hù)走運。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去年看見的那個臉若桃花的女子,今日已墳草青青,天人相隔。桃花依舊開在春風(fēng)里,又能怎么樣,入眼只是惆悵?!拔壹私癯缁ㄔ?,他妓古墳荒草寒。白雞夢后三百歲,灑酒澆君同所歡?!保ɡ畎渍Z)時間之刀總是無情。

    杜牧晚年,知大限將至,自撰墓志銘后閉門在家,搜羅生前文章,付之一炬,僅留十之二三。不吐不快,吐了更不快,不快還要吐,吐了付火爐。

    我看《張好好詩卷》,分明有郁郁之氣。據(jù)說杜牧死后,張好好聞之悲痛欲絕,瞞了家人到長安祭拜,自盡于墳前。亂世間的情誼何其珍貴,況且還是詩人與樂伎之間,愈發(fā)讓人低回。

    楓林晚,晚楓林,楓林葉紅,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水無聲

    從書柜里翻書,看見黃復(fù)彩先生送的一摞字帖,有趙孟頫《赤壁賦》,取出來讀到半夜。我字寫得不怎么樣,師友們卻贈來那么多筆墨紙硯以及碑帖之類文玩,是鼓勵也是鞭策。

    趙孟頫的名字小學(xué)三年級就知道,不過我不念趙孟頫,有時念趙夢兆,有時念趙夢頁。那年頭農(nóng)村經(jīng)常停電,夢兆也是對的,就想有燈照我讀書;那年頭書籍緊缺,夢頁也無可厚非,就想有書供我亂讀。

    一見趙孟頫,腦際水粼粼。篆隸行楷草,松雪樣樣精。也的確樣樣精,趙孟頫傳世作品多,正行草隸皆非凡品,不好說哪一件是代表作,像陸游的詩,近萬首,整體水平都很高。松雪是趙孟頫的號,他又號水精宮道人。

    時人因趙孟頫降元,品節(jié)有虧,薄其人遂薄其書。

    趙孟頫仕元生涯如籠中鳥,無人理解的哀怨,外界的指責(zé),內(nèi)心的壓抑,讓他最終選擇了潛心藝術(shù)。不可能居廟堂之高運籌帷幄,指點江山,更不可能回到前朝,與其扭曲地活著,不如在詩酒書畫中隱逸。

    在藝術(shù)上,趙孟頫是自負(fù)的,或者說是自信的。我看《赤壁賦》,可見書法家神采奕奕的流觀顧盼,分明藏著一份自得。米芾也是自負(fù)的,或者說是自信的,但他的自負(fù)自信中有小富即安的自以為是,趙孟頫則是深宅大院的富足殷殷。與趙孟頫相比,米元章是暴發(fā)戶。不知何故,米芾的字讓我覺得暴發(fā)戶氣息頗足,這么說并沒有損他的意思,笑貧不笑娼,畢竟人家腰纏萬貫,賺夠了騎鶴下?lián)P州的本錢,自然也名士風(fēng)流。

    趙孟頫在書法上是復(fù)古派,篆書學(xué)習(xí)《石鼓》《詛楚》,隸書學(xué)習(xí)梁鵠、鐘繇,行草從二王一路下來,楷書深得《洛神賦》玉版十三行的法度,很多人對其書藝評價不高,覺得前人痕跡太濃。中國藝術(shù),不管是小說、散文、詩歌、繪畫、戲劇,還是書法,都講究一個師承。

    任何大師,身上都重疊有一代代先賢的影子。趙孟頫師承廣泛,但已走出前人的影子,或者說在前人的影子中揉進(jìn)了屬于自己的色彩,所以虞集才贊揚他“飽十七帖而變其形”。

    趙孟頫苦心孤詣的繼承,比楊維楨、鄭板橋等人信馬由韁的創(chuàng)新,更具腕力與胸襟,也更有難度。趙孟頫是描摹虎豹,楊鄭等人則是畫錄鬼魅,虎豹有態(tài),摻不得假;鬼魅無形,反正誰也沒見過,信筆草草,就說自出胸襟好了。

    觀趙孟頫的字,一派渾厚飽滿,絕無機巧之寒相,正是困窘處格局猶在,多難時品格不變,我對他懷有冰清玉潔的好感。水流無聲,任人扔果皮,扔紙屑,扔破衣舊

    絮……

    騎一匹馬

    八大的書法,下筆多變,萬變不離其宗——馬鬃。我看八大的書法,就像騎馬奔馳一般,馬跑得飛快,風(fēng)吹起馬鬃??粗舜蟮臅?,心生喜悅,仿佛策馬散心。

    王羲之的書法是騎龍,偶爾也騎一騎流水或行云。

    顏真卿的書法是騎虎,學(xué)顏真卿書法者往往騎虎難下。木心先生說:“騎虎難下,虎也怨。談虎色變,虎也驚?!?/p>

    米芾的書法是騎四不像,《封神演義》上姜子牙的坐騎似鹿非鹿,似馬非馬,似牛非牛,似驢非驢,謂之四不像。

    蘇東坡的書法是騎鹿,有人指鹿為豬,不怪他眼拙,造化未到耳。造化不是機緣,機緣天注定,造化要修。

    鄭板橋的書法是騎驢,騎驢顛簸在路上,騎驢顛簸在石板路上,騎驢顛簸在雨后的石板路上。

    八大的書法,騎一匹駿馬左右上下,騎一匹老馬迎向晚霞,騎一匹瘦馬獨尋梅花,騎一匹病馬浪跡天涯。這些比喻的意思是說八大的書法里有不同滋味。真正一味的是董其昌的書法和文徵明的書法。董其昌與文徵明是瓜果與蔬菜。近年居家長食素。我老家說人不好惹,就說他不是吃素的。

    和尚吃素,慈悲為懷。

    (責(zé)任編輯 楊瑛)

    猜你喜歡
    趙孟頫書法
    趙孟頫的傳世書跡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書法
    書法
    書法
    討源皇象 規(guī)模右軍 試論趙孟頫對章草的復(fù)興
    紫禁城(2020年5期)2021-01-07 02:14:00
    趙孟頫《漢汲黯傳》
    丹青少年(2017年1期)2018-01-31 02:28:33
    趙孟頫《吳興賦》(局部)
    中國篆刻(2017年2期)2017-05-17 06:20:32
    铜川市| 门头沟区| 哈巴河县| 禹州市| 铅山县| 静乐县| 临漳县| 武隆县| 筠连县| 梁平县| 水城县| 类乌齐县| 婺源县| 双流县| 昭通市| 博乐市| 兴国县| 怀安县| 郑州市| 赞皇县| 海安县| 吉隆县| 沧源| 恩施市| 西藏| 汾西县| 灵丘县| 罗城| 库伦旗| 宜城市| 方山县| 葫芦岛市| 广元市| 界首市| 长汀县| 酒泉市| 洪雅县| 德兴市| 永泰县| 财经| 施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