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容(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重慶 401524)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談《機械工程材料》教學
鄧玉容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重慶401524)
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認為,學生一定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這一理論是教育學的重要理論。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的引入,為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增強了教學的效果。《機械工程材料》是機械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它為機械類專業(yè)學生提供了重要的專業(yè)基礎知識。本文就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指導下的《機械工程材料》課程教學進行探討分析。
建構主義;機械工程材料;教學方法
在現(xiàn)代化的工業(yè)中,材料相關的知識理論得到廣泛的應用。因此《機械工程材料》課程成為了許多與機械類相關的專業(yè)的基礎課程,通過對這一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與使用條件,材料相關知識的學習是機械制造、產(chǎn)品質量檢查乃至專利審查等工作的基礎?!稒C械工程材料》這門課程的涉及面很廣,知識量龐大,怎樣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足夠的知識儲量,成為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考慮的問題。強調環(huán)境教學、知識融入情景的建構主義,為《機械工程材料》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支持。
1.1建構主義教學理論
建構主義是源自兒童對于世界的認知發(fā)展的理論,認為學習個體的認知發(fā)展與學習過程密切相關。在建構主義的學習體系中,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學習者對于外在知識的接受,而是強調學習者將新信息與自身原有的經(jīng)驗相互作用,注重為學習者營造與所學知識相關的認知環(huán)境,是學習者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當中獲得新的知識認知。最終效果的好壞并不由學習者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來評價,而是通過學習者利用自身的經(jīng)驗認知建構相關知識的能力來判斷。建構主義在教學中的應用,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方面的知識灌輸傳授,強調學生認知主體的地位。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和建構知識的意義,自發(fā)搜集相關資料,帶著質疑去驗證自己正在學習的知識,將所學知識與自己現(xiàn)有的知識體系聯(lián)系起來,并對這種聯(lián)系產(chǎn)生自己的認知。學生能夠完成對于課堂知識的意義構建,達成對于知識反應的事物性質、規(guī)律的理解,是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特點。
1.2《機械工程材料》的教學
機械工程材料交融了多方面的專業(yè)課程,內容繁多,關系復雜,不利于被學生接受,因此教師在授課時,課堂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就非常重要,將原本的抽象理論具體化,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的了解并掌握機械工程材料的相關內容。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如今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得到廣泛的應用,給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極大的輔助作用。機械材料的教學需要大量的媒介輔助,多媒體正好提供了輔助功能。如今的《機械工程材料》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借助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平臺,將講課的方式生動化,期望學生能夠接受所傳輸?shù)闹R,在一定程度上提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這教學方式的本質是沒有變化的,還是教師對于學生的單方面?zhèn)鬏?,只是豐富了傳輸方式罷了。
2.1以問題或任務作為驅動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問題或任務串聯(lián)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帶著任務和問題開始學習,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明確目的性,激發(fā)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在學生追尋問題答案的時候,教師對于過程加以引導,讓學生了解知識點的真實應用,同時對于實際的結合也是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梳理過程。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鋼材的分類,將對不同型號鋼材的具體用途的認識作為學生的探究的學習任務,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涉及到不同鋼種本身區(qū)別和特點的方方面面,整個過程下來對所有的知識點進行了一個系統(tǒng)的整理。這樣的過程改變了原本教師枯燥繁雜的教學過程。帶著問題和任務來學習,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主導力量,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幫助學生對于學科知識有更深入的認識。
2.2教學課程以學生熟悉的事情做類比
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類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要傳達的信息,拉近學生與學科的信息距離,恰當?shù)氖褂妙惐茸屨n堂的變得生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對于類比對象的選擇直接影響著類比的效果。在《機械工程材料》的教學過程有時候出于條件的限制,教師無法將實物搬到課堂上,這個時候類比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類比對象盡量選學生熟悉的事情,可以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景。例如金屬的凝固,金屬在大家的日常生活里大多是固體的,學生對于金屬的凝固肯定會覺得很抽象,而教師又無法將金屬凝固的過程展示出來,這時候如果教師講金屬的凝固類比為水的凝固,就一下子幫助學生產(chǎn)生了具象化的認識,畢竟水的凝固對于學生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通過類比,讓學生借助自身已有知識與新知識的對比來強化記憶,有助于學生構建自己系統(tǒng)的知識網(wǎng)絡。
2.3鼓勵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
在教育工作中,提出問題跟解決問題一樣是對知識綜合掌握并運用的過程。在建構主義的指導下,多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在學習或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的去發(fā)掘可能存在的問題,鼓勵學生對現(xiàn)有的理論提出質疑,可以引發(fā)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研究興趣,發(fā)揮實踐中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通過對問題的發(fā)掘,學生對于知識有一個綜合性的認識。
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指導的《機械工程材料》教學,學生成為課堂的重心,老師不再是一味的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知識對應的情景中將知識學以致用,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教學的效果質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1]李巍巍.建構主義教學的熱點與前沿的可視化分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05):148-151
[2]姜玉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機械工程材料"教學中的實踐[J].職教通訊,2010,(11):115-116.
[3]馬彥.關于機械工程材料教學的幾點思考[J].農(nóng)家科技(下旬刊),2012(03):90.